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画面、声音、春天、“你”、“我”几个角度切入,对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进行解读,该诗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将中国诗歌传统中的音乐感、绘画感与英国古典商籁体诗歌对韵律的追求完美地结合起来,是一首可以不断吟诵、可以不断生长出新意的天籁之作。  相似文献   

2.
从画面、声音、春天、“你”、“我”几个角度切入,对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进行解读,该诗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将中国诗歌传统中的音乐感、绘画感与英国古典商籁体诗歌对韵律的追求完美地结合起来,是一首可以不断吟诵、可以不断生长出新意的天籁之作。  相似文献   

3.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音点亮了四面风……",这清新且充满爱意的诗句,让人对四月天多了几许诗意的遐想。那漫步在雨后青青河畔的愉悦、那尽情吮吸花草与泥土淡淡清香的畅快、那看阳光为弱柳披上金色披肩  相似文献   

4.
今天是纪念金岳霖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很多学者从学术上讨论了金先生的理论贡献.我想从非学术的角度,从金先生的情感生活的角度,具体说是从金岳霖和林徽因非凡的情感经历的角度,来了解一个更加真实的金岳霖.因为任何学者,即使是最纯粹的学者,也有学术的一面和非学术的一面,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学术和非学术互为表里,理智和情感互为表里.  相似文献   

5.
方未 《社区》2001,(Z2)
高科技营造新生活。北京红黄蓝信息网络中心打破传统的服务模式, 给中国社区注入崭新的购销理念。即以电脑网络为载体,辅设服务站进行配送,以会员制式的人情资本积累,开创——  相似文献   

6.
7.
《人间词话》是汉语诗学里最流行的文本,论者往往把它作为记述王国维成熟思想的文献,甚至有论者干脆据此称许"境界"或者"意境"为东方诗学体系机关所在。本篇根据《人间词话》的内在理路、概念、矛盾以及王国维在后来对词话关键内容的自我修正,试图说明《人间词话》在王国维诗学思想的进路上是一篇过渡性的文字,"境界"或者"意境"并非王氏谈论绝妙好词的根本大法,倒是"高致"、"气象"是王氏欲言又止的诗学词论的标尺所在,由此论述了《人间词话》非人间的缘由。  相似文献   

8.
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的林徽因、徐志摩“恋情”,其实只是徐志摩的单恋,而林徽因始终止步于真挚动人的友情。林徽因同时代众多友人,如陈岱孙、冰心、陈意,以及林徽因的至交费慰梅也均予否认。上世纪20年代初徐志摩热恋林徽因之际,一封林徽因之父林长民致徐志摩的信函,是直接否认林徽因对徐志摩有恋情的难得材料。更有林徽因本人于抗战期间致沈从文信,忆及她英伦时期的留学生活,亦是佐证。可作证的还有林徽因致胡适信。  相似文献   

9.
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是最为典型的唯美主义者,艺术至上主义者。鲁迅的“神秘主义”论,茅盾的“代言人与挽歌者”说,周作人的“性灵说”,胡适的“自由、美、爱”说及林徽因作为恋人的解读都很精彩,但他们都强调一点而失公允和全面,反而把徐志摩“复杂”化了。徐志摩的唯美主义艺术观主要体现在表现世俗肉欲之爱和精神之爱的爱情诗里,他无疑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个体生命激情的陈述与言说者。  相似文献   

10.
真正文学史意义上的京派散文是以沈从文、何其芳、李广田、萧乾、师陀、林徽因、吴伯箫等为代表的以纯散文创作为宗旨的作家群体。在其发展史上,大公报"文艺副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艺副刊"影响了京派散文的发展形态和变异,形成了京派散文作家队伍和京派散文的创作规范、散文美学,制约了京派散文的文体形式等,没有它,京派散文难以成派。而京派文学之其他刊物如《骆驼草》、《水星》、《文学杂志》等与京派散文同样休戚相关,它们与大公报"文艺副刊"一道共同生成了京派散文,由此系列报刊,大可管窥出京派散文的兴衰历程。  相似文献   

11.
25岁的伊朗青年欧米特说:“毫无疑问,我们的监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监狱.” 欧米特这话一点都不夸张.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马努斯岛,既娇小玲珑又豪放粗犷,海景绝对一流.  相似文献   

12.
林徽因因其卓越的建筑才能、深厚的文学修养及其与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的三段爱情故事广为人知。作为20世纪中国的才女。她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丰富的作品及成果,从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到《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几乎各个领域她都有涉猎。学术界对林徽因的研究从建筑到文学不一而足。但是.很少人知道林徽因还是一位出色的译者。尽管如此,截至目前为止翻译界对林徽因的翻译活动研究地少之又少.现有的研究多是以林译英国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原著童话作品《夜莺与玫瑰》为研究对象.且研究视角较为单一。本文拟从图里的翻译规范论这一新视角出发,探讨分析预备规范、起始规范和操作规范三者是如何影响林译《夜莺与玫瑰》的整个翻译活动的,以期为林徽因译作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3.
如何看待变老,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课题。孔子说他学生子路:"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老,总是在不知不觉之中来到的。  相似文献   

14.
巨赞主要从救教救世革命精神的承袭、对僧尼现实人生关怀的角度对太虚的"人间佛教"思想进行实践,这是社会转型时期佛教改革思路的摸索与尝试,为大陆佛教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年近五十的下岗女工敢于拿起笔来写小说,而且一举中的,得到了近年来享有盛誉的《今古传奇》杂志的青睐,并连过四关,获得大奖,这在江城乃至全国都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新闻媒体相继作了报道。多少人梦寐以求而难圆的作家梦被一个下岗女工似乎轻而易举地实现了。人们不禁会想,这是否经过了编辑们的严密包装?或者是媒体过度炒作的结果?带着读者关心的问题,我采访了牟鄂及她的家人。外婆那古老的故事使她终生受益无穷人们常说:"树有根,水有源"。  相似文献   

16.
林徽因的诗歌创作及其感情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但却扑朔迷离,众说纷纭。文章结合林徽因的文学理念,对其感情脉络的发展与其诗歌创作两个重要时段的密切联系进行了详细的论析,以此探寻其诗之"核"所具有的经久不衰的魅力与价值。文章指出,依照20世纪语言学转向后的理论来看,林徽因的创作原本是作为修辞的抒情。认为林诗将抒情写景与述事浸融一处,从而将个人的生命体验转化为公众的情感话语,使抒述个我情怀的诗篇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为当下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7.
试论林徽因诗作的"建筑美"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林徽因的人生道路和创作实际出发,深入探讨了其创作与建筑艺术的交叉问题,揭示了建筑学知识的厚重积淀,使林徽因的诗歌既有对新月派建筑美的主张呼应的一面,更有突破和创新的一面.其突破和创新既体现在诗形的建构上,也表现在诗歌艺术与建筑艺术的深层交错上.  相似文献   

18.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其文艺理论思想与创作实践融合的结晶,其115首的《人间词》闪耀着作者关于"意境"理论的光辉。文章从王氏的理论入手,选取其词作,着重从两个方面来探讨"意境"理论在《人间词》中的表现:一是《人间词》对意境理论的实践;二是《人间词》所表现的"意境"理论的缺憾。  相似文献   

19.
"道"在老子、庄子哲学中都是绝对的本体和本原,是化生万物、决定万物的不可捉摸的抽象实在。老子、庄子强调"道"的至上性,主张具体对象和人类社会都应顺从"道"的法则——无为,这就间接否定了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进而导致了对现实社会存在价值及合理性的否定。《淮南子》以"气"解"道",以"因"解"无为",将老子"塞而无为"的...  相似文献   

20.
"出走"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意象.林徽因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女作家,林徽因小说创作中"出走"模式的设置反映了她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极具张力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