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精神贫困的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新飞跃,其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持“制”强基、扶“智”树人、扶“志”铸魂、扶“帮”聚力等方面。进入新时代,反精神贫困与实现共同富裕更加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在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之后,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必须高度重视精神贫困造成返贫的风险,加强党的领导、推进组织振兴,加大教育投入、推进人才振兴,繁荣农村文化、提高文明程度,加强精神激励、提升发展动力,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推进脱贫地区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在现行贫困标准下实现脱贫,是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最艰巨任务之一.农村贫困地区实现区域性整体脱贫的关键在于培育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本文在分析农村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内涵和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概念模型,探讨了中国农村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内部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农村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形成的行动主体和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3.
深度贫困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关系着国家能否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攻坚的总目标。文章在把握深度贫困民族地区的贫困现状、空间特征以及贫困的多维成因的基础上,以特色村寨建设为突破口,从文化、空间、生态、人口聚居及物质遗产优势五个方面阐述了特色村寨在深度贫困地区反贫困中的价值与作用,探索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脱贫模式,提出重视特色村寨建设的价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产业融合发展、走以生态为基础的"绿色产业"道路、树立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指向的多维扶贫观以及通过政策输入聚合资源、提高扶贫效率六条可行性反贫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扶贫脱贫模式通过政府及众多参与者70年的艰辛探索,对社会贫困群体从一般性救济演进到精准扶贫,实现了从大水漫灌的救济式扶贫到赋能与保障同时并举,赋能为本,保障保底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新模式,这是中国制度优势的充分体现,并对国际反贫困实践贡献了中国经验。2020年中国实现全面小康,实现全面脱贫已无悬念,并将作为历史性功绩载入史册,但相对贫困问题和激进扶贫后的返贫问题将是今后更为复杂和持久的挑战,需要各方参与者毫不松懈地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已于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和目标,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但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脱贫攻坚战略解决的是绝对贫困,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解决相对贫困,二者衔接相互构建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贫困问题。同时,两大战略在目标、主体、内容和措施方面兼具相似性和差异性,故二者衔接具有可能性和必然性。而政策衔接的目标要求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巩固脱贫成效;由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的过渡;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政策衔接的重点主要在于产业、生态、文化、保障和生活等多个方面,从脱贫攻坚的具体政策过渡到乡村振兴总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的40年中,中国农村反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并将在2020年底实现现有标准下全部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与此同时,中国也从低收入国家发展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在此背景下,贫困逐渐呈现出新的特征,绝对贫困问题将被相对贫困问题替代,发达地区的贫困问题会日益突出,贫困呈现出群体性特征,且贫困不仅是收入问题,更表现为社会排斥和阶层固化。相对贫困治理的目标在于防止脆弱人群陷入贫困、缩小社会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为此,中国的贫困治理机制要实现两个转变,即从绝对贫困转变为相对贫困治理、从超常规转变为常规的贫困治理,而转变的核心是从聚焦贫困地区逐步转变为聚焦贫困人群。  相似文献   

7.
扶贫先扶志,增强贫困群体脱贫内生动力已成为扶贫举措中一致的共识。基于2014~2016年中国农村困难家庭面板数据,尝试探究精准扶贫以来,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脱贫内生动力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贫困深度越深其脱贫内生动力越低;陷入贫困时间越长其脱贫内生动力越低;单纯提供资金补贴帮扶方式显著降低其客观脱贫内生动力,提供就业创业的积极帮扶能显著提升其主观脱贫内生动力。对此,建议精准扶贫政策设计考虑对贫困群体建立有关贫困深度和陷入贫困时长等系列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分类管理和帮扶,贫困程度较深者除了物质帮扶以外,更应注重培育其脱贫内生动力。同时还应实施积极的帮扶政策,构建责任关联的现金给付制度。在2020年全面脱贫后对贫困程度较深者持续进行跟踪并健全政策配套。  相似文献   

8.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政策与实践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决胜脱贫攻坚战和最终消除农村绝对贫困并不意味着农村将不再贫困。首先,绝对贫困是按照一个标准衡量的贫困现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贫困线也会发生变化,绝对贫困的标准也会发生变化。其次,农村绝对贫困问题的解决并不意味着收入差距、社会公共服务差距的消除,农村的贫困将会主要以相对贫困的形式呈现。最后,农村绝对贫困群体数量清零,贫困县、贫困村脱贫摘帽,这些成就都是在脱贫攻坚战的强力推行下实现的,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脱贫的特点,一旦出现重大风险,刚刚脱贫的群体由于没有时间积累坚实的物质基础,极有可能返贫,如没有制度性抵御风险的机制,有可能发生规模性返贫。稳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核心是建立长效机制,这样一个长效机制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稳固和提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第二,稳固和拓展脱贫产业体系。第三,从乡村治理、人才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培育脱贫摘帽地区乡村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9.
精神贫困既是物质贫困的直接后果和人文表现,又是物质贫困产生的深层根源和主要因素.所以,精神贫困是一种比物质贫困更隐蔽更可怕的社会现象.片面重视物质脱贫的思维和实践,难以造就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体精神和内在张力,必然影响脱贫成效的巩固与提高.只有高度关注精神脱贫,才能真正找到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脱贫的根本出路和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0.
2020年后,中国迈入一个由消除绝对贫困向解决相对贫困转变的新阶段。后脱贫攻坚时代,相对贫困依旧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相对贫困治理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贫困治理工作的重心,探索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该文在对2020年后贫困治理主要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研究发现,解决相对贫困将比消除绝对贫困更为复杂,遇到问题更多,持续时间更长,必须要建立包括相对贫困动态识别检测机制、自主发展能力建设机制、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机制、兜底保障分类帮扶机制在内的"四维一体"长效机制,不断完备中国特色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