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学风作为校风的重要构成和基础,集中体现出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综合实力.坚持不懈地抓学风建设是学校工作的客观需要,也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永恒主题.民族院校如何从实际出发,结合民族大学生特点,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符合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要求,反映各民族青年道德水准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学风.是民族院校在新时期必须面对并解决好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是一所培养艺术设计类、商贸旅游类、经济管理类和信息技术类等人才的“市百强”中专学校;在校生3300余人,学校教学设备先进,校园环境优美,教学管理严格,校风积极向上,是求知成才的理想场所。  相似文献   

3.
如何分析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应民办高校大学生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是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前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搞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化育人环境,培养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应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采取各种措施,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5.
校风是一所学校精神、风格和面貌的反映.优良校风对于学校建树形象、凝聚人心,推动学校建设和持续发展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办学传统和校风建设积淀不足,这类高校可通过建立健全校风建设机制,开展工作作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等具体的措施积极推进校风建设、努力培育优良校风.  相似文献   

6.
<正> 高等学校的校风,是学校师生员工所共同具有的行为作风。它是由认识的、情感的、意志的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体现着学校的精神风貌。优良校风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条件。一,培养优良校风,是促进社会风气好转的重要一环校风是有形的巨大教育力量,是一种精神状态。也是一个有效的教育因素。要成之为“风”,必须是人们比较普遍地自觉地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并有相对的时间稳定性、一贯性。好的校风是一种积极的精神力量;不好的校风,则是一种破坏因素。无论哪一种校风,都对学校管理工作显示出明显的作用。“文革”期间,我们吃过校风不正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及教育渠道的现状基础上,分析了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关适应民办高校大学生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校风刍议     
选个好校长,聘任高水平的教师和树立良好的校风是办好一所学校的起码条件。本文仅就校风问题略谈一孔之见,希望能引起关注。校风是一所学校的干部作风、教师教风和学生学风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校风对师生员工起着经常性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和激励作用;校风也是无形的校规和生  相似文献   

9.
校友资源是学校教育资源的延伸和补充,在我国,一些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已经开始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并积累了大量经验,而地方院校在这方面还明显的不足,在开发利用校友资源上,主要是注重校友的物质资源而忽视了精神资源和信息资源,如何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促进大学生成才尚显阙如。实际上,校友资源在大学生整个成才过程中可以也应当扮演重要的角色,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应当充分挖掘校友资源,依托校友资源促进大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10.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 提高毕业生择业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就业指导有利于大学生的就业与成才,促进学校与社会的结合,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积极为毕业生“自主择业”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1.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着力点,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之一。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中的深层文化,是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精髓,体现在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但由于历史与现实的种种原因,当下对校园精神,特别是校园精神建设的主体精神关注力度还很不够,因而必须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2.
“同源文化”的高校在校风建设中具有相同或者相近的文化过程。进行以“同源文化”为分类标准的高校校风建设比较研究 ,既可以揭示校风形成的文化基础 ,又可以发掘校风建设的内在规律与文化过程。研究分析“同源文化”校风特点及其作用 ,对于促进当前和今后各级各类高校学风的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试论西北大学办学传统与精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阐述了大学传统精神的内涵。深入探讨了百年学府西北大学的办学传统与精神:坚持“兴学报国”,面向西部,“培养高深专门人才”的办学宗旨;坚持“中西结合”开放式的办学道路;发扬“求真务实”的办学风格与优良学风;传承“爱国荣校,科学民主”的光荣传统;发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论述了优良办学传统与精神,对大学事业发展的影响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内在气质和根本价值追求,是校园文化和办学传统的集中体现。培育与弘扬学校精神对于促进学校发展、凝聚师生感情、实现学校奋斗目标有着重大的意义,我们要通过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大力培育与弘扬学校精神。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山西农业大学的前身铭贤学校、铭贤农工专科学校、铭贤学院办学历史的回顾,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出铭贤办学精神主要体现在自由与进步的融合,人文与科学的融合,综合与特色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开放与团结的融合等五个方面。山西农业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可以借鉴铭贤的办学精神,并积淀升华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从环境变化对学生学习价值观的影响的角度来比较分析新校区校风学风传承与创新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它可以更直接的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从而使校风学风传承与创新的途径与方法更加富有实效。  相似文献   

17.
高校的党风建设事关高校能否科学高效地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事关各个高校能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方向,事关高校能否培养出真正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关高校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能否应对新时期新阶段新形势的挑战。文章通过对党风、校风、教风、学风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认为“强管理、立党风、育校风、优教风、正学风”是高校“立党风、带校风、树学风”的现实有效路径,是吉林师范大学实现“建设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层次高水平师范大学”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的职业学校是培养“大国工匠”精神的摇篮,是工匠精神体现的重要基地。中职阶段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培养和传承弘扬“工匠精神”是我们当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之一。在职业教育阶段,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工匠精神,让职校学生领悟工匠精神的价值和意义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体价值体系的塑造,更是打造我国职业技能强国,依托“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战略是我国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之一。因此,中职教育必须要将“工匠精神”贯穿于德育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工匠精神”印在学生心中,优化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培育和塑造高校大学生的民族精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大学生群体中构建理性的民族精神,需要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社会有良好的制度保障,学校有良好的教育机制.学校应探寻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二者的完美结合,既要强化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核心指导,又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校园文化氛围,并加强学生广泛的社会实践,从而使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塑造能全方位地展开.  相似文献   

20.
道家庄子与易经精神有许多相互沟通之处,如齐物论"天籁地籁人籁"与易经八卦、天运黄帝咸池张乐与易经阴阳思想以及庄子外杂篇与易经卦象的沟通等。以通的原则来解释庄子与易经的精神,可以诠释他们的精神内涵和"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气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