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词学教育是清代书院文学教育的一项内容,从生徒的词学课艺、掌教者的课艺评点以及书院藏书目录等诸多内容可知,清代一些书院对词学教育给予了积极支持.除了练习作词外,清代一些书院也从事词学研究.学海堂中谭莹与梁梅的论词绝句是清代书院词学研究的重要代表,他们对历代词人、词作以及词风做了许多鞭辟入里的论析,为中国词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清代书院词学教育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很多掌教者对淫词艳曲进行过口诛笔伐,这既是清真雅正规范清代书院词学教育的重要反映,又是道德教化主宰清代书院词学教育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
课艺评点为清代一些书院的文学教育手段,清代钟山书院与经古精舍的课艺评点都很重视文学创作的承嗣与求新、重视因材施教以及重视对生徒习作的褒扬,前者偏重于内容分析,尤其是道德教化渗,透而后者偏重于艺术评价与考据评判,前者对内发性文学创作有所关注,而后者对地位卑微的词作积极肯定。这些评点对于提高生徒的文学创作水准、拓宽生徒的文学创作视阈以及增强生徒的文学创作自信心等方面大有裨益。不过,由于二者过于重视表彰成就而忽视揭示缺点,因而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徒更好的创作。  相似文献   

3.
清代著名教育家路德的八股文批评理论体现了清代陕西书院教育的特色,与清代学术思想、士人培养和八股文风等有着密切联系。他主张融和汉学和宋学,在教学中注重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强调书院教育对于科举取士的培养作用。路德指出性情涵融是八股文章走向经世致用的根本,从而强调学习写作之中主体心性的涵养工夫;在八股文体上,维护清代清真雅正的衡文规范,又重视时文风格的与时俱进,并指出以读书研理为本,下笔行文才能写出高品质的八股文。  相似文献   

4.
“清真雅正”是清代科举八股文的衡文标准。“清真”主要针对理而言,“雅正”针对辞而言。此标准机械而灵活,且具有相当的黜落功能。这一标准有关文风,但它的确立非全因文体发展的内在客观要求而定。它是清初统治者鉴于明末制艺流弊,为配合文化政策的实施而提出的,反映了官方的人才价值取向。这一标准到乾隆时被确定下来,并为满清后来各王朝沿袭并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5.
清代常州府地方教育发达,独立于官学之外的书院有47所。其中龙城书院最负盛名。补官学之不足而设的书院在日常的藏书、刻书等文化活动外,地方官员及书院山长对生徒进行考校是值得关注的部分。经由山长等甄选结集的课艺是其文学活动的成果。清代常州府龙城书院山长(斋长)编选的《龙城书院课艺》共收课作2 199篇,其课作文体多样,其中《词章》部分收赋33篇。对书院课士赋的研究是清代赋学研究领域中未被开掘的课题。在清代书院科举化的大背景下,常州府龙城书院课士赋与科举关系密切。在书院科举化的模式下,山长谋求举业与讲学相通,学子们"绩学能文",通过书院中赋体的习作,达到科场八股写作"清真雅正"的官方标准,以全其"道德、勋业、节义、文章炳史册而耀桑梓"的初衷。  相似文献   

6.
经史之学与清代书院科举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书院官学化,很多书院重视科举。有些书院虽从事科举文教育,但不唯之是从,而是将科举文教育与经史之学教育结合起来。此举上溯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经史之学的优良传统,根植于孔子“博学于文”的思想主张,来源于以学术导向矫正利禄歪风的迫切要求。生徒只有学充养邃,才会眼界高、气味厚、笔力健。清代一些书院将科举文教育与经史之学教育结合起来,使得生徒学文不是局限于写作技巧的训练,而是拓展为与炼品、践行、培识的结合。这些书院通过教育,能够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7.
清代是继汉代以后中国古代语言学发展中的又一巅峰时期。清代语言学的光彩夺目与清代众多书院的小学教育密不可分。训诂教育是清代书院小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一些书院通过训诂教育,为生徒通经夯实基础,而通经往往是为了明道或致用,为国家培养实才服务。在科举背景下,良好的训诂基础有利于写作科举文尤其是八股文,能够增强生徒的应举能力。清代书院类型多样,各种类型的书院在训诂教育的缘由上往往有别,对训诂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有所不同。其中,汉学书院是训诂教育的中坚力量,这类书院为清代训诂学乃至清代考证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8.
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多为连续出版物,或具有连续出版物的刊行初衷。刊期短则一季,多则一年或数年。经费充足与否,会影响刊期。发表周期多为一年至五年,也有十余年的。用稿率以10%~20%居多,偶见"关系稿"。时文的用稿标准是"清真雅正"。题目多为官师所拟。一般全文刊登,也偶有"论点摘编"。多经润色,并附录评点。有的以袖珍本刊行,有的宣称"翻刻必究",标出定价,附载广告。稿费已在膏火费中预支,优秀作品可被转载。从本质属性和诸多要素来看,书院课艺总集实开今日"大学学报"、"学术集刊"之先河。  相似文献   

9.
阮元任两广总督期间创建学海堂,学海堂从事经史、小学以及文学教育,不课试科举文,其中,小学教育是一项重要内容。学海堂通过解、考、说、释、跋以及阐述小学经典著作的体例或者增补小学经典著作的内容等形式,来进行小学教育与小学研究,包括文字、音韵、训诂各个方面,涉及经、史、子、集多种门类。为了配合小学教育,学海堂重视咏物题材的诗赋训练。此外,不少诗文课艺附有有关内容的解释。学海堂不立山长,而是设立八名学长,很多学长精通小学,通过教育培养出一些有着较高小学素养的生徒,有力地推动了广东语言学的发展,也有力地促进了清代考据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袁守定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精于术数、吏治之法。就其文学思想而言,影响较大的多部文论史著作都没有袁守定之名,但时下已有学者就其对文学相关问题的论断作过专门探讨。相比较而言,袁守定最为人忽略的莫过于其八股文思想,他在《时文蠡测》中对八股文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同八股文的正统地位及教化功能,推崇"清真雅正"的文风,强调八股文的文品与写作者人品,追求自然的篇章结构,批评当时不良的学风。  相似文献   

11.
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高等学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的建设是新时期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视野下的新思维、新思路、新举措。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的创作与演出正是将井冈山精神为内核的红色音乐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成功范例,也是高等学校开展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教学的成功尝试。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思想,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动——活性的探索”、“静——理性的思考”、“情——人性的光辉”三个层面,对高校学生等受众进行思想和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上海理工大学源于德、美在华教育,在其后的发展中又糅合了法、苏、英元素,经历了同济德文医工学堂、中法国立工学院、沪江大学、上海机械学院等历史阶段,更衍生了上海—汉堡国际工程学院和中英国际学院。上海理工大学今天在国际化和工程教育领域的独树一帜,在中国高等教育格局中的特殊地位,和它这样的历史过往紧密相关,是中国和德法美苏英等元素共同写就了上海理工大学国际化百年工程教育史。  相似文献   

13.
浅议德育中的隐性教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德育过程中 ,隐性教育较显性教育有着教育途径的多样性 ,教育内容的隐含性 ,教育过程的顺然性等特征。在德育效能弱化的形势下 ,教育工作者应从扩大教育领域 ,树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系统工程的概念 ,做好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转化等方面着手 ,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宋争辉 《南都学坛》2008,28(4):142-144
大学校长职业化是近几年来高等教育管理理论讨论的热点之一。在走向大学校长职业化的进程中,大学校长只有处理好高等教育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关系、处理好教育事业观和教育产业观的关系以及教育创新中高校内部各个层面的关系,才能保证大学校长职业化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5.
网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在网络世界,思想政治工作大有可为.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两课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两课中实施主体性教育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个体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 ,是提高两课实效性的关键所在。两课教学要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 ,转变教育观念 ,改进教学作风 ,不断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科学方法和途径 ,全面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深刻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从两个基本方面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民族精神教育,帮助当代大学生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不少发达国家,以家庭教育支持、对父母进行教育或父母能力建设等为己任的社会团体对家庭教育进行支持和干预的实践探索已有较长一段历史。但近年来,家庭教育支持才开始进入某些国家的公共政策视野及国家层面的政策领域。对这些国家相关政策的梳理,可为我国相关学者及政府3--作人员思考家庭教育支持政策提供相关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统领,是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现实需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运用科学形式和载体,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学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鼓舞学生、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学生、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学生。  相似文献   

20.
立足于现时代的新形势,在重新确定了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关系后,我们发现加强审美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直接要求;也是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观念,通过理论教育、实践活动等途径,真正把审美教育纳入到整个教育体系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