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爱米丽·迪金森是美国第一位现代派诗人,本文拟从她的诗学观、思想倾向和语言技巧方面分析她的现代主义特色。  相似文献   

2.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经典短篇小说,讲述了南方没落贵族小姐爱米丽的悲剧生活。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自我防御机制为出发点探讨爱米丽的人格发展历程,可以看到爱米丽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在新旧观念对抗中艰难前行,成为了南方没落贵族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3.
爱的圣徒——海斯特·白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字>的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善良美丽,性格开放,为人热情,心胸宽广,忍辱负重,聪明能干.然而,内心中,她不断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在对爱的追求过程中,她进入了自由的思想国度,领悟到男女之间的关系并不平等,感觉到即使自认为最幸福的女人其实也是不幸福的,如果要改变女人的处境,整个社会就必须重新建构.海丝特最终将思想勇敢地付诸于行动.虽然她的行动并没有成功,但是她的所想所为使我们看到了女权主义运动的曙光.  相似文献   

4.
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讲述了南方小镇上一位贵族老处女爱米丽的悲剧生活。本文从南方社会强烈的社区意识对女性人性的压抑、对传统的眷念与爱米丽追求个人幸福的个人主义表现之间的冲突来分析爱米丽的反叛人生。她强烈的自我和自主意识使她敢于自由选择,不屈不挠地与镇上的人对抗,为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作为一个女人所应有的追求幸福和爱情、自由和尊严的权利而做出大胆的抗争与反叛。  相似文献   

5.
《阅读与作文》2008,(11):10-15
朗伯德,这个喜欢穿领口开得很低的丝绸服装的交际花,“百依百顺地适应他,”朗伯德的好友男演员罗伯特&#183;斯特克说。“她去打鸭子,穿得像一个衣衫褴褛而又肮脏的人。她会无所事事地站在雨中等待他的到来。”她的朋友玛格丽特&#183;塔里奇特,导演威廉&#183;惠勒的妻子面说,看到她终于得到了盖博的爱。  相似文献   

6.
对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已有一些评论.一些人从社会文学批评角度认为这是一篇关于南方和北方或新旧观念的冲突.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批评来探究爱米丽怪异行为的真实原因.这是一个被南方传统观念和父权制度所残害、背叛的一个女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出发,以心理分析的角度来解读威廉.福克纳的著名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本文指出爱米丽的悲剧在于她自我镜像的破灭所导致的自我意识的缺损。爱米丽试图以把自己封闭在过去的方式来保持自我镜像的完整,进而消解现实镜子破灭所导致的自我意识的缺损。然而这种努力却成为了她的悲剧性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爱米丽小姐这一形象,被很多评论者从女性主义批评来探究导致爱米丽小姐畸形心理的真实原因。认为这是一个被南方旧传统道德观念和父权制度所残害的一个女人的悲惨故事。本文试从女性主义的"雌雄同体"这一新的理论角度出发来分析爱米丽小姐形象,从中挖掘出爱米丽小姐内心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9.
《简&#183;爱》问世一百多年来,主人公简&#183;爱已成为举世公认的自立、自尊、自强的新型女性形象的典型代表.但评论界对于简&#183;爱何以具有这样的性格和品质却论及不多,本文试以拉康的后精神分析理论对简&#183;爱进行剖析,揭示其成长的内在原因和驱动力.主体在追寻缺失的爱中,在对他者的认同中,完成了完整人格的修复和理想自我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作为20世纪初的美国南方作家,福克纳深受南方传统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对南方传统文化怀有浓厚的认同感.但是在理智上他又清楚地看到它们腐朽的本质和注定灭亡的命运.著名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体现了福克纳对南方社会爱恨交织的矛盾思想.  相似文献   

11.
艾米莉&#183;狄金森是美国第一位意象派女诗人,被称为20世纪初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先驱。诗人终生与诗为伴,凭借超凡的头脑和想象力,把对生命的感悟幻化为神奇的意象。诗人始终保有本真的天性,讴歌自然、咏叹爱情、感念人生,抒发爱、生命、自然的情怀。1775首充满奇丽意象的小诗,彰显出诗人孤寂生命深处的柔美情怀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2.
受家庭的熏陶和19世纪美国的社会环境的影响,艾米莉·狄金森的作品带有典型的女性色彩,因而具有强烈的独特性.文章在对艾米莉·狄金森的家庭和生平介绍的基础上,对她的三类诗歌进行分析,剖析出艾米莉·狄金森这个怀有浓厚女性情感的诗人的作品在当时社会下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3.
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被推崇为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先驱。在其遗留下来的1 700余首诗稿中,有大约近600首诗歌是以死亡为题材的,是其一生诗作总数的三分之一。诗人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描写死亡,向世人展现了其对死亡的独特理解。在艾米莉·狄金森的笔下,死亡主题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蕴。艾米莉·狄金森通过对死亡的描述,阐释了生命的终极意义,她对死亡价值的判断体现了探讨生命真谛、扩展生命张力、让精神永恒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沿着埃米莉·迪全森极具个人色彩的人生经历,简要分析了她三首短小却意义深远的诗歌。指出长年沉浸在孤独、沉思中的诗人,所写诗句不仅清新、优美,那些有血、有肉、有灵的篇章更凝结着诗人的心血,也折射出她一生的智慧和情感。诗人坚持用自己的艺术形式和审美标准创作的诗歌必将会深深影响和启迪着读者的心智.  相似文献   

15.
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写了大量描述日出日落、正午黑夜等自然现象的诗歌。昼夜交替所构成的循环为狄氏诗歌中的圆周意象提供了重要例证。通过分析晨昏更迭与人生之旅的生死周期相对应的内在关联,为狄金森一生遥望的主题"死亡与永恒"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作为和惠特曼齐名的惟一诗人,以其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视角对自然进行了描绘,从她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复杂的自然观,既有超验主义的成分,又有非超验的成分。从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视角出发,指出冬天的意象在狄金森诗中不仅大量存在,而且是作为一个背景存在;同时指出冬天所具有的特殊的意义,狄金森对冬天的诠释,以及冬天和死亡的关系,冬天和现实的关系,由此来分析狄金森思想中的现实主义因素。  相似文献   

17.
福克纳的《纪念爱米莉的玫瑰》被认为主要反映了美国南方新旧两种制度的冲突。文章从神话原型角度出发对之进行重新解读,认为小说中黑奴托比的形象一直为人们所忽视,而这个人物身上的阴性灵魂及母性是小说悲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艾米莉·狄更生在索居生活中反复玩味着人生、死亡和永生。本文分析了狄更生“死亡主题”诗歌的意义,并从她的经历和社会影响方面探究她的创作根源。  相似文献   

19.
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独特的性格和离奇的经历,使她成为谜一样的人,人们很难从她的生活经历中探索她的内心世界,但是她的诗向人们展示的却是一幅幅瑰丽的灵魂的风景画.文章试从自然、爱情、死亡和永恒等狄金森诗中常见的主题中探索她丰富的、充满热情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