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顺天时报》在二十年代极力为日本侵华狡辩,污蔑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正义行动。对它的恶劣表现中国学者进行了揭露。由于民族主义的高涨和人民的觉醒,1928年9月北平人民因该报对山东问题的歪曲报道而自动起来抵制。在中国学者和报人的揭露及中国人民的坚决抵制下,《顺天时报》到1930年被迫自动停刊。  相似文献   

2.
一篇湮没七十余载的重要佚文──首次发表《梁启超对于顺天时报启事》原稿吴铭能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声名洋溢的启蒙思想人物,在清末“百日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他流亡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等,...  相似文献   

3.
16世纪开始的西风东渐对中日两国影响极大,在同样面临西方殖民势力东侵,面对西方文明的挑战之初,两国的知识分子都无可避免地要做出必然反应。中国知识分子在接触西方文化与科学之始,既不一概排拒,也非全盘接纳。这有两层含义:一是说不是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排拒西方文化与科学;二是说接纳西方文化与科学的知识分子也并非广泛接受。日本知识分子呈现出两个特色,一是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常以汉文化作为衡量西方文化的尺度;二是对西方文化充满好奇,主动积极进行钻研与吸收。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知识分子吸纳西学未能持续,日本知识分子吸收西学几无间断。  相似文献   

4.
日本人在中国土地上操办汉文报刊,对中国进行谣言惑众的侵略性宣传,由来已久。早在1901年《顺天时报》就无视中国主权,造谣生事、以搅乱中国为乐事者。稍后,日本几家大的新闻机构也陆续在中国设立了“支局”,其中不少新闻机构压制中国人民的排日抗日舆论、制造亲日舆论。随着“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整个东北,“七七”事变后全面侵华,日本各新闻通信社也纷纷尾随而入。他们凭借武力,扫荡、毁坏或占领了中国原有的新闻通讯机构及报馆,建立起日本自己的通讯社、报社和杂志社,并扶植和操控汉奸傀儡政权的宣传媒体,为日本在中国的军事占领和奴化统治制造舆论。  相似文献   

5.
从世界舆论发展的潮流着眼,以《顺天时报》为个案,可以窥见外资媒体如何在舆论理念、新闻手段和版面设计等方面影响中国舆论发展的进程,同时它们还构成了新文化之所以能够在五四运动前后获得广泛传播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革命思潮     
《源流》2011,(19):22
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迅猛传播,震撼着中国思想界,并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到来,首先觉醒的是新兴知识分子群体。近代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学说,以报刊为重要阵地,创办了《江苏》、《浙江潮》、《苏报》、《中国白话报》等20多种政治性刊物  相似文献   

7.
19世纪的中国和日本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重压下 ,被迫实行开放政策。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日两国知识分子的共同认识。吉田松阴在“取舍”和“聚类”的思想下 ,侧重学习西方军事 ;谭嗣同在“取文”和“去之”的思想下 ,提出了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张。探索两国知识分子的开放思维特征 ,对进一步研究中日现代化道路问题会有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日两国诗学有着特殊的血缘关系。日本诗歌在奈良时期受中国诗学及唐代诗歌影响草创发端,以《古事 记》、《怀风藻》和《万叶集》等为代表的日本古代书面文学均有受中国古代诗歌影响的明显痕迹。这些诗文集大约产生于 公元8世纪左右,当时正值中国唐代诗歌的繁荣时期,也是中日文化交往的鼎盛时期,很多日本学问僧来中国旅居学习, 并将唐宋诗引入日本,从而促进了日本诗学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徘徊在新、旧外交之间一一20世纪20年代日本外交史论》由苏州科技学闾院历史系祝曙光教授撰写,人民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全书共分八章,即第一章"二十一条要求":现代中日关系的梦魇;第二章巴黎和会:中日两国的激烈交锋;第三章华盛顿会议与日本;第四章日本外交与中国国民革命;第五  相似文献   

10.
《盛京时报》是日本在近代中国创办的颇具影响的中文报纸。“九·一八”事变前后,该报与日本侵华势力密切配合,其报道与评论具有迷惑性和煽动性。在日本关东军的帮助下,“九·一八”事变后的《盛京时报》乘势扩张,成为东北第一大报纸。本文试分析《盛京时报》在“九·一八”事变前后的言论与作为,从中管窥在日本侵华进程中,日办华文报纸的性质与角色。  相似文献   

11.
韩文宁  刘晓宇 《社区》2010,(20):44-44
史量才,20世纪著名的报业巨子,一位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1904年起在上海《时报》当编辑,后任主编。1912年,是史量才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他不失时机地以12万元买下了老牌的《申报》,并找到名重天下的张謇等人入股。从此,他的事业、他的生命与这张报纸合而为一。  相似文献   

12.
越楚 《可乐》2011,(5):72-72
辛亥革命后,在当时北京地区影响很大的《顺天时报》曾登出一则征婚启事,启事人便是大名鼎鼎的章太炎,其内容大抵有五条: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从十九世纪末期荷兰的一本科幻小说AD 2065(中文译名《梦游二十一世纪》,日文译名《新未来记》)以及其中文和日文译本,来比较研究中日两国知识分子的不同反应和接受,以作为一个"跨文化"翻译研究的案例。本文先从该书的英文译本和杨德森的中文译本,透过文本细读,替原作者的科学幻想的知识性内涵进行文化史的定位,并窥测其启蒙式的"欧洲本位"的现代性意图。然后进入中日译文的仔细比较,并将之置于两国不同的历史脉络:晚清的改良运动和日本的"兰学"传统。最后经由日本译者近藤真琴在译文每一章后面的详尽诠释和反应──特别关于中日两国将来在东亚对抗西方的地缘政治地位──略作现代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中日学者《文心雕龙》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复旦大学主办的中日学者《文心雕龙》学术讨论会,去年11月19日至24日在上海龙柏饭店举行。在提交给会议的43篇专题论文和大小讨论会上的热烈发言中,两国学者高度评价《文心雕龙》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中国学者指出,《文心雕龙》是六世纪初古代中国文学理论的杰出代表,在整个世纪中也是无与伦比的、可以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煌煌巨著。日本学者指出,《文心雕龙》可以使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贺拉斯的《诗艺》黯然失色。两国学者都有专题论文论述《文心雕龙》对中日后世文学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据日本学者考证,《文心雕龙》可能在公元七世纪就传到了日本。他们还指出,目前日本已出版了三种《文心雕龙》全译本,美国已出版英文全译本,法文选译本也即将出版。《文心雕龙》研究事实上已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问。  相似文献   

15.
日本自筹经费刊物《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动态》,自1987年10月创刊以来,至1989年12月已发行三期。其特点是: 1.内容新颖丰富。该刊栏目多样,论题广泛,集中反映了中日两国学者对中国古典小说学术研究的动态。这三期刊物,除编后记、补记、订正说明、启事外,共发表43篇文章。发表大琢秀高先生8篇文章(不包括后记、补记和文献目录)。发表铃木阳一(神奈川大学助教授)、笹仓一广(东京大学助手)各4篇文章。题材内容都较广泛。还发表5名中国研究者的5篇中文论文。有魏子云(台湾学者)、王汝梅(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金瓶梅》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金瓶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日本国1911年出版的《ManuaIs of Far Eastern Numismatics》(《东洋古钱学丛书》),《No.I Chinese Paper Money》(《第一卷支那国古纸币》),是一本论述中国纸市发展的专著,发行到世界各主要国家,其中所论述的有:大唐宝钞等七  相似文献   

17.
吴昕孺的长篇小说《千年之痒》讲述了知识分子乌去纱跨越少年、青年到中年的心路历程。乌去纱的生存变迁实则对应了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知识分子的青春成长史、现代都市中的情爱史,以及在欲望时代中的命运史。《千年之痒》展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乡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变化,揭示了日常生活的本相和当代人的精神图景。  相似文献   

18.
在朝鲜与清朝的文化交流史上,1765年洪大容的中国之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重启了两国知识分子的交流,推动了朝鲜学术文化的进步,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洪大容与中国知识分子之间展现了"天涯知己"般的深厚友情。除燕行使外,朝鲜还有一条通往日本江户的通信使路线,1764年元重举就曾以此身份出使日本。如果将同时代燕行使与通信使的记录叠合观察,可以看到中、日、韩三国各自学术、文化及精神的相位。此外,从洪、元与中、日知识分子的交往经历,可以发现18世纪中、日存在相似的"情"的世界,而朝鲜则无。日本"古学"与清朝考证学都将"情"置于积极主张的地位,这造成了中、日两国与信奉朱子学、宋学的朝鲜在精神世界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日本国学起源于17世纪,完成于19世纪,以荷田春满、贺茂真渊、本居宣长和平田笃胤为代表.他们的国学观以神国意识、神皇神统思想为基础和前提,反对用儒佛之道来阐释日本的古典及神道,主张回归到《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以发掘蕴含于其中的所谓真正的日本"古道",从而强调日本优越于中国,并对以儒佛为代表的中国文化进行了批判,以至于把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促进作用作了相反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胡风与日本进步评论家矢崎弹虽有认识上的差异,但还是在短时间内萌生了友谊,并相互产生了信赖,1937年两人多次在上海会晤,并以《星座》杂志为平台,对中日文学交流寄予了强烈的愿望,"希望两国的人道主义不断地成长,为使邻近的两个民族沿着人类共同的目标,攀登进步的台阶,而热切地希望知识分子的合作",他们努力做着有益于此的工作。为此矢崎弹还受到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拘捕;在经营具有坚定的编辑方针、个性鲜明的杂志方面,两人也有很多共同点。由于日本的侵华战争,中断了彼此的联系,但这段经历对双方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