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苦难的旅程     
刘伟权 《社区》2012,(16):60-61
本文作者刘伟权系上海市民政局干部,目前在西藏日喀则市民政局挂职,任副局长。作为一个有心人,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收集了许多日喀则地区风土人情的资料,本文便是他以从废品收购站寻得的一份资料为素材写成的文章,在西藏已经通航的今天,相信可以给读者一种更强烈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老友》2003,(6)
旧中国,蒋家王朝腐败,硝烟弥漫,灾荒不断,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许多苦难儿童流浪街头。《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就是当时苦难儿童中的一个缩影。他那脑袋上长着三根毛发,痴愚娇憨的神态和种种悲惨的遭遇,引起了社会上许多善良人们对中国儿童悲惨境遇的广泛同情。特别是当时身为中国福利会主席的宋庆龄,更是万分焦虑。  相似文献   

3.
乐渡苦难     
崔立 《百姓生活》2014,(5):20-20
2013年12月5日,95岁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溘然长逝。在这位伟大的民主自由斗士身上,我们看到了很多可贵的品质:勇敢无畏、坚忍不拔、永恒的信念、积极乐观、胸怀博大、善良宽容……曼德拉正是靠着这些品质,战胜了野蛮的种族隔离主义统治,让南非成为了一个自由、民主、平等的“彩虹之国”!  相似文献   

4.
超越苦难     
傅佩荣 《可乐》2008,(8):72-72
从地震发生开始,全世界的华人,还有许多其他国家的人,都在为死伤的朋友们哀悼、哭泣。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在各方面给各位有所帮助。但是我们知道,再多的抚慰、再多的鼓励也无法改变既成的悲剧。很多人一辈子的苦难,各位同学在一天之中都碰上了,恐怕很难在短期内  相似文献   

5.
王心竹 《社区》2011,(14):56-56
就人生而言.中国人讲气运,即气数与命运。钱穆先生指出,命是其人之性格。运是其人之遭遇。性格虽前定,但遭遇则随时而有变。因此好命可以有坏运,坏命可以有好运,变化复杂。而且,佛家也讲世事或人生无常。这就是说,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艰难、困苦与挫折等逆境,如当前发生在日本的巨大地震海啸以及种种天灾人祸带给人们的苦难。  相似文献   

6.
感激苦难     
罗曼·罗兰讲过:“生命是建筑在痛苦之上的,整个生活贯穿着痛苦!”这意味着,我们的生命必须承受苦难,我们活着必须面对苦难。然而面对苦难,承受苦难的过程中,我们心怀怨恨,心怀不满。那么我们将会对生活失去信心。我们的生活会失去乐趣。而倘若我们感激苦难,我们心怀感激地生活,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可爱,我们的世界会变得美好。何乐而不为呢?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眼,使你以后不会被路上的绊脚石绊倒,他让你懂得站起来重新走过。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让你更好的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使生活的道路变得顺畅。感激嘲…  相似文献   

7.
荣郁 《21世纪》2009,(7):20-21
康蕾,2003年在赫特福德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后,留在英国工作一年,2005年5月回国,现在微软公司MSN做HR Officer。打工支持生活我在英国一共打过三份工,第一份是在一家汉堡店,类似于肯德基这样的连锁店,叫汉堡王。我在这里工作了10个月,是时间最长的。第一份工作给我感觉是最苦的差事,我在国内大学四年期间也做过兼职,比如发调查问卷,或者在超市做促销,那是没有办法和在汉堡王打工相比的。想象不到在炎热的夏季,我要在厨房里面,陪伴着一个足有50多度的大铁炉!那个炉子是专门用来烘烤汉堡中夹的肉饼,  相似文献   

8.
承受苦难     
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以往我们从不会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他们是如此的不同:鹰矫健、敏捷、锐利;蜗牛弱小、迟钝、笨拙;鹰有一对强有力的飞翔的翅膀,蜗牛却背着一个厚重的躯壳!与鹰不同,蜗牛达到金字塔顶,主观上是靠它永不停息的向前,永不放弃的执着精神,客观上应归功于它厚重的壳。据说,有人看见蜗牛顶着厚重的壳艰难爬行,就好心地替它把壳去掉,让它轻装上阵,结果蜗牛很快就死了。正是这一又厚又重的壳让小小的蜗牛得以“万里长征”,顶风冒雨,日晒夜露,终于到达金字塔顶。在登顶过程中,蜗牛的壳和鹰的翅…  相似文献   

9.
苦难,是一般人都不愿承受的。而在俄罗斯,人们对苦难似乎具有一种独特的偏好与喜爱。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层原因的。这种敬畏渗透着一种对于世界与人类和谐与完美的信仰与追求。越是苦难越渴望完美与救赎。本文从有着独特思想魅力的俄罗斯宗教哲学出发分析了俄罗斯人独特的苦难观。  相似文献   

10.
当下生存境遇中人类的困惑,是自人文主义以来一直到克尔凯郭尔直至后现代社会人的理性崩溃之后的现实。石杰的小说以直面苦难的姿态呈现了芸芸众生无可回避的困厄境地。她的直面有别于当前面对苦难或逃避或沉溺的姿态,也在体验对象和解读方式上与古文化传统的人本关怀呈现径庭之别。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文学的阳光经典阵营中,当那些当之无愧的民国经典作家一字排开,占据了文坛乃至当世文学评论大部分阵地之际,补插入那些同样优秀却被忽视的影子经典,既是可能的也是应该的。影子经典的队伍其实是惊人的,有时候一不小心就能碰上。有些影子经典作家们的生活体验与其作品精彩度不见得比任何一位已获得足够阐释和曝光的民国经典作家逊色。民国时期的一位女性剧作家白薇正是这样一位影子般的经典作家。细读其文本,不但能借助其文学创作一窥民国生活风貌,还能更加深刻地认识作家极具悲情的创作特色,从而实现对文学经典概念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昆德拉作品中为丈夫或儿子而存在的两类女性形象的解读,在透视昆德拉作品内涵的同时表达了对当下女性生存状态的思考与关注。  相似文献   

13.
咸通十哲的人生道路和诗歌创作,展现了唐末兵连祸结、帝王文人播迁漂寓、民生哀艰的末世景象,以及文人的独特境况.这一时期的一般文人,其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日益下降.家境出身低微贫寒者,人生出路更为狭窄单一,科举道路更加艰难险恶.因此这一时期的文人气局志向不高,自卑、自贱、自疑,时尔有之,他们常是悲凄愁苦、精神萎弱,以致失路绝望,其笔下呈现出的多是末世的面影风貌.  相似文献   

14.
莎拉.奥恩.朱厄特被誉为美国19世纪下半叶出色的乡土文学女作家。她以清秀娟美的笔描绘了新英格兰地区的风土人情。她的作品大部分描述的是乡村女性,虽然她们中大多要么是年迈未婚,要么是早年丧偶,但是生活的独立和充满活力性情让她们相互照顾、彼此支持、亲近自然,成为朱厄特作品中具有特殊气质的女性群体。  相似文献   

15.
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可以自由选择自身的存在价值,然而在现代工业化背景下,选择本身成为一种荒诞和无意义的存在,甚至导致了人类主体性的丧失和精神的畸形,呈现一种悖论式的存在。以安德森的短篇小说代表作《鸡蛋的胜利》为例,结合美国现代工业化时代背景下"美国梦"的变异和现代主义文学特点对安德森小说中体现的这一现代主义生存悖论予以具体分析,探讨在工业化过程中人的失落和畸变,以及现代主义生存悖论下的个人选择。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史料、作品的分析,论述了节序词所蕴涵的宋人在物质生活上的世俗化享乐化追求,由此进一步探究了节序词所展示出的宋人诗意化人生,即他们在精神生活上的高品质追求,以及从词体本身和宋代文人这一特殊文化群体出发,论证了节序词所外化出的宋人的情感特质。  相似文献   

17.
曾国藩一生于学问领域用功最多者是诗文,其诗文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曾国藩在<湖南文征序>里精确阐明:"就吾所知之理而笔诸书而传诸世,称吾爱恶悲愉之情而缀辞以达之".他的情是地道的"爱恶悲愉",他的情强调了人的本性.消除了儒家气息.忧国忧民之情、思乡之情、兄弟之情、朋友之情渗透于曾氏的诗歌中.  相似文献   

18.
审丑是对审美的解构,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作为首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非裔女作家,托妮·莫瑞森可以称得上是后现代主义时期的"丑"艺术家。她最早发表的两部作品——《最蓝的眼睛》(1969)和《秀拉》(1973),深刻地反映了美国黑人处在当时时代夹缝中的"丑态"。莫瑞森在这两部作品中通过对外表之丑、语言之丑、意象之丑和自然之丑的描写揭示人物的人性之丑和人生之丑,并最终把矛头指向历史之丑。审丑是一种艺术手段,其目的是在认识丑的基础上,呼吁人们去颠覆和解构"丑"的社会秩序和伦理价值,重建新的社会秩序和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9.
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人学化"的存在主义。其积极方面的意义是激励人通过不断的自由选择和自主行为,去创造"价值",体现"人"是其所是的精神本质;其核心内容是"存在先于本质"、"人人生而自由,人人都可以进行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等三项基本原则。萨特的文学创作都是为阐释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服务的,其"境遇剧"代表作《死无葬身之地》更堪称发挥了这种阐释功能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20.
从西汉赋家的游仙逸思看其生命价值观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神仙信仰甚为普遍的西汉时代,许多赋家具有浓郁的游仙之思。从汉赋的内容来看,他们在游仙的幻想世界中既崇尚生命自由、期望神仙长生,也渴望人格平等,甚至借郊祀场景表露其体道立功、关注现实的文人意识。从西汉赋家游仙幻想之路中,我们可以更为明确地感受到赋家们表露自我生命观与生命价值观的文人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