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邺都掇琐     
一、邺城兴建的历史概况邺城(今临漳县西南的邺镇)有极悠久的历史。是三国时五大名都之一。前后各朝曾多次建都于此。第一次的曹魏都(即邺北城);第二次为后赵故都(亦邺北城);第三次为前燕故都(亦邺北城);第四次为东魏旧都(邺南城);第五次为北齐故都(亦邺南城)。此举其要者。因此,剖析这一古代封建城市,了解其城市规划及经济发展对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特别  相似文献   

2.
曹魏治国,文武并举.在加强政治建设的同时,也重视文化建设.曹氏父子不仅倡导文学创作,开创了彬彬之盛的邺下文学繁荣局面,而且通过文化典籍的结集与编纂,强化文化积累与构建,曹操注兵书并作序:曹丕编纂七子文集,主持编辑我国第一部大型类书《皇览》;曹魏哲学经典注释成就显著,曹魏开我国文化史上由政府主持文化典籍整理之先.与文学创作互动给力,共同构筑曹魏文化的辉煌.  相似文献   

3.
曹操一生的政治与军事生涯虽然主要在关东度过,但对西部蜀道沿线仍然十分关注,年过花甲的他攻潼关,战马超,平张鲁,"拓土三千里,歌舞入邺城",实践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宏愿。曹操的蜀道战略是继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后曹魏最重要的国家战略;蜀道战略的实施,巩固了曹魏在关中的统治,增强了曹魏的综合国力,积累了山地作战经验,成就了建安文学建功立业的精神等,但也加快了蜀汉立国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东魏营都邺南城,为了营造成天下文化、政权的正统所在,巧妙地利用古漳河的泛滥与大禹治水时“河出图,洛出书”神话的相似性,而将后者嫁接在前者之上,并试图实现其象征意义的替代。在实际操作上不仅制造了“筑城得龟”的事实,而且切实依照龟的形状来营建邺南城,将城墙修筑成龟的形状,这跟杂以谶纬占侯的河北经学的御用是分不开的。此外,邺南城在建材方面甚至直接取自洛阳。并且在大布局上也模仿洛阳,在周围兴建石窟寺、营建墓葬区;同时,进行一系列的文化建设。这一切都是源于在天下鼎峙的政治格局下,东魏统治者欲图将邺城营建成一个新的政治、文化正朔的中心。  相似文献   

5.
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不仅尚武,而且重文,他将各地的众多文学人才网罗到邺下,聚集在自己的身边,由此形成了著名的邺下文人集团。在邺下文人集团形成的初始阶段,该集团的领袖自然非曹操莫属。但是后来,由于曹操忙于军政大事,无暇顾及杂务,他的两个爱好文学的儿子曹丕与曹植便成了邺下文集团的实际领袖。邺下文人集团的主要成员主要有曹操、曹丕、曹植以及王粲、徐干、陈琳、刘桢、孔融等人,其繁盛时期人数有将近百人之多。这些人多半有官职,并且喜欢宴饮游乐,说古道今。他们的许多文学作品就是在宴饮游乐时即兴而作的。邺下文人集团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6.
一、嵇康的《绝交书》之意义后汉帝国的崩溃到魏晋时代的一场历史巨大动荡,使文化、思想领域上也引起了新变动,而隐逸思潮的兴隆则可作为这个变动的突出例子.从后汉直到曹魏政权成立这个时期,诞生子清义派士人之间的清谈俱乐部,标榜超俗和高蹈的玄学,清谈之风广泛流行起来,和这种倾向互相结合的向往隐逸生活,敬慕隐士的风潮开始渗透到整个士人阶层中.由于这个风潮的影响,仅曹魏、西晋两朝就留下了各种各样  相似文献   

7.
目前流行的曹丕《典论·论文》撰写于黄初初年或太子时期的说法值得商榷,本文作者据文献推断《典论·论文》的撰写当在建安十六年前后。《典论·论文》不是“自觉时代”的“号角”,它并没有打破儒家传统观念,相反,它要努力使文章成为经治国家的工具。《典论·论文》劝导邺下文士改变文人相轻的陋俗,用文章为曹魏统一大业服务。  相似文献   

8.
辞赋创作历经两汉之盛后,在三国时期仍未显颓势。同时,辞赋观念在继承两汉的基础上也有了新的变化。但目前学界对此期辞赋观念的研究重视在曹魏,而忽略了吴蜀。虽然吴蜀在辞赋观念上的整体成就不及曹魏,但它们推崇汉赋、重视辞赋的文采之美和政教功用,以及追求新奇的创作观等观念,均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9.
在对《三国演义》小说的解读中,我们看到书中对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文化习俗的描写出现了缺失。对这些习俗的礼仪、人际交往、衣食住行等细节,甚至连与曹魏政权紧密相依的文学史上重笔勾画的以曹丕为首的邺下文人集团的交往、唱和,以至于日常生活中酒、茶等器具的描写亦非常少。总之,《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很少有对那个时代的生活化的风情以及细节的展示。本文拟从文化变迁与《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过程来考察这种缺失。  相似文献   

10.
在鼎足而立的三国时期,地处西北边陲的金城郡(治今永靖县西北)和河西地区,既是曹魏联合北方少数民族、发展同西域诸国经济往来的前沿阵地,又是曹魏积蓄经济、军事实力,以做好统一全国准备的大后方。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曹魏政权一开始就对这里很重视。自赤壁之战后,曹魏一改过去只是奉行羁縻安抚的策略,开始重视这里的农业生产及内外贸易,对开发金城、河西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是金城太守苏则、凉州刺史徐邈、敦煌太守仓慈和皇甫隆等人的一系列开发措施,既符合当地的实际,又符合曹魏开发金城、河西地区以统一全国的决策,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11.
对"春秋战国"、"文艺复兴"这两个历史时期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它们具有经济比较发展,贯串着思想文化运动和成效特别巨大等共同点。这些共同点给了我们若干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春秋时期联姻对邦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的联姻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政治目的,这对于加强异姓甥舅之间的血缘关系,巩固相互之间军事和政治同盟,改善双方的邦交关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对此不可估计过高,联姻对邦交产生的负效应亦不可忽视,其于邦交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3.
厘清魏氏的世系关系,对了解晋国乃至春秋战国的历史具有重大意义。魏氏先祖毕公高乃周文王之子,其后毕万一支入仕晋国,毕万生芒季,芒季生魏犨,犨生悼子,悼子生魏绛,绛生魏舒,舒生魏取,取生魏侈,侈生魏驹,春秋时代魏氏宗主可考的共此十代。  相似文献   

14.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形成时代,是中国水利工程开始大规模兴修的时代。这个时期水利工程的技术水平达到当时世界的领先水平,而且其工程命名都充满着中国文化的元素。这些水利工程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是继春秋战国我国第一批水利工程之后两千多年来修建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其工程意义和命名对今天的社会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朱海风教授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2014年第一期发表的《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命名的思考与建议》一文中将南水北调东中西线分别称为"和谐渠、梦成渠和天福渠"的一组命名,用"水到渠成,梦想成真"之意蕴,最具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5.
在春秋时期人性觉醒和艺术觉醒的滋养下,文学开始自觉。六经对形式技巧和审美意识的自觉追求、六经的文体分类、在经学研究中形成的自觉的文学理论意识、春秋士大夫赋诗言志修饰辞令、孔子对文的重视及《左传》的"有意为文",均可作为春秋文学自觉的明证。"春秋文学自觉"是本是源,"汉代文学自觉"及"魏晋文学自觉"是末是流,是文学发展史上的规律性的"再醒觉"。探讨中国文学自觉应该从本源探讨起,这对弘扬中华民族悠久而优秀的文化传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屈原的祭事诗《九歌》具有深婉的人情美 ,其中的人与物、环境与神灵的关系和谐统一 ,展示了别具一格的自然美与瑰奇温情的神灵世界。而这种人情美的构筑 ,与春秋战国时代“以善为美”的道德伦理哲学及屈原“美政”的社会政治理想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 ,《九歌》的永久魅力不仅在于外在的形美、境美、事美 ,更在于其深层的“善美”。  相似文献   

17.
在春秋战国区域性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过程中,基层社会的变化与国家权力的社会化二者互动,促使了乡里基层政权的迅速建立与完善,尽管这个历程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发展还具有不平衡性,但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春秋战国国家乡里基层政权是在具有宗法血缘关系的家族公社和农村公社瓦解的基础上建立的,它不可避免地还要在形式上依赖于乡里社会流传久远的自然社会秩序,但是从春秋战国的历史实际来看,乡里政权的权力体系是一元化的,还没有出现典型的分割国家政权的其他权力体系。  相似文献   

18.
俳倡优伶辨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文献记载,伶和优大致产生于春秋时代,俳和倡大致产生于战国时代,其出现有先后之别。从表演功能方面看,他们最初也颇有不同,倡主要是司唱,伶主要是司造乐器及掌管乐律,俳与倡虽同样司舞,但亦有细微的区别。此四者的出现,还与春秋战国时期大变革的社会背景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论庆阳窑洞住宅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庆阳窑洞住宅是庆阳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萌芽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形成于公元前16世纪前后的商代。庆阳窑洞主要有三种形式:明庄、半明半暗庄和地坑院,包含了黄土高原窑洞的基本形式。陇东窑洞是远古人类"穴居"生活的继承、发展和进化;窑洞具有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地土、经济省工等优点,映射了庆阳古代劳动人民在艰苦的漫漫历史长河中无与伦比的聪明才智;窑洞住宅培育了庆阳古人安土重迁、眷恋故土的情感,表现出浓厚的道教风土观和儒家"长幼有序"的伦理思想;同时也是庆阳远古以来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20.
殷周人神关系之演进及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殷周人神关系问题是历史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古史研究以及对中国文化认识方面的许多分歧皆与此相关.本文以殷墟甲骨文为据,论证了殷代的神本文化及其主要特征,指出在殷代及其先的神本文化条件下,不可能产生高于神或与神并肩而立的"英雄";接着论述了自殷末、西周到春秋中期的文化特征,这一阶段应是由神本向人本的转变时期;中国人本文化是春秋中期之后确立的,并考察了中国人本文化的特点及与之相关的问题,指出了研究本题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