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眉户剧《张连卖布》传入陇中(甘肃中部)地区后,创作者及表演者对其内容进行延伸增减,融入了当地特定民俗文化因子,发展成为陇中小戏的代表作品。陇中小戏《张连卖布》运用民间说唱形式描绘了一幅清末民国期间陇中地区风俗画卷,涉及民俗事象丰富多彩。其中妇女骑驴出行、抽水烟、看秦腔、拜干亲、对神发誓等民俗事象已在拙文《陇中小戏〈张连卖布〉蕴含民俗事象摭要》一文进行了论述,现将其所涉及的吸鸦片、逛庙会、看秦腔、过年节、拴娃娃与摸子等民俗事象予以补述。   相似文献   

2.
民俗文化,是一种实用文化。溇水(澧水支流,源出鄂西州鹤峰县)放排所表示的民俗,就是这种具有实用意义的东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民俗风貌,首先要看它的民间经济特色如何,从民族经济生产活动中,不仅展现出不同民族村寨民俗风貌和性格,而且还可以从各种不同的生产工具、生产方式方法中看到经济民俗的种种特征。我们知道,每一种民俗,  相似文献   

3.
女性、民俗和政治,三者并不仅仅是由抽象概念构成的宏大叙事关系,而是在具体时空中彼此嵌入并有着明确指向的研究课题。城镇化进程中,普通农村妇女在民俗生活提供的各种可能渠道中参与村委选举、监督征地利益失衡、培育女性民间社会团体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等,实践了一条独特的"村庄政治"参与模式。农村妇女"村庄政治"参与模式实质是城镇化带来的"民俗生活的政治化",女性民俗的社会理性凸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转型农村社区妇女生活"新传统"。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需重视引导"女性民俗"于农村妇女"村庄政治"参与模式的实践功能,这将是推进"社区善治"理想一条可供选择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社火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俗活动,蕴含丰富的古代礼仪、风俗、地方信仰和民间艺术,价值独特,至今仍流行于中国西北和华北大多数地区春季庆典中。基于对陇中城子川地区的田野调查,在厘清社火活动和地域社会"社"组织关系的基础上,通过社火活动揭示城子川的传统文化因素如信仰、家族、声望、村规等时至今日仍相互关联地确立着村庄关系与区域社会秩序,全面展示城子川社火所具有的文化与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5.
词语是在语用中被创造出来的,释词无论如何不可脱离语境。"经营"古义揭示历史语境,"惊鸿""游龙"深入到心理和民俗,都是文本"细读"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城中村:一个特殊的三农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多数研究把"城中村"归结为城市问题,这种认识有失偏颇."城中村"不是一个简单的地理空间概念,而是一个经济社会概念."城中村"虽然位于城市,但由于依然实行农村体制,仍然属于农村,"城中村"是制度意义的农村."城中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另一种空间表现,是一个特殊的"三农问题"."城中村"问题的"三农问题"性质主要表现在:"城中村"村民与城市居民的权利和义务不平等,"城中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权利和义务不平等,"城中村"外来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权利和义务不平等.  相似文献   

7.
"是"字句在临夏话中随处可见,使用频率很高。除表示假设或时间外,"是"还可以表示条件关系、转折关系或顺承关系等。临夏话中"是"字句的这种特殊用法,既是阿尔泰语言底层现象的反映,也是汉语和阿尔泰语不断"协商""混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传统社会,"月老"是民间信仰体系中的一个掌管男女婚姻的"幽吏"。"月老"称谓自宋代形成后,逐渐得到民间的广泛接受和普遍信仰;在此过程中,"月老"的民俗形象具有了宗教性和世俗性二元特征。"月老"故事的广泛传播,一定程度上与其开放式的预言结构和缘由命定的观念密切相关,而"月下老人"、婚姻簿、红线等则成为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9.
皮影在我国分布很广,各地称呼不尽相同,甘肃陇中称之为"灯影戏".在"苦甲天下"的陇中黄土地上,皮影不仅传承了历史文化,也使得陇中人民受到了美的陶冶,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本文就陇中皮影的艺术造型特征、赋色等对其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分家的时间、分家时到场的人员、分家意见的权威性以及对分家认识的积极化趋势分析,"分家"现象有普遍化、简单化和分家评价的中性化趋势;与此相联系,代际关系也出现了从感情型向理性化、从"老一代为中心"向平等或向"新一代为中心"方向的变化.这种普遍化、简单化和分家评价的中性化趋势与当前土地经营方式有关,与西北农村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关,与农村消费取向的转移和年轻一代中"个人本位"、"小家庭本位"意识的增长有关.  相似文献   

11.
"热爱农村"看似农村人针对城市文化扩张的一种保存和高扬地域文化的自卫策略,并以此来反抗和拒斥城市的话语霸权。然而,悖论在于,"热爱农村"并非是农村人自觉独立地、自我生长出来的理念,而是城市文化扩张所带来的一种反冲。城市希望农村是一个异于其自身的他者的形象,而农民的城市认知在这种过程中无可奈何地成为"共谋"。在乡村学生的城市认知中,城市是一个梦,同时,城市也只能是一个梦。共生在他们的城市认知中的城市情感是:渴望、惧怕、冷漠、厌恶,而且他们在无意中暗示着这种情感的一个发展趋势--越来越消极,越来越否定。  相似文献   

12.
“陇中”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地域经济的概念被广泛使用尽管与地域行政区划密不可分,但陇中还是与行政区划不同,是一个集历史、文化、地理、语言、民俗于一体的区域性地名.,其文化现象具有独特性、包容性、多样性和创造性的特点。陇中文化研究起步慢,底子薄,经费投入不足,存在的问题较多。因此,陇中文化研究要突出“两河一路”的基本构架,争取双向构建,打造多层平台;取长补短,科学论证,实现与区域文化研究的联姻,提高科研水平,防止搞文化政绩工程等有违文化伦理的事情发生。  相似文献   

13.
正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的管理就是对人的服务。确立服务观念,掌握服务技巧,提高服务质量是一个农村小学校长为之奋斗的目标。人性化是农村小学管理永恒的理念,在人性化服务的实践中,从提高管理的"科技含量"和服务质量出发,笔者结合自己的管理实践认为需要做到"四个结合"。刚性与柔性结合就农村学校这一特殊环境而言,校长和师生员工的关系其本质就是互相服务的,同舟共济的。学校工作存在着分工协作,各方必须互相支持,这种"互相服务"是建筑在"互相配合"的基础上。校长和师生员工在"服务"中增强认同感、归属性,产生力量感、竞争感。现代社会机遇与挑战并存,决定了"安全感"与"危机感"共生,"刚柔并济"的管理迎合了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源于纪念祖先的"赛装"活动,流传至今演变为展示女性智慧与美及其劳动效率的民俗.保持至今的"串姑娘"习俗,历史上曾经作为婚姻的一个特殊阶段普遍存在于直苴彝族的世俗生活中.从"赛装"和"串姑娘"的行为中,可以发现前者代表了物质资料的生产,后者代表了人类自身的生产,两种生产高度浓缩于这两个看似孤立的文化特质中.从本质上讲,"赛装"、"串姑娘"是手段,追求生产和生育的效用最大化才是其最终目的.这两个文化特质反映了两种产生在直苴特殊历史与现实环境条件下特有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传统小农经济模式正在发生悄然转变,集体所有的、家庭承包制下的雇工经营模式(如"铁麦客"现象)正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不但成功解决了我国农业机械化与小规模土地占有之间的矛盾,还在农村衍生出适应这种生产模式的新型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6.
公、私问题是一个在中国历史过程具有全局性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在"公"、"私"关系上的主导政治思维方式是"崇公抑私","崇公抑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一种理想的政治境界:"大公无私".但这种政治思维方式在现实中却造成伦理道德、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等多个领域 "公私两无"的尴尬局面.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崇公抑私"政治思维方式的固有缺陷表明:"公"与"私"是一种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关系,对 "公"的维护应当建立在对"私"的认可和尊重的基础之上,不然,"私"之不存,"公"亦难立,"公私两无"的局面就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许许多多淳朴的民俗风情,中国又称礼仪之邦,特别注重各种礼节。特别是周朝的时候,礼节制度最为完整庄重,孔子就曾言,"吾从周",意思是说我愿意遵从周朝的礼节。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许多繁琐的礼节已经被大大简化了,但是在许多地区还保留着当地特有的民俗。比如在大部分农村,酒宴上最后有一道菜叫"滚蛋汤"或"送客菜"。  相似文献   

18.
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我国兴起.伴随着运动的兴起,"共产风"在全国各地呈兴风作浪之势."共产风"的兴起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与农村形势的稳定.中共中央、毛泽东曾在发现问题后加以制止,但是效果并不十分明显.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简称"农业六十条"),以条例的形式规范了人民公社,并采取了多项措施遏制"共产风".至此,"共产风"的I,-/题才得以从根本上解决.  相似文献   

19.
民俗是应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产生,也因这种需要的改变而变化。而民俗的基本社会功能也因此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在现代旅游背景下,民俗具有经济诉求、文化展演和社会整合三大功能。  相似文献   

20.
"需要"与"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原动力,社会总是在人的"需要——生产——新的需要——新的生产……"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需要"与"生产"之间互为前提、互相促进;从唯物论的角度来看,"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人民群众是"需要"与"生产"的主体。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虽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这种"生产"不仅已经背离了人的"需要",而且还是对"人"的摧残、折磨和否定,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因而他们提出了"消灭私有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制度已经消灭,"需要"与"生产"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因而发展"生产"是当前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