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凉山脱贫攻坚工作,鼓舞了凉山干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十九大提出的乡村 振兴战略是凉山脱贫奔康的行动指南。当前凉山彝区脱贫攻坚任务仍然很艰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凉山打赢脱贫攻坚 战的思路是:促进产业兴旺,夯实乡村振兴之基,固牢脱贫致富之本;强化绿色宜居导向,改造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实现贫困农 民安居乐业;坚持乡风文明导向,移风易俗,培育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开展农村社会有效治理,根除致贫致愚的恶习,引导村民 健康生活;把生活富裕直接奋斗目标,狠抓基础民生工程,提升村民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为脱贫致富提供长久保障。  相似文献   

2.
四川凉山彝族的文化消费活动"经济理性"特征偏弱,呈现出不重物质重精神,不重实效重场面的区域特征。婚礼、葬礼、人情往来、送灵归祖与家支活动等文化消费活动的内在逻辑并不受商品经济运行规律的绝对支配,而是消费者社会关系网络的物化再现,同时也从中展现了凉山彝族通过日常文化消费活动实现互惠义务之感情表达的习俗。当前应借助财政转移支付、乡村振兴战略等国家政策,以及通过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和深度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等措施,合理调控文化消费活动,加快凉山彝区脱贫攻坚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在与贫困相抗争的历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脱贫攻坚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了内涵丰富的脱贫攻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逻辑延续,其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战,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发展的必然趋势。以脱贫攻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战胜乡村振兴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强化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的人民性、创新性、实效性,并从机制模式、目标任务、主体力量等角度探索以脱贫攻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对策,推动脱贫攻坚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需要发挥健康文明教育的推动功能,以精神扶贫结合物质扶贫,内外结合共同打好脱贫攻坚这一仗。 将四川大小凉山彝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对彝区人民的健康文明教育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尽全面的论 述,从而提出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有关健康文明教育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当前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节点,为迅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和实现贫困治理目标,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超常规的治理手段来应对深度贫困问题。基于黔西南B镇的治理实践,考察“扶贫包干制”在深度贫困治理中的实践路径及其后果,发现在“扶贫包干制”中,地方党委通过政治动员将脱贫攻坚转变成政治任务,通过制度嵌入和精英下沉的方式实现制度重组与资源整合,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扶贫任务,实现贫困治理目标。“扶贫包干制”在深度贫困治理中的实践后果便是进一步强化了政治与行政的有机结合,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扶贫包干制”能够快速实现贫困治理目标,在应对“极贫乡镇”的贫困治理时具有优势。但是,从长远来看,“扶贫包干制”所具有的临时性和阶段性等特点,消解了地方组织的公共性,并非一种长效的贫困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百年,是带领全国人民不断与贫困作斗争走向小康的百年。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三 座大山”、开展“土地革命”的开天辟地的反贫困斗争,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打赢“农村土改”、建设“现代工业”的改天 换地的反贫困斗争,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翻天覆地的反贫困斗争,最后到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精准扶贫,举国攻坚,成功走出中国特色脱贫道路的惊天动地的反贫困斗争。 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 群众取得了反贫困斗争的伟大胜利,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斗争的百年经验主要有:始终坚持把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作为反贫困斗争的根本保障;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反贫困斗争的根本立足点;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是反贫困斗争的 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7.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中国消除了绝对贫困,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脱贫攻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前提,共同富裕是脱贫攻坚的根本遵循与价值目标,是对扶贫事业的发展与升华,二者统一于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中,都是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中心任务,是中国从高投资率社会向公平公正的共享型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文从“政治—行政—技术”三维视角,解读脱贫攻坚留下的治理经验;从生活富裕与服务普惠、精神富足与文化自信、生态宜居与发展转型、治理有效与社会和谐四个方面,对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予以阐释。  相似文献   

8.
对喜德县博洛乡则巴村精准脱贫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则巴村脱贫现状对凉山彝族地区的脱贫攻坚提出一些建议:一是 要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投入再发展,引导农户实施,切实改变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二是要加强村民文化素质教育,重 视科技教育扶持;三是积极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学习科学知识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四是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四川省十项规 定为指导,助力移风易俗健康发展,规范凉山彝区婚俗中礼金、丧葬习俗中的攀比、生活中各种人情消费等。  相似文献   

9.
脱贫攻坚精神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涵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中国的脱贫实践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相互交织、相向而行,脱贫攻坚精神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在内涵层面叠合、在价值层面契合。因此,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可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有益于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精神家园,助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进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为自觉理念和行动。目前,要深刻阐释脱贫攻坚精神,深化脱贫攻坚精神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积极践行脱贫攻坚精神,为在新征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丰富的实践养料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
“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对于农村贫困人口的关注作为一种初心贯穿着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的整个过程。 1949 年之后中国的扶贫治理可以分为“救济式扶贫阶段”“发展式扶贫阶段”“开发式扶贫阶段” “综合式扶贫阶段”以及“脱贫攻坚阶段”五个时期。而且随着阶段不同,国家所采取的扶贫治理措施与手段有着很大的差异。 扶贫治理 70 年,逐渐形成了国家主导下的扶贫治理体制,治理手段也越来越专业化与精细化。 中国扶贫领域的治理实践典型地呈现出共产党革命成功经验、中国传统治理资源和西方国家先进治理方法的“三江汇流”之势,同时中国的扶贫经验也为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反贫困事业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1.
鲁山县实施“万人帮户脱贫工程”的实践与做法□关少锋田静袁赞礼1996年7月以来,河南省鲁山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精神,努力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步伐的新路,在全县广泛开展了“万人帮户脱贫工程”活动,把行政手段与经济...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消灭贫困的斗争史。建党10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把保障基本人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反贫困的终极目标,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凝聚型扶贫”到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恢复生产保障生存救济式扶贫”,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区域扶贫综合开发”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中国已实现从普遍贫困到基本温饱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建党100年以来,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都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着力推动反贫困制度体系创新,走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中国减贫事业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困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积累了丰富的中国经验,改变了世界贫困版图,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站在新的起点,要不断贯彻“三新”理念,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加快补短板、强弱项,不断缩小差距、维护公平,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根基、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凝聚新思想,追寻中华民族实现摆脱贫困梦想的实现,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人民的、精准的、可持续的中国贫困治理方案。通过梳理和探究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绿色减贫的理论发展历程,总结“在消除贫困的斗争中孕育的共同富裕思想、在救济式减贫中推进的绿化发展思想、在改革式减贫中发展的生态保护思想、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形成的科学发展观、在脱贫攻坚中创新的绿色发展理念”,为总结脱贫攻坚成果,系统推动绿色减贫未来持续发挥效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扶志是把脱贫的信心和志气扶起来,摆脱精神贫困。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贫困彝区由于长期物质缺乏,导致贫困群众精神 层面贫弱, “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凉山地区“扶志”的困难与传统民族文化陋习有关。应该抓住彝族文化特点展开扶志,重 点培养有双语能力的基层干部,把脱贫攻坚的精神融入彝语电影、音乐和壁画,以家庭主要劳动力为重点“扶志”对象。加强贫 困人口精神文明建设,激发内生动力,从根本上打牢脱贫致富的思想基础,防止返贫。  相似文献   

15.
移风易俗,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一项重大任务,它上承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时期的“六劝”活动,贯穿延安13年,开启了新中国移风易俗实践的崭新历程.这一时期的移风易俗实践内容丰富,涉及生活方式、社会风气、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社会、民生层面的内容,直指群众生存需求,群众参与积极性很高,效果明显.因此,考察延安时期的移风易俗运动,总结历史经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直接参与过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关于民族团结的独到认识和见解,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思想和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历史时期,邓小平结合中国共产党的目标任务与所处时代的主题来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阐释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关键问题、实现路径与方法论。文章通过梳理不同时期邓小平关于民族团结的论述,试图分析邓小平民族团结理论的内容与特征,探索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与当时社会政治实际以及国家发展所处特定环境之间的关联,以期深化认识民族团结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的重要性,为新时代民族团结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20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已经迈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相对于其他地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难度更大,任务更为繁重,需要财政政策在其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以攀西民族地区为例,深入分析该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财政政策的必要性,剖析了目前攀西民族地区通过财政政策支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面临的困境,总结了制定衔接政策需考虑的关键因素,提出有助于攀西民族地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具体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习近平扶贫论述指引下的新时代脱贫攻坚实践,不仅将使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在共同富裕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也将极大丰富人类反贫困理论、拓展人类反贫困实践,为世界上仍然处于贫困之中的人民追求富裕安康的生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9.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问题是目前“三农”领域的关注焦点。已有的研究中,多从政策理论层面宏观分析两种战略的辩证关系以及如何实现有序衔接。该研究从基层实践入手,以陕西省蒲城县D村为案例,探寻其在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衔接中的实践逻辑,研究D村在实现二者有效融合过程中的衔接机制。研究发现:从实践逻辑上看,脱贫攻坚补齐了乡村振兴中的“绝对贫困”短板,乡村振兴为建立长效脱贫机制提供内在动力。在这一互涵式实践逻辑的指引下,D村探索形成了以产业升级机制为核心、主体培育机制为关键、有效治理机制为基础、组织统筹机制为保障的衔接机制。最后提出村域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路径,即推动传统农业向创新农业稳步升级,推动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积极转变,推动传统治理向乡村善治循序转化,推动扶贫组织体系向乡村振兴组织体系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20.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不同历史阶段下的战略任务。二者在历史渊源、出场逻辑、科学内涵、推进思路上存在差异,但都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作的制度安排,在战略愿景、服务诉求、参与主体、实践路径上具有同一性,共同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实现。一方面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提供政策基础、物质基础、舆论基础和模式借鉴,另一方面乡村振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范返贫风险和解决2020年后的贫困问题提供长效保障。当前中国正处于脱贫攻坚收官之战与乡村振兴稳步实施的政策交汇期,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推进之路具有战略紧迫性和历史必然性。研究表明,西部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已实现初步互动,但实现两大战略的良性互动仍需进一步优化联动机制、筑牢产业发展根基、提高乡村治理与生态文明水平、引领文化风尚、推动共同富裕,使西部地区在新时代新一轮的大开发中展现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