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巫术所依赖的观念基础,可将巫术分为三种类型,即祭祀型、巫蛊型与前占型巫术.佛教对巫术的批判影响了中国的伦理观念,使汉代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伦理价值取向显示出不同的特征,这说明文化整合的成功.道德规范和价值的差异可以表征不同的文化,应尊重不同类型的文化,让文化的整合在平等对待的基础上发生.  相似文献   

2.
针对西汉频繁出现的以"巫蛊"杀人的事件,本文力图透过事情的表象,以最典型的西汉武帝时的"巫蛊之祸"为例,分析其更深层次的因素.本文从汉武帝的生存环境对他的影响,统治中遇到的一系列难题,易储想法的形成与实施等方面阐述和揭示出,用巫术只是手段,为政治目的服务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巫术渗入权术是汉武帝皇权政治的一大特色。武帝时期爆发的三次巫蛊案并非偶然事件,是精心策划的家族较量、政治斗争。作为汉武帝时期影响政局变化的大事件,不仅体现出各个政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争夺,更是武帝加强皇权统治的权变之法。巫术只是外衣,以巫术这种令人恐惧、敏感的方式来平衡皇权与外戚、朝臣的关系,是武帝皇权政治的独创手段。利用新外戚打击旧外戚达到巩固皇权是武帝皇权政治的核心。透过武帝对巫蛊术的利用也为研究西汉社会信仰与国家政治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4.
隋唐以后,巫蛊主要在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中流传,并深刻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生活及宗教活动,同时也产生了大量与巫蛊有关的习俗。至明清以后,由于巫蛊的持续猖獗和医药的进步,民间中与放蛊、解蛊有关的习俗,才在巫和医的观念下,渐渐获得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广西凌云县泗城巫术是壮族民间信仰极为独特的一种,年代久远,保持着壮族民间信仰的原生状态;仪式形式比较灵活,内容具有针对性和不确定性;巫歌内容丰繁,曲折反映壮族先民的生活;音乐性强,"七十二巫调"可谓中华民族民间曲调的珍品。  相似文献   

6.
罗布淖尔人之中保存了多种古代民间习俗和民间信仰。罗布淖尔人至今尚存的有关雅答巫术的歌谣是非常珍贵的民俗学资料。它表明该地区存在雅答巫术的习俗,根据这一事实,可以推测雅答巫术最早应起源于西域古老的居民之中。  相似文献   

7.
对于以农为本的古代中国社会来说,降雨量是否适宜决定着农业收成的丰歉,并进而对全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农业巫术中的降雨术始终十分重要.这些巫术经过长期演变,最后几乎定型,而这一点在宋代的民间巫术中有充分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儒学的无神论观念限定了中国神学体系的发育,儒学的静养哲学亦遏制了中国舞蹈业的发展.义和团的请神附体上法仪式担负起短时期、大范围内为民众造神的任务.义和团的巫术表演对中国巫术舞蹈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其所引发的巫术舞蹈的普及、推广和革新工作影响甚大.义和团巫舞直接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和民间巫术的表演传统,并引起晚清巫术舞蹈业的兴起.晚清高层权力的剧烈变更触动了义和团选神制度的勃兴,义和团在公共空间动作感强烈的团队表演现象,不仅象征性地张显了权威,亦完成了整个帝制时代最后一次巫术舞蹈的复兴运动.  相似文献   

9.
《夷坚志》"黄谷蛊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夷坚志>补志卷二三之"黄谷蛊毒"是研究宋代民间蛊毒巫术的重要文献,其所涉及的四种蛊毒,是宋代民间的主要蛊毒类型,是宋代民间黑巫术中最具有神秘性的一部分内容,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危害;由于其具有特定的药理学与心理学依据,宋代政权无法从根本上将其抑制.  相似文献   

10.
文化人类学家认为的"原始宗教"、"宗教的初级阶段"其实所指是巫术;巫术与宗教的本质区别是巫术是人凭借魔法的力量使役神,而宗教则是人对神的迎合和膜拜.鄂伦春人萨满跳神的"助日仪式"是一种典型的巫术以篝火和跳圈舞促进太阳高高升起和放射强大的光明.近现代萨满跳神形式与远古巫术原型的一脉相承性说明了萨满跳神的本质是巫术而不是宗教.  相似文献   

11.
“民间信仰”的重新界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民间信仰"的研究中,应将"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区别使用,尽量使用"民间信仰"这一学术术语而不要采用具有政治意识形态色彩的"封建迷信"一词,应主要采用"民间信仰"来概括现代社会中的民间仪式活动但又不要否认其中可能存在的巫术遗留或巫术倾向。"民间信仰"可以重新界定为:与制度型宗教相对应的一种宗教类型,由广大民众(包括城市和农村民众)基于对某种超自然力量(祖先、神、鬼及风水、阴阳、命运等神秘力量)的信奉而进行的祭祀、崇拜、占卜、禁咒、灵魂附体等各种形式的仪式活动,这种仪式活动可以发生在家庭、祠堂、登记或未登记的宗教场所内。在"民间信仰"这个大概念基础上应提炼出更具分析性和指导性的"小"概念。只有经历一个类型学比较研究阶段,才能最终完成认清中国民间信仰的真实图景之宏愿。  相似文献   

12.
童谣巫术论     
童谣具有巫术色彩,在内容上主要表现为:对自然现象的禳解;对动植物的褒贬;对社会、人生问题的关注;对儿童的呵护.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以语言作为巫术手段;寓巫术于游戏之中,与仪式歌关系密切.童谣巫术色彩的成因与集体无意识、儿童思维特征、被人有意添加有关.巫术色彩影响童谣的内容与形式,影响儿童的成长,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也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13.
彝族民间生殖巫术是在彝族生殖崇拜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主要表现为女性及母体崇拜、男根崇拜、性行为崇拜和生育神崇拜等.作为一种"行动的象征","情"与"怵"的双重心态贯穿于生殖巫术的始终,既有仪式的威严,同时在彝族社会生活中发挥相应的象征功能.  相似文献   

14.
巫术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同时也持久地存在于人类文明的历程中。即使在现代社会,巫术也并没有消亡,一方面它仍然以活的形态存在,另一方面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地的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在中国,巫术对中国民间信仰的影响依然存在。巫术的思维方式使得中国民众把宗教理解成巫术,理解成获取实利的手段,而维护的是儒家的强势伦理。  相似文献   

15.
西汉马王堆T形帛画的主题思想并非是引魂升天,汉代流行的是活着的人通过修炼达到成神成仙,没有死后成仙的观念.此图应该是死者进入祖地的路标,是死者在阴间生活环境的表现,具有巫术性质.由于巫术是古人通往灵魂的主要手段,所以T形帛画应该是用来行使巫术的一件工具,它的作用有两种一、把灵魂引到新的住地--墓室;二、由于中国民间有人死后要到祖地去见祖先的观念,所以帛画又具有死者在阴间的路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土族习惯法的产生、发展和运作深受土族民间信仰的影响,习惯法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由民间信仰中的各种禁忌、仪式、巫术构成,而神灵观念和内心的信仰是土族习惯法最主要的来源,各种禁忌、巫术直接推动着土族习惯法的有效执行。同时,土族习惯法又维系着民间信仰的内在结构,强化了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7.
紫姑信仰作为一种世俗性很强的民间信仰曾经遍及华夏大地 ,而巫术文化则以不可抗拒之力在紫姑传说中踵事增华 ,拜偶人、穿败衣、请神、扶乩、颂祝辞、念咒语、画符 ,等等 ,各种巫术内容杂糅其中 ,紫姑传说以一种开放性的姿态接纳了神秘诡谲的巫术文化的赠与。民间传说与巫术文化呈现出一种剧烈的互动态势 ,早期相对单薄的紫姑传说因为认可接纳了巫术文化的参与而获得了蓬勃生长的动力源。在此意义上 ,巫术并不单是紫姑传说中的副产品 ,它实际上已经成为紫姑传说中不可小觑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楚地节日巫术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地素有崇巫尚卜的传统,这种传统在民间节日中有着突出表现。人们在节日中利用着各种巫术手段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节日巫术行为依其性质,大致可划分为驱邪巫术、求福巫术与预知巫术三种形态,当然三种形态间并无明显分界。由于岁时节日依自然时序与人文时序的变化而出现节日主题的变换,因此巫术形态也因之发生主从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放蛊这种黑巫术,是中国古老的民间方术之一,由于种种原因,历代屡禁不止;至今也还有人相信它,或者对之心存疑虑。为了抵御放蛊巫术的侵害,在民间出现了许多防蛊治蛊的方法,形成了一些民俗。其实,什么是蛊,如何放蛊,许多相信蛊术的人心里并不明白。本文指出,放蛊巫术的盛衰与经济文化的盛衰恰成反比,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放蛊巫术逐步衰落并最终将完全彻底地成为历史的陈迹。  相似文献   

20.
巫术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同时也持久地存在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即使在现代社会,巫术也仍然以 活的形态存在,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地的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在中国,巫术影响着中国民众民间信仰。巫术的 思维方式使得中国民众把宗教理解成巫术,理解成获取实利的手段,维护着儒家的强势伦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