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主义”成为学界的热门话题。但大都是将民族主义作为一个政治文化的概念展开探讨。黎跃进的新著《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发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以下简称黎著)则将视野集中在东方现代文学中的民族主义思想和创作,从大量的文化和文学文本的梳理中,概括、提炼出“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的概念,突破个别作家民族意识,或某一区域文学民族主义思想研究的狭窄格局,将亚洲、非洲地区文学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探讨19世纪中叶以来150余年间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的演变发展,同时展示其发展中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拓展成一个新的学术领域。  相似文献   

2.
在东方近现代反殖民斗争中出现了宗教民族主义文学这一民族主义文学类型.这种文学以本民族固有的宗教文化为基础和依托,讴歌本民族宗教的光荣传统,表现本民族的宗教情感,体现了本民族的民族精神,在近现代东方反殖民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号召、鼓舞作用,对本民族文学乃至民族国家独立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南亚次大陆出现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文学和伊斯兰教民族主义文学是这种宗教民族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3.
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横跨两大洲,纵贯一个半世纪,它既有作为社会思潮的“东方民族主义”的全部复杂性,又有“文学思潮”自身特有的复杂因素。时间上,它长达一百多年,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空间上,它跨越洲际,不同区域的民族主义文学有不同的传统和特点;内容上,在“民族国家的生存发展”这一主题的统摄下,不同作家具有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其现实表现形态也丰富多样。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是一个复杂的、开放性的综合体系。  相似文献   

4.
文明久远的亚非民族,在民族发展和交往中产生了早期的民族意识.而现代意义的"东方民族主义"是在反帝、反殖,救亡图存的历史情境中产生发展,它受到西方民族主义的启发又具有自身的特点.中外一些学者对东方民族主义的独特内涵有过论述.在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中产生发展的东方现代民族主义表现出几个方面的独特个性:被动应对性、民族文化认同性和错综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作为研究对象,东方民族主义文学与东方现代主义文学是东方现代文学史上相反相成、互动并进的两股文学思潮和流派,两者在发展脉络、创作主题、审美标准、创作成果等方面存在一些特质上的差异,但由于东方社会的特殊现实和文化,两者在民族精神的表现、群体意识的加强、内向和外向的转变等方面又有一些交融.将两者进行对比研究,能更好地了解东方文学发展的特点及规律.  相似文献   

6.
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的典型形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是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发展最为成熟和典型的阶段.东方各民族文学都产生了一批在文学史上占据显著地位的民族主义诗人、作家和理论家,他们的创作和理论活动,充分展现了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的共同原则和特征:反对殖民统治,高扬民族意识,要求民族独立的主题思想;功利性、现实性的审美追求;民族传统的弘扬与民族灵魂的呼唤.  相似文献   

7.
国歌作为艺术作品,往往是民族艺术的突出代表.国歌歌词作为民族文学的一种,集中而明确地体现出民族的核心精神.作为东方现代文学的一部分,东方国家的国歌歌词显露出鲜明的民族主义特性.这首先从东方各国国歌创作者群体的组成可见出.其次从具体的东方国家国歌歌词的主题思想及主要内容来看,它们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情感与精神.后者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鼓舞士气,号召人民与敌人做斗争,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战歌;一类是赞美国家壮丽河山,表达对民族的挚爱之情的颂歌;还有一类是呼吁人民团结一致建设美好家园的希望之歌.这些国歌构成东方民族主义文学重要而独特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民族主义文学思潮是20世纪东方文学的重要现象.面对西方政治上的殖民统治和文化渗透,东方各国寻求民族独立与发展.在文学领域,不少东方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创作,谴责帝国主义的军事、文化侵略,呼唤民族灵魂,铸造民族自我.下面一组笔谈选择几位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泰戈尔的民族主义思想主要是倡导民族之间的道义法则,正确认识民族的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则是泰戈尔倡导的民族之间的道义法则的内在核心。泰戈尔在其所生活的时代就断言西方民族主义已到黄昏时刻,在于泰戈尔认为西方民族主义违背了民族之间的道义法则,对于东方民族主义的发展方向,泰戈尔认为应该遵循民族之间的道义法则.彰显民族的道义之光。道义法则不仅构成了泰戈尔评判民族主义走向的重要标准,同时在近现代以来的民族主义思想发展过程中也有着诸多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30年代的"民族主义文学"的研究缺乏足够的重视,不过近年来却有较大的突破,但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重视."民族主义文学"与30年代的左翼文学、自由主义文学、海派及新感觉派等都存在着比较"纠缠"的关系.而这些都为我们较为全面地解读30年代文学发展的基本格局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和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民族主义文学思潮是20世纪东方文学的重要现象.面对西方政治上的殖民统治和文化渗透,东方各国寻求民族独立与发展.在文学领域,不少东方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创作,谴责帝国主义的军事、文化侵略,呼唤民族灵魂,铸造民族自我.下面一组笔谈选择几位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方社会经过战后初期的民族主义运动兴奋期,逐渐转向各自民族经济、文化发展道路的探寻。到1980年代,随着“冷战”世界格局的解体和“全球化”的世界发展趋势,东方各国的民族主义出现了新的变化,以关注当前民族文化的建设、反思现代民族文化发展路径、清算殖民统治的文化后果、确立新的民族自我为核心内容的后殖民主义思潮成为东方民族主义思潮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民族主义文学思潮是20世纪东方文学的重要现象.面对西方政治上的殖民统治和文化渗透,东方各国寻求民族独立与发展.在文学领域,不少东方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创作,谴责帝国主义的军事、文化侵略,呼唤民族灵魂,铸造民族自我.下面一组笔谈选择几位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长达十余年的"亚非作家会议",是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后区域联盟形式的民族主义文学运动,也是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高潮的标志。亚非区域联盟的兴起并不意味着东方世界在向世界共同体迈进,其实质是亚非国家对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称霸世界企图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当时复杂的国际政治局势对亚非作家会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意识形态两大阵营的对垒与亚非作家的民族主义意识之间有着非常复杂的关系。亚非作家会议的主旋律是反帝反殖、要求民族独立与发展,亚非民族、作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建设民族新的文学与文化三大中心命题,主要是政治问题。会议整体上表现为文学性的缺失。  相似文献   

15.
左翼文学与民族主义文学在三四十年代特定文学场域中,相互碰撞,形成了结合与冲突的复杂关系。左翼文学与民族主义文学在三十年代刚刚诞生时发生结合与交锋,民族主义刊物不仅发表民族主义文学作品,也吸纳左翼文学。同时左翼文学在张扬民族精神、反对日寇侵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打上民族主义话语的烙印。在四十年代延安,两者依然持续交织在一起,发生结合与碰撞的关系。中国现代文学的这种复杂关系,促使各种文化思潮相互作用,发生演变,共同推动着延安文学和四十年代文学的演变转型。  相似文献   

16.
黑非洲地区封闭而自成一体的地理结构和独特的历史遭遇。导致黑非洲的民族主义文学具有鲜明的地缘特征,具体表现为对抗性、泛非性或泛黑人主义和混合性。运用本民族语言还是运用欧洲语言进行创作,黑非洲的民族主义作家们普遍陷入了语言选择的文化困境。  相似文献   

17.
西方学者按照理性原则来区分所谓"好的民族主义"与"坏的民族主义".庶民学派多数学者则试图建构起东方民族主义与西方后启蒙价值体系的关联.庶民学派理论家查特吉首先拆解了民族主义与后启蒙理性价值间的关联性,揭示了所谓"理性"的相对性,以及其作为标准衡量民族文化高低的局限性,进而从后殖民批评的视角对民族主义理论进行了重构.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以后,近代意义的民族主义在中国萌生,甲午战后,更是发展成为席卷全国的狂飙巨澜,由此造成了文学观念、文学传统、文学体制、文学语言、文学传播等方面的一系列变革,开始了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的巨大转型.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30年代的“民族主义文学”的研究缺乏足够的重视,不过近年来却有较大的突破,但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重视。“民族主义文学”与30年代的左翼文学、自由主义文学、海派及新感觉派等都存在着比较“纠缠”的关系。而这些都为我们较为全面地解读30年代文学发展的基本格局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和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东方文学研究相对于西方文学研究而言,一直显得较为滞后和冷落。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摆脱重西方轻东方的"西方中心"观念,重拾东方文化自信,强化文化认同感,积极规划,全盘考虑。既要全方位梳理东方各国文学内部的纵向继承性发展,又要梳理东方各国文学之间相互接触的影响关系与无影响的平行关系,深入探讨其实际存在的异质性,同时更要关注作为整体的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的相互交流情况。东方文学研究不是在同一个文化圈或两个文化圈内进行的,而是需要在跨越几个文化圈基础上进行的综合研究。通过这种有难度且复杂的综合研究,旨在充分展示作为世界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东方文化的丰富多彩与独特魅力,找出东方文学特有的创作规律、审美形态及其丰厚意蕴,形成东方文学自己的特色与话语,从而完成与"西方学"平等对话、有效互补的真正意义上的"东方学"的建构。只有这样,东方文学研究才能自成体系,在世界文学研究领域彰显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