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理论品质。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到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 ,他们总是紧跟历史潮流的推进 ,及时总结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新经验和新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等观点 ;列宁、毛泽东初步论证了科学技术与建设社会主义的关系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江泽民则进一步指出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要标志。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就这样在创新中发展 ,在发展中创新。  相似文献   

2.
彭方第在《探索》2 0 0 2年第 6期撰文指出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江泽民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就如何贯彻落实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作出了宝贵的探索。江泽民的科技思想 ,是和邓小平的科技思想一脉相承的 ,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条件下对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发展。首先 ,江泽民肯定了“知识经济”概念 ,并坚持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角度来看科技的地位、作用 ,而且还从时代发展的特征和时代潮流的角度重新进行了论述。江泽民将邓小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与知识经济概念相结合 ,创…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四代领导集体的科技思想一脉相承,都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形成了系统而又独具特色的科技思想,把我们对科学技术在先进生产力发展中作用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是强国富民的重要途径 ,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高度重视科技的政治、经济、军事功能 ,其科技思想主要包括经世致用的工具主义价值观和纯粹探索的科学主义价值观。邓小平不仅继承了毛泽东经世致用的科技思想 ,极为重视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 ,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启动和实施 ,奠定了坚实的现实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江泽民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的过程中,都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把科学技术作为强国之本。但他们的表述方式又各不相同。主要表现在:关于科技发展地位———从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江泽民的"科教兴国战略";关于科技发展战略———从邓小平的"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到江泽民的"掌握科技发展的主动权,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关于科技发展方针———从邓小平的"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到江泽民的"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6.
从生产的角度阐述邓小平的科技观,主要是阐述邓小平关于科技的重要性,特别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中国怎样发展科技以促进生产的基本观点。 1.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生产力水平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约半个世纪以上。毛泽东充分肯定科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性,强调要大力发展科技,赶超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左”的错误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科技是生产力的思想没有得到高度重视。粉碎“四人帮”后,为了解决科技是生产力的认识问题。邓小平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对毛泽东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关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繁荣民族文化的方针继承了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基本观点;同时,对毛泽东关于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以及文化统一战线等理论作了切合时代需要的发展,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国两制”等理论。毛泽东文化思想与邓小平文化思想分别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再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核心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准确地分析和把握世界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下,为科技发展作的合理定位。虽然几代领导集体科技发展战略思想阐述的侧重点不同,但是阐述内容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科技思想发展和技术革命活动的历史证明,其“科学也是生产力”和技术革命的思想具有历史唯物主义基础,表现了他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的准确把握.研究毛泽东对科学技术与技术革命的科学论断和科学分析,及其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去、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考察技术革命等主张,可以得出,毛泽东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0.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技术观,客观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问题,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科技思想与指导方针。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科技思想的灵魂,科技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科技思想的核心,科教兴国战略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科技思想的结晶。在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科技思想的指引下,不仅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时俱进,深入揭示了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功能.认为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些基本理论观点和实践,有效地推动了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和江泽民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都形成了自己的科技思想体系,他们的科技思想是中国制定科技政策、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指导思想。但是,由于国家社会发展的程度不同,两代领导人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各异。邓小平复出后,处在中国的拨乱反正转变观念时期,他承担着如何使科学技术尽快物化为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任务。江泽民则是在立足中国国情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邓小平的科技思想,提出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科技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即强国富民的目地是一致的,但由于其所处历史环境的不同,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以及对科技人员的评价的差别而有不同的表述,毛泽东强调科学技术要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依靠工农群众自力更生地大搞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去“超英赶美”;邓小平则强调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强调改革开放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一思想内涵丰富,体系完整,对当代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对中国如何进一步实现现代化进行了周密的思考。对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社会主义发展观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找到更加符合时代、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论述了邓小平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思想。根除人治 ,加强法治 ,并阐述了邓小平关于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论述以及江泽民同志关于加强法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国方略  相似文献   

17.
对新中国以来党的教育指导思想的探索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即毛泽东时期、邓小平时期和江泽民时期。通过历史回顾和评析 ,我们看到毛泽东的“三个教育”、“三育两有” ,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四有新人” ,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素质教育”、“双服务双结合”是三个历史时期教育指导思想的核心。它们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的教育指导思想 ,并可概括为 :教育要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教育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坚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8.
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的目的从根本上讲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江泽民提出的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我们党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的最根本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 ,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 ,邓小平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表现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和研究 ,科学地区分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具体体制” ,把改革作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 ,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 ,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