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历史规律是否存在 ?无论是肯定的回答还是否定的回答 ,都涉及到本体论和认识论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思辨历史哲学从“人的活动的结果同目的的背离”出发 ,提出并论述了历史过程存在某种必然性、规律性 ;批判历史哲学则从历史过程的思想性和重复性出发否定了历史规律的存在。唯物史观认为 ,千百万人的全部生存活动、实践活动是对历史规律存在的最重要的本体论证明 ;就规律的存在而言 ,历史过程和自然过程之间不存在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哲学彻底性的根本标志在于对哲学基本问题地科学解决。科学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关键就是以什么为基点和出发点,其归属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发展。欧洲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人的实践和实践的人这一根本立足点,科学地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提供了素养,成为推进和加深哲学彻底性的不同环节。当马克思恩格斯选择哲学变革的中心和突破口之后,所以能以人的实践和实践的人去解决哲学基本问题,根本原因就在于为着人的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3.
存在哲学与思辨哲学的理论分野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存在哲学与思辨哲学的理论分野也正是西方现代哲学与近代哲学的本质区别所在。存在哲学否定思辨哲学将人的存在逻辑化和概念化的倾向以及将人归结为理性的思想实体和认识主体的观点,把人的存在视为一个动态的充满矛盾的生成过程,这一生成过程的本质特征是未完成性,它不能为抽象的哲学思辨所把握,而只能为与存在个体相关联的具体思想所关照。  相似文献   

4.
《庄子》的生命哲学在先秦诸子之中尤为独树一帜、别开生面,它从生命本体的境域出发,在对人类的实际存在进行哲学性反思的过程里体悟到了生命个体的本真存在,进而力图为生命个体的现实存在构建起一个极具超越性的精神世界。在《庄子》的生命哲学中,"生的桎梏"与"死的超越"之间的紧张、冲突是生命个体的现世性存在里具有根本性的矛盾,这种无法克服的根本矛盾最终导致《庄子》生命哲学产生出深刻的内在性困境。在此精神的困境之中,《庄子》的生命哲学既显明的表现出对于"生"的解脱性厌弃,又突出地彰显出对于"死"的超越性追求,这两种相互冲突、同时并存的精神内涵在生命个体的存在中被凝结成了一个充满矛盾性的整体。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哲学本质上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始终关注和潜心探索人的形而上学的问题,他把人作为超越性、应然性的存在置于本体论的层面予以究问和阐发,其思想逻辑展开了一种希望意识的本体求索之路。  相似文献   

6.
理论研究的语境选择是任何理论生存的最基本前提,文化哲学研究的理论语境在于对文化和文化哲学的理解.文化是人的本质的存在,人是文化存在的本质.人们通常在三种层面上理解文化学:关于文化的科学,关于文化学的元理论,哲学的文化哲学.哲学的文化哲学是反思近代科学哲学的产物,其基本问题是关于人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文化哲学作为哲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哲学陷入困境的原因在于我们以非哲学的方式教授哲学,哲学有自己的特点,哲学的特点就是沉思和分析。哲学本身是一种本体的或形而上学的思;哲学是一种面向前提的思;哲学是一种面向生活世界的思。哲学应体现出对智慧的追求,对人的价值、意义的思考,以及对时代的关注,应引导学生学习哲学的思维方式,进入哲学活动的世界。  相似文献   

8.
哲学是对人的生存方式的探究,其目的在于确证人自身,并以这种确证来开创人的合理的生存方式的可能性,使人的生命得以观照,价值得以澄明和彰显,最终融入真、善、美的至境。本文以西方哲学发展历程为视域,对哲学本源性情境作了历史性考察,揭示了哲学的属人性、为人性的根本特征,进而阐明了马克思哲学变革的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哲学陷入困境的原因在于我们以非哲学的方式教授哲学,哲学有自己的特点,哲学的特点就是沉思和分析。哲学本身是一种本体的或形而上学的思;哲学是一种面向前提的思;哲学是一种面向生活世界的思。哲学应体现出对智慧的追求,对人的价值、意义的思考以及对时代的关注,应引导学生学习哲学的思维方式,进入哲学活动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对陈少明<中国哲学史研究与中国哲学创作>一文的回应.把"哲学创作贫乏"作为一种现象予以评论的各类观点背后,有着不同的哲学观基础;而一种哲学观虽然在作为哲学批评之依据的时候会有其针对性,并且以此为准则的哲学创作局面也可能产生出极大的新鲜性,但在更广泛和复杂的批评对象面前,以及在将其作为哲学创作之根本立足点的时候,此种哲学观同样可能表现其不足.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为了克服哲学创作贫乏的状况,而从哲学观上把哲学树立为一种"究极"性的学问,那也可能意味着对哲学自身品性的背离.①一文的回应.把"哲学创作贫乏"作为一种现象予以评论的各类观点背后,有着不同的哲学观基础;而一种哲学观虽然在作为哲学批评之依据的时候会有其针对性,并且以此为准则的哲学创作局面也可能产生出极大的新鲜性,但在更广泛和复杂的批评对象面前,以及在将其作为哲学创作之根本立足点的时候,此种哲学观同样可能表现其不足.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为了克服哲学创作贫乏的状况,而从哲学观上把哲学树立为一种"究极"性的学问,那也可能意味着对哲学自身品性的背离.  相似文献   

11.
狂欢一词虽使用频繁,但并不意味着大家的理解都是统一和正确的,文章总结和评价了目前的六种主要理解:娱乐说、非理性的激动情绪状态的理解、宣泄说、后现代说、颠覆说、自由说,并认为狂欢的内核是一种个体的生命自由。  相似文献   

12.
法律与秩序似乎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人们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充满了"想当然"。《无需法律的秩序》打破了这种"想当然",使人们看到一个无需法律的秩序,但这并不表明法律无用论。法律自有存在意义和必要,单纯的法律无用论和法律中心主义也许都需要批判。无需法律的秩序应当在法律力量中生存,而不会超出法律。  相似文献   

13.
余华带给我们什么——简析余华的“文革“叙事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华作品中的文革叙事几乎成为一种写作定式。这不仅包括典型的"文革"小说、正面描写"文革"场面的作品,也包括将"文革"作为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加以描述的作品。他从各个角度,以不同人的视角,写下自己关于"文革"的并不清晰的记忆,执着地将苦痛的东西撕裂给人看。余华叙写"文革",揭露了"文革"中暴力的深层机制和暴力的无意识根源,提醒中国人要反思而不是遗忘。  相似文献   

14.
碳酸盐检测是土壤科学中的常规检测。在本研究中,用中红外光谱方法对采自奥地利130多个不同的森林区域的大量土壤样品进行评价。评价了有机层中的20条谱带和矿物土壤中15条谱带区域,并且通过模型计算检测了被调查土壤样品中的碳酸盐。对于有机层的所有样品,相关系数都很低(R2=0.68),可以通过对F(中度分解的有机物)和H(高度腐烂的有机物质)的混合样品进行组分离来增加相关系数。FH层土壤、森林类型土壤、矿质土壤母质的相关系数达到R2=0.92。对于所有0到5和5至10cm的矿质土壤层,相关系数从一开始就很高(R2=0.97),当隔离一组石灰岩作为母质的10个样品时,相关系数可以增加到R2=0.99。最后,本研究着重介绍了土壤样品的化学多样性对于中红外光谱检测土壤中碳酸盐的影响潜力。  相似文献   

15.
艺术与“真、善、美”的关系,不是一个新话题。根据一般的认识。艺术具有真善美的特性,而托尔斯泰以其卓越的艺术大师的艺术经验否认艺术是“美”的表现;艺术表现普。但不及“善”本身。“善”这个概念在托尔斯泰那里就是上帝的化身。艺术只能趋近,但永远不达“善”本身。艺术之“真”是情感真挚。托尔斯泰对艺术“真”的理解,是建立在对艺术“美”的否定的逻辑之上。艺术不表现美,而表现善,“真”是艺术抵达“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审美意识形态论的论争源于评判标准不同,有效评判必须触及文学理论话语的生成机制.政治文化、学术体制与教育机制的变化使得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论范式面临着挑战.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同济大学将迎来百年校庆。这个简单的陈述句用到两个时间表达式:“2007年”和“百年”,它们是规定当前时刻的时间坐标。写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由此时间坐标的规定性而来,我们在这里将要考察的“何谓大学”问题就决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问题,而必定是具体的历史问题,甚至  相似文献   

18.
用古典东西文本之比较,来展现两种完全不同文化背景下,柏拉图与图斐利对哲人的命运、自然与正义、哲学的意义等问题思考的关联与差异,从而显示出古希腊与伊斯兰哲学的丰富内涵与不同旨趣。  相似文献   

19.
女私营企业家的地位认知(包括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本文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对女私营企业家的经济地位有显著性影响,但对她们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没有显著性影响;个人收入对女私营企业家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有显著作用,但对女私营企业家的政治地位没有影响。在综合模型中,文化程度对女私营企业家的地位评价(包括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没有显著性影响;个人年薪和企业地位是决定女私营企业家综合地位评价的基本变量。总之,女私营企业家的地位认知与她们的教育程度不相关,但与她们的先附性因素(如家庭出身、丈夫职业等)和企业经营绩效相关。  相似文献   

20.
《论语》叙述了孔子的教学观。通过探讨《论语》中孔子说的“学”与“习”的内涵,引出孔子的教学目标问题,明确孔子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当时社会上需要的管理人才的论点。孔子的教学目标包括“治国安邦”的政治抱负。他在教授学生技艺的同时,更注重学生道德的培养,体现了“予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