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如果问世界上那个皇帝的陵墓最难挖,那么毫无疑问是武则天的“万年寿域”——乾陵.她的陵墓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劈过,被热兵器时代的机枪、大炮轰过,1200多年之中,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17人之多,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动人数40万之多,乾陵所在的梁山几乎被挖走了一半.  相似文献   

2.
据文献记载,《晋书》的编修始于唐太宗贞观二十年(646),完成于贞观二十二年(648)。然而,在乾陵陵园内出士的唐中书令,赠光禄大夫、秦州都督薛元超墓志,(见廖彩樑编《乾陵稽古》或《乾县文物志》)对《晋书》编修的起止年代却有新的记载。薛元超墓属乾陵十七座陪葬墓之一,位于乾陵东南方约二点五公里处(在乾陵博物馆东南约七百米处);一九七○年二月,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同原乾陵文物保管所发掘清理了此墓。出士的薛元超墓志完整无损,系石灰岩质;长、宽均为0.8米、厚0.2米;志文清晰可读,未缺字、漏字。全志共三千二百余字,系崔融撰文,曜骆縯书序,毅俊书铭,通篇墓志所记元超生平事迹较之文献详细、具体。据墓志载,薛元超卒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十一月二日,终年六十  相似文献   

3.
武则天是我国历代君王中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武则天自幼就受母亲信仰的影响,25岁时出家认真学习佛法数年,后来利用佛教理论助自己顺利登上帝位,并且援引佛教加强统治。同时,在武则天的大力推崇下,佛教广为盛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可见,武则天的一生都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4.
走进乾陵     
乾陵,一个尘封千余年的唐代陵墓,营建在渭河之北的咸阳市乾县城北的梁山上。车过乾县县城不久,便能远远望见公路左侧屹立着一座高大而顶部浑圆的石山,这便是梁山。据史书载,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因山为陵”的葬制,以后唐代葬于关中的十九位帝王都依循此制,史称“唐十八陵”。在这“唐十八陵”中。乾陵不仅形成最完备、最典型的“因山为陵”的基本模式,而且独具特色。 乾陵的独特在于它是全国历史帝陵中唯一的两个帝王合葬陵。他们分别代表两个王朝,即唐朝第三个皇帝高宗李治代表大唐,武则天称帝后则代表大周,但又是夫妻关系。这种一陵合葬两…  相似文献   

5.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自幼聪明好学,"素多智计,兼涉文史一,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其原因,一是和女皇童年所受的家庭文化教育密切相关.二是自她14岁人立后长期接受唐宫廷文化氛围的熏问.武则天的文化素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学素养武则天貌美多才,机敏能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武则天崇尚诗文,倡导君臣唱和,里按竟赛,对于佳作予以厚赐.如"夺袍以赐"的故事就曾传为历史佳话。《旧唐书)卷190(宋之问传)载:"则天幸洛阳龙门,令从官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则天以锦袍赐之。及之间诗成,…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梧桐、凤凰、女皇3者的生态历史文化象征与浸润相融情况,指出梧桐蕴涵的女皇武则天历史文化的复合象征意义及其生态价值。从神学看,梧桐栖凤意象是借助于梧桐表现出来的神话传说;凤与龙并行,凤代表杰出女性,女皇武则天为凤凰化身,而作为神鸟的凤凰专栖于作为神树的梧桐树,梧桐象征女皇的龙生凤身。从佛学看,梧桐之所以具有中国佛教圣树意象是因为其与菩提树有许多相似之处,梧桐在历史上适应了当地气候,历代在佛教寺庙广泛种植因而代替了菩提树;凤凰也是佛鸟,女皇武则天为弥勒佛转世,梧桐象征着女皇佛身。从森林文化看,历代园林种植及诗文创作借助梧桐表现出具有主观情意的审美文化:梧桐的爱情喻象象征女皇武则天的人性情感;梧桐的孤高意象象征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王身;梧桐叶落秋至象征武则天去帝称后;桐凤高洁与梧桐的凄苦、悲伤等丰富的审美文化意蕴女皇武则天1 300多年来被人评说。同时,桐凤意象亦有其深刻的生态价值:在人的精神观念中,梧桐栖凤象征着人类的和谐文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加深森林文化方面的女皇文化研究,以桐凤为喻,可打造森林文化创意园区,创建森林文化城市。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梧桐、凤凰、女皇3者的生态历史文化象征与浸润相融情况,指出梧桐蕴涵的女皇武则天历史文化的复合象征意义及其生态价值。从神学看,梧桐栖凤意象是借助于梧桐表现出来的神话传说;凤与龙并行,凤代表杰出女性,女皇武则天为凤凰化身,而作为神鸟的凤凰专栖于作为神树的梧桐树,梧桐象征女皇的龙生凤身。从佛学看,梧桐之所以具有中国佛教圣树意象是因为其与菩提树有许多相似之处,梧桐在历史上适应了当地气候,历代在佛教寺庙广泛种植因而代替了菩提树;凤凰也是佛鸟,女皇武则天为弥勒佛转世,梧桐象征着女皇佛身。从森林文化看,历代园林种植及诗文创作借助梧桐表现出具有主观情意的审美文化:梧桐的爱情喻象象征女皇武则天的人性情感;梧桐的孤高意象象征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王身;梧桐叶落秋至象征武则天去帝称后;桐凤高洁与梧桐的凄苦、悲伤等丰富的审美文化意蕴女皇武则天1?300多年来被人评说。同时,桐凤意象亦有其深刻的生态价值:在人的精神观念中,梧桐栖凤象征着人类的和谐文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加深森林文化方面的女皇文化研究,以桐凤为喻,可打造森林文化创意园区,创建森林文化城市。  相似文献   

8.
评武则天     
武则天(公元六二四——七○五)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在执掌政权的半个世纪中,尊法反儒,推行法家路线,对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历代儒家出于其反动阶级本性,对武则天进行诽谤和污蔑,流毒非浅。今天,我们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重新研究武则天,肯定她的进步作用,把被颠倒了的历史颠倒过来,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历史上,不止一次地出现过皇太后执政的事情。但作为一个皇后,当皇帝在位时,就临朝执政,皇帝死后,又正式做皇帝的,却只有唐朝的武则天一人。对于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评价,历来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孔孟之徒总是用最恶毒、最污秽的语言,咒骂武则天是“狐狸精”。而历代进步的政治思想家,则称赞武则天是“圣后”、“明王”。怎样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评价武则天这个历史人物呢?最近我们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学习马列和毛主席的有关教导,查阅了一些资料,作了初步探讨。仅就有关武则天的几个问题,谈一下我们的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陕西乾县地域乾陵的实际考察 ,从旅游地学资源研究的角度出发 ,评析了乾陵地貌的景现形态学、美学、雕塑学等特征及其地史演化和地质成因问题。并对唐时乾陵梁山依山为陵的实用价值进行了品评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年底电视剧《武则天秘史》走红之后,武则天及唐代宫廷历史为人们所高度关注。作为一种大众娱乐现象,这非常值得研究。唐代的大气磅礴在武则天时期表现得特别明显。对武则天的女性认识与形象进行分析,发现人们对武则天的女性认识有一个明显的演变过程,这是历史学界和影视学界"性别书写"的例证。女性意识在初唐的初步松动,到武则天称帝时期妇女开放观念达到高潮,武则天玩弄各种权术达到中国封建社会女权时代的巅峰。通过三部影视作品三个不同的武则天和太子形象分析,从历史真实到影视真实,作为武则天的"她"把女人的妩媚与刚强娇柔浑然一体地结合在一起,造就帝王风范和媚女风流。  相似文献   

12.
从大地艺术的视角来研究陵墓艺术,以人与自然关系为出发点,对乾陵和大地艺术空间观念中的各个艺术元素做了具体的分析,结论出陵墓艺术是在大地空间中存在的形式,是中国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武则天与上官婉儿是初唐诗坛上举足轻重的女性诗人,她们重视诗歌创作,自身有较高文学修养,由于其特殊地位,所提倡和实施的各种措施又对唐代诗歌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学界一直以来更加关注的是武则天和上官婉儿在政治上取得的成绩,忽视了她们的文学成就,而近几十年来对这两位女诗人诗歌的研究不断深入,势头强劲,不仅弥补了之前的研究空白,而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因此,有必要对这些研究成果作一整体回顾和总结,由此来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郭震入蜀考     
郭震是唐代著名的军事家和诗人,他于唐高宗成亨四年(673)十八岁中举后入蜀为通泉尉.在蜀中曾铸钱掠财"以济四方",与著名诗人陈子昂交往,作有著名诗歌<宝剑篇>.因而受到武则天的重视,受召于武则天长寿二年(694)或证圣元年(695)离蜀入京.  相似文献   

15.
武则天早年修习儒家经典,对儒家思想的把握与运用,使武则天在掌握国家政权和称帝过程中,得到了天下英才的支持与人民的拥护,并使大唐走向盛世,从而表现出她仁爱的一面;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前长期生活在深宫之中,因而熟悉法家争斗的权术,对法家思想的把握与运用,使得武则天得以残酷打击政敌而实现其称帝的宏伟理想,得以巩固其统治基础,从而又表现出她残忍的一面。武则天之所以能够掌权称帝,与其精通儒家、法家治国之道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6.
上官婉儿两朝专美的身世经历是一个传奇,而她独树一帜的宫廷诗歌创作,以及她在宫廷酬唱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对唐诗发展颇有影响.武后、上官婉儿等女性在政治及文学上专权的局面,激活了初唐中后期诗坛,也创造了一个女权文学的神话.在上官婉儿的推动下,这一时期的诗歌在形式上走向了成熟,在内容、意境、风骨方面为盛唐诗的创作做了多方面的准备.  相似文献   

17.
武则天登基前后,礼仪与文学的相关性表现突出:一方面,武氏以礼仪改制作为其政治革命的先声;另一方面,由礼仪改制和政治革命所带来的文人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的巨大改变,也如实地反映在不少文学作品中,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时之文体和文风。  相似文献   

18.
日本学者气贺泽保规先生在《武则天的感业寺出家问题与德业寺》一文中认为,唐太宗驾崩后,作为太宗才人的武则天并未出家感业寺,而是栖身于长安城休祥坊母亲家中,"感业寺是在强烈意识着德业寺的心理状况下虚构的寺名"。揆诸史实,武则天出家为尼于感业寺,确凿无疑。感业寺不是"一个架空的影子寺院",并非人为虚构,它位于唐长安禁苑内,遗址在今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街道办事处感业寺小学内。感业寺与德业寺没有必然联系,都是唐长安禁苑内的宫人尼寺而已。  相似文献   

19.
李君羡谋反案件发生于贞观二十二年。但是,在武则天时代,为了武周革命的论证需要,武则天朝廷同意了李君羡后人的解释,认为是武则天天命暴露,而李君羡之死是充当了武则天的替罪羔羊。这一说法在武则天时代写入唐朝的国史,并被后代史书如两《唐书》、《资治通鉴》等沿袭,流传甚广。《资治通鉴》不仅沿袭这个说法,还把李淳风劝杀的故事也纳入李君羡案件的解释中,从而完成了李君羡案件的再度阐释。本文仔细分析这一历史事件遭遇的阐释历程,认为除了武则天政治的需要以外,古代历史学家的政治天命观念也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同时也是一位佛教信徒。她与佛教关系密切,有着不解之缘,其母杨氏信奉佛教 使她从小便对佛教有所了解,入宫后社会风俗的影响以及后来入感业寺为尼的经历使她与佛教逐渐结缘。随着对佛教的感情 日益加深,她开始大力扶持佛教。她多次迎奉佛指舍利、翻译佛经、兴建佛寺塑佛像,使佛教得到长足发展。同时,佛教也对武 则天产生了重大影响,佛教为她革唐为周制造舆论,佛教在她建立武周政权后继续为她巩固统治服务。武则天与佛教相互作 用,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