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7年,教育部在6所重点师范大学实行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在为贫困生提供高等教育机会,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教师素质两方面充分体现了教育公平。但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潜在的教育不公平现象,通过在选拔上做到严格和公平,有条件地扩大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试点范围,加大对免费师范生待遇投入等措施,最终优化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2.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教育应当先行,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而近年来我国教育公平失范,再生了新的社会不公平,并已成为和谐社会构建中最基本的不和谐音符。校正教育公平失范,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的政策选择有:加大教育投入,特别是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完善支付转移制度和优惠政策;制定面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优惠政策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目前与教育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校办学的负担,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发展上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为更好地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应从流转税和所得税两个层面逐步建立鼓励国民教育投入的税收体制,加大对非营利性民办教育的税收优惠力度,完善职业教育的税收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师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其重要作用毋庸置疑.在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原来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教育必须加大改革力度,立足基础教育,实施教师教育创新计划,在创新教育中做出表率.  相似文献   

5.
根据协同理论的序参量原理和役使原理,建立中国"教育发展——教育公平"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测算出中国1997-2006年教育发展与教育公平两者之间的协调度。结果发现:中国教育发展与教育公平之间是协调发展的,总体上呈现出逐步提高的良好态势,但其总体协调程度不高,在这10年间该复合系统的平均协调度仅为0.3708,绝大多数年份属于低水平协调型或者相互脱节型。因此,政府需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提高国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并建立教育公平的监测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诉求教育公平的当今社会,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如何彰显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其又如何通过改革促进义务教育阶段育的公平,值得思考。本文通过对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实施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助于改善教师工资状况、实现教育公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面对未来中小学在校学龄人口的变化趋势及中小学师资的需求状况 ,只有从河南省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 ,采取一系列措施 ,加大教师教育制度改革力度 ,才能确保河南省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系统备课方法的实际运用、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都对教师原有的素质提出了挑战。与系统备课方法的运用和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相适应的教师素质的内涵和主体框架结构主要包括政治理论、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教育公共关系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尽快与系统备课方法相适应的途径是取消中等师范教育,加大高等师范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力度;加大学校教育改革力度,为系统备课方法的运用创造环境机制;在教育领域里坚持教学与科研创新并重;高等师范院校要开设系统备课方法学课程等。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自身的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逐步提升,但与国家要求的学历目标仍有相当距离。小学教师尤其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趋势明显;教育经费和教师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影响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所以,当务之急是加快现有师范院校结构布局调整,稳步推进教师教育体系开放化,完善我省教师教育管理体制,探索多样化的教师培养模式,加大教师教育的投入力度,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持续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国家教育公平政策的思路、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家教育公平政策分析发现:政府认为导致教育公平问题的原因是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因此其解决途径是教育均衡发展,解决关键是农村义务教育,改革突破口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与兼顾教师的素质提升问题和课堂教学改进问题.这些政策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资金补偿措施缺乏统筹规划和量化指标;教师待遇在行业间、区域间差距进一步拉大.地方政府应进一步确立公平理念为教育政策的价值导向;开展大规模的对弱势教育机构资金需求的调查研究;提升财政保障级别量化补偿措施;注重提升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精神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社会。民族高等教育信息化进程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经济发展的速度 ,因此 ,构建 2 1世纪民族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措施体系是关健。而构建这一体系一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二必须加大宣传力度 ,三必须立足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实际 ,四必须加大投入 ,最后必须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  相似文献   

12.
从加强高校德育工作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系入手,分析 了加强德育工作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作用,面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应重点进行哪些内容的德育教育,并就如何实施德育教育陈述了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3.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从教育政策、外语学科属性和外语教育现实需求三方面分析了实施外语课程思政的理据。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提出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五条路径:1)创建校院两级组织保障体系;2)按课程分类挖掘思政教学内容;3)融课程思政于外语课堂教学全过程;4)提升外语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5)健全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互联网主机身份标识和访问控制的相关标准与技术,探讨下一代互联网的实名化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机标识协议的互联网主机实名化体系架构,并研究如何在此架构中实现基于策略的访问控制,以实现下一代互联网通信各方的身份互信、全局访问控制与授权,防止网络访问的匿名性和自由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技术应用创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劳动者生存、高等教育改革等六个方面的需要论述了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并对如何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基础。发展符合民族地区需要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全社会办职业教育的局面,走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道路,建立和完善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7.
通识教育的实践,既可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育人质量,又可以为高校实施完全学分制打下必要的基础。实施通识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提供立足高质量的类课程,指导学生个性化选择。随着教学模式改革的多样化,开设灵活多样、科学合理的选修课成为学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关健。  相似文献   

18.
精英教育机构的性质和特征决定其在知识经济和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世界经验和我国现实表明,在大众化时代,以培养更高层次精英人才为己任的精英型大学,只有树立现代大学发展意识,创新人才生态环境,筑高学科平台,重点发展研究生教育,才能维护崇高学术水准,持续提高精英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出发,论述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提出实现自主创新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揭示了科学精神的深刻内涵,提出了创新文化是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核心以及高校在弘扬科学精神、营造创新氛围、建设创新文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宏伟目标的实现。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我国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强调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并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然而,由于教育内外部多方面的原因,高等教育评价不同程度存在唯论文、唯项目、唯奖项、唯职称、唯帽子的"五唯"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举措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积极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势在必行。为此,从教育的政治性、育人性和社会性出发,围绕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构建了由政治标准、业务标准和效益标准三个维度有机结合的"三结合"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政治标准维度是"三结合"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关键,决定着育人方向,主要包括学校办学方向、课程思政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四个要素。业务标准维度是"三结合"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核心,反映了高等学校职能履行情况,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三个要素。效益标准维度是"三结合"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根本,体现了高校社会服务成效,主要包括学术影响力、经济影响力以及社会影响力三个要素。"三结合"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是由诸多相关要素构成的理念集成,各要素间彼此促进,协同互动,形成了一个要素众多、层次复杂、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呈现出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特征。"三结合"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将有助于克服"五唯"顽瘴痼疾,引领高等学校回归本质;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高等学校办学方向;有助于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