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苏轼诗文中普遍存在着浓厚的生死意识,或直接称“老”,或间接谈“老”,或考虑“终老”之地,或惯称他物为“老”。仕途坎坷,迁徙频繁,诸多亲朋故友过早离世,体质衰弱,人世无常及受传统文人叹老嗟卑思想影响等均是其叹“老”的主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2.
论古典文学中“月亮”意象的审美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古典文学中“月亮”意象的审美内涵张映光在几千年中国古典文学的长河中,描写自然的作品蔚为大观、浩如烟海。古代文人在它们的创作中所体现出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审美理想、审美方式和审美趣味,往往渗透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意识。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将...  相似文献   

3.
对“柳腰”这一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关联的起源和发展进行梳理,重点探讨唐代诗歌中大量出现“柳腰”意象的原因。认为唐代女子的服装和舞蹈容易展现细腰,而与文人交往密切的歌舞妓更是能展现细腰。柳树在唐代的公共场所和私家园林多有种植。细腰的常见和柳树的广泛种植,是产生“柳腰”意义模式的必要条件;而唐代送别场合、宫廷和文人集宴上,“柳”和“腰”的同时在场,娼家门前普遍的柳树种植,这些是产生“柳腰”的充分条件。在唐代,尤其是中晚唐,这些条件刚好同时成立,这便促使“柳”和“腰”这两种事物在唐代诗歌中被频频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中日两国交往源远流长,日本国在吸收中国古代先进的律令、制度和礼仪、文学文字的同时,也吸收了中国古代的天文和历法。而我国古代的传统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及节气密切相关。本文以此为契机,在叙述了中日两国传统节日的来历及其异同之后,提出了日本现今保留的传统节日的中国文化情结即在于其对中国包括汉字和历法在内的文化的吸收、融合的必然结果,并试着进一步分析了日本的传统节日与中国传统节日“形似义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庄子》中“悬解”的提出,与解脱死亡焦虑相关。历代注家由于思想背景的不同,在解释这个问题时表现出较大差异;从其总体倾向出发,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得“性命之情”即“适性”阐释“悬解”;二是用佛家“空幻”观念来看待世界、理解生死,从而解释“悬解”;三是站在儒学立场上,把“悬解”理解为高超的儒家道德修养境界。  相似文献   

6.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根据文字记载,从汉代起,中日两国就已经友好来往。但自近代以来,由于日本急于向外扩张,中日两国爆发了两次大战,这就是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时间为1894年8月1日至1895年4月17日。在甲午战争之前的20多年,日本还是一个封建国家。但经过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走上了近代工业化的道路。走上近代资本主义道路以后的日本,表现出强烈的对外扩张性。明治维新第2年,即1869年,日本天皇在其颁布的“御笔信”中,就扬言用武力“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日本对外扩张的第一步,就是侵略隔海相望的朝鲜。第二步,…  相似文献   

7.
析中日之间的信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致当前中日关系处于“战略性困境”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两个国家间严重缺乏信任。中日之间信任度低的原因主要包括: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长达70年的侵略,成为当前中国不信任日本的历史根源;两国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和国家制度的差异;中日之间的争端使两国国民感情上的距离渐行渐远。但中日之间利益的互补性以及共有利益的存在为两国信任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可能性。中日双方可以通过“强化相互依存;构建共有观念,加强身份认同;以及强化‘自我约束’”等路径来构建中日之间的信任机制,为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南都学坛》2017,(3):46-49
笔记小说作为文人率性而为的俗文学,有不少作品记录的是作者在游历生涯中耳闻目睹的奇闻逸事,这些内容背后隐藏的是古代士人对于诚信知报、见利思义、精忠爱国、笃实宽厚、仁爱孝悌等的认识,体现了中国儒家传统的家国意识。对于这些思想,笔记小说主要通过文人轶事、因果报应、戏剧戏文等载体来体现。  相似文献   

9.
“擒”字辨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现代常用汉字中的“擒”字,是个古今字,它的古字是“禽”,本义是“斩获”(杀死),后起义是“擒获”(活捉);前者可称“古义”,后者可称“今义”。很久以来,人们就忘却了“擒”字的古义,而只用它的今义来解释古代典籍,结果常常弄得生死不分,人鬼莫辨,往往把无头死尸当活人来俘虏。因此,有必要对“擒”字的字义予以辨析,这对研究古文字字义,清理古代文化遗产,是大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日文化交流表现出与古代不同的特征。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中日双方角色的变化,即自进入近代以来从古代的日本“以中国为师”转变为中国“以日为师”的文化交流趋向。这种趋向的改变,具体表现为中国不同阶级、阶层及各种政治力量为救亡图存而“以强敌为师”学习日本,成为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的主流趋势;日本借鉴于中国近代数度败于列强之教训,使中国成为其前车之鉴,推动了日本近代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中日文化交流趋向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中日两国在进入近代社会过程中的民族心态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后果,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1.
“现代死亡”之谜是生命科学的沉重话题。无论从哲学,还是从社会学,或是其他领域,研究它都是很复杂棘手的。在文学艺术领域,作家笔下反映生命的要义是极其丰富的,其艺术地呈现生命美的多元化方式,以及文学创作主体对生与死内涵的诠释,都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文学作品中对生命观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文学的阳光经典阵营中,当那些当之无愧的民国经典作家一字排开,占据了文坛乃至当世文学评论大部分阵地之际,补插入那些同样优秀却被忽视的影子经典,既是可能的也是应该的。影子经典的队伍其实是惊人的,有时候一不小心就能碰上。有些影子经典作家们的生活体验与其作品精彩度不见得比任何一位已获得足够阐释和曝光的民国经典作家逊色。民国时期的一位女性剧作家白薇正是这样一位影子般的经典作家。细读其文本,不但能借助其文学创作一窥民国生活风貌,还能更加深刻地认识作家极具悲情的创作特色,从而实现对文学经典概念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3.
"忧生忧世"思想是王国维用来衡定境界高低深浅的主要标准,与衡定境界是否成立的"真"的思想,同为王国维"境界"说的核心思想之一。"忧生忧世"直接承袭了我国传统思想文化和文艺的精髓,也切合王国维悲观主义人生观及其人生体验。"忧生"重于"忧世",比较多地受到了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影响,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思想及其文艺理论的某种偏离和深化。在这点上,也显示了"境界"说是中西文艺思想合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4.
古代日本从中国直接引进中国的“文学”概念,意指儒教、经学与文章之学。直到近世以后,才把“文”、“学”分离;幕府时期,本居宣长主张“和歌”和“物语”的独立,彻底与儒、佛的道德说教分道扬镳,标志着日本古代“文学”范畴意识的真正觉醒。  相似文献   

15.
“文史互证”是源于传统的训诂考据学方法而参以宋代以来的史学方法以及近代西方史学、浯言学、诠释学理论精华的一种既打通汉宋,又融合中西的史学研究方法。此方法之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意义,主要在于史料之拓展和解读之深入。魏晋南北朝诗文的史料价值,大致有二一,在政治、思想、文化、社会风习、个人生活等方面,可补正史之阙。二,大量个人情感心态成分本身即构成当时历史的一个侧面。用此时期诗文证史,在解读时应做到;一,能感之。“其所感较深者,其所通解亦必较多”。二,对作者其人其文,“具了解之同情”。其三,对诗文典故,要按陈先生的原则,仔细而审慎地考辨其中之古典今典,分析论证解释其真正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6.
中古文论中有较明显的“则天”思想,这突出体现在论证过程和论证标准两方面。在论述过程中,不主要依靠逻辑推理,而是将所论内容与天象建立联系,通过证明自己的观点与自然界中的客观物象相符,来证明人事行为是“则天”而来,所以合理而不容置疑。在论证标准上,以是否符合天象或“与天互感”来判断作品优劣,能够“动天地,感鬼神”的作品是最好的作品。“法圣”和“宗经”都是“则天”的中间环节,因为圣人“则天”,而“经”又是圣人之言。这是古代“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在我国文论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这条颠扑不破的真理现今却遭到了挑战。有必要再次重申这个命题。要创作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创性作品,就必须跳出狭小的生活圈子,熟悉新的生活。对经典作品的改编也要讲究度,讲究"特征不变量"。某些创作者为什么陷入著作权官司,某些音乐人为什么竟然想通过吸毒寻找创作灵感,诸如此类的不正常现象都与忽视甚至蔑视"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这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文学文献不仅指原创性基本文献,而且还应包括对原创文献进行整理、研究以及“研究之研究”中产生的次级文献。现代作家的生平资料与新文学作品密切相关,因而也应被纳入研究视野。这一认识,决定了现代文学文献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基本框架,建构出了由“总论”、“本体论”、“功能论”三个板块共同构成的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理论体系的框架。  相似文献   

19.
文学史上的作家群体,在生存状况上以贫困居多,而文学经典也往往以描写贫困为主要内容。这种文人与作品的双重"贫困",构成了中国文学史的一种常态。文人的贫困虽然有拙于生事的原因,但主要源于科举和仕途的蹭蹬。有的文人不善处穷,往往以琐碎之笔描写贫困之状,但更多的文人并不以贫困为忧,仍坚守着对"道"的追求。当诗歌不能给诗人带来成功,诗人往往将诗歌本身作为追求的目标,"穷而后工"在这样的语境中具有非常充沛的生命意义。文学史上的这种生态现象值得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文学文献不仅指原创性基本文献,而且还应包括对原创文献进行整理、研究以及“研究之研究”中产生的次级文献。现代作家的生平资料与新文学作品密切相关,因而也应被纳入研究视野。这一认识,决定了现代文学文献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基本框架,建构出了由“总论”、“本体论”、“功能论”三个板块共同构成的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理论体系的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