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新闻叙事语法指新闻报道中事件与事件的组接形态、逻辑与原则。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叙事语法的特征表现为:1.事件序列形态上呈现出核心事件复线与卫星事件藕型相交模式;2.事件组合逻辑以时间为主,空间为辅;3.事件组合原则为揭露事实真相,呈现人生百态。这些特征是普利策新闻奖特稿新闻文本的属性使然,更确保了其新闻文本预警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快速进步和新闻事业的迅猛发展对我国新闻学学科提出了新的诉求,新闻学史、论、业务"三大块"的传统结构正遭遇挑战,体系重构不可避免.重构要有新境界,应该看到,在新的学科体系下,新闻史的相对弱化将是新闻学科发展壮_大的必然结果;新闻理论外在注入形式亦将为内部生成形式所取代并与新闻实务融为一体;而新闻实务必将成为新闻学科的主干,并以"文本"中心和"管理"中心为其两翼.在新旧体系的交替过程中,新闻史研究要突出问题意识,注重对现当代重大新闻事件和人物的研究;新闻理论研究要强调"脱俗"和"内生",强化理性思考和规律意识,与新闻实务密切结合;而新闻实务的研究则尤其要重视概念的明晰和方法的创新以及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新闻敏感是新闻采编人员的核心能力之一。它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具体表现为分析判断能力、预测能力、调整认知角度的能力等。在这些能力的发挥过程中,除常规思维外,求异思维日益显现出其优势。在新闻敏感中综合运用发散思维、统摄思维、逆向思维等求异思维方式,可以取得独特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解释学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哲学思潮,解释学意识正在广泛地渗透到各人文学科的研究中,将解释学方法运用于新闻文本的解读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创造性的启示和发现。从解释学视角考察新闻文本的特征,其鲜明的“作者消隐”特征和“受众指向”为读者独立的、多元的解读文本提供了一定的合法性,但是透过受众多元解读的表象,新闻文本的实质却是一种传播者本位的活动,受众本位没有实现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传播学者费斯克以独特的视角和文化方式阐释新闻,认为"新闻是历史的拼贴",是建构意义的知识权力.新闻文本与受众是一种互动关系,新闻文本的意义通过新闻制作者与受众达成协商来推理建构,而受众结构的异质性决定了文本解读的多义性.新闻文本意义的建构同时还是一场新闻意义建构者与受众理解的抗争.  相似文献   

6.
新闻采写中准确运用动态思维 ,是记者新闻敏感的一个重要体现。动态思维方法主要有下列几种具体的思维表现形式 :比较思维、同步思维、超前思维。要想自如、得当地运用动态思维 ,新闻工作者要有一双敏锐的“社会的眼睛”,还要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信息以及过人的胆识。此外 ,还要正确地处理静态思维与动态思维的关系 ,通过事物“动”与“静”的敏锐比较 ,体现思维“静”中之“动”,显示新闻巨大的价值和魅力  相似文献   

7.
新闻听力理解是一个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是听者的已有图式和输入信息交互作用的过程。以图式理论为依据,通过研究英语新闻听力理解的实现过程,指出了图式理论对信息的吸收、预测能力以及信息的编辑、整合的促进作用,认为可以通过新闻语篇结构图式、词汇图式和新闻背景图式的方式顺利完成对新闻听力材料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郭颖 《南都学坛》2003,23(3):112-114
新闻是记者思维的物化。距离思维是一种创造性和触发性思维。记者只有在平时的生活与工作中善于积累 ,善于思考 ,善于运用距离思维 ,才能触发灵感 ,写出新颖的、有价值的新闻。  相似文献   

9.
新闻业高度依赖技术,技术推动着新闻生产。从表面上看,技术进展决定了新闻生产的结构性及表达中介化特征。研究认为,新闻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建构过程,背负职业意识形态的新闻生产是新闻传播专业化的表现,它经历了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三个技术阶段的历练;在社交媒体时代呈现出去职业化特征,连带将新闻生产的"客观性法则"湮没在众声喧哗的网络表达中。非专业化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众筹"形式、数据新闻津贴的新闻模式凸现,新闻生产的知识性特征更趋明显。在社交媒体时代,新闻联结了参与者的社会网络形成强大的意见生产来源;主流媒体成为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的新闻生产机构。这些反映出新闻生产决定因素的变化:国家及其知识依然重要,地方性知识却不断生产;新闻政策不再光芒四射,而媒介内部政策重要性日渐降低,国家规制则是国家知识的保障;新闻生产的主体扩大,新闻生产的协商特征出现。  相似文献   

10.
浅析新闻策划的两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新闻策划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理念正在被新闻界所接受。但这种以"真实性"为最显著特征的、对新闻事实按照新闻规律和价值进行的科学合理的组织和策划,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两个错误性的倾向:即将新闻策划等同于新闻炒作,将新闻策划等同于策划新闻。其实,违背新闻价值和规律的新闻炒作是对新闻报道活动的过度策划,其在动机、目的、新闻价值取向及表现形式上都与新闻策划有很大的差别,而以策划"新闻事实"为主要特征的策划新闻在宣传的本质、客体及结果等方面与新闻策划有着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新闻是典型的符号。在新闻传播过程中 ,符号的流动包括两个方面 :传者对新闻讯息的编码过程和受众的译码过程。由于传者主体的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而带来的编码的不确定性 ,以及受众主体因不同的心理需求而带来的译码的主观解释性 ,造成了新闻传受的不对等性。尽量消除这种不对等性 ,要求传者和受者通过相互作用 ,最终达到双方对新闻符号代码的一种“动态中的平衡” ,同时 ,它也需要建立合理的传受心理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2.
[摘要]本文考查了自1979年到2011年文本细读研究方法在国内的发展状态及在新闻传播学领域的运用情况。针对新闻传播学专业发展过慢的现实,梳理了文本细读的阐释体系和发展脉络,并以具体的实例阐明文本细读方法在新闻传播专业领域内的运用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现代人的活动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受到新闻媒体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尤其是在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文化等多种与人们息息相关的领域新闻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受众的价值观、审美观、思维方式都受到很大的影响,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在新闻传播过程中频频出现,一些新闻竟为了增加收视率或者点击率,制造出新闻侵权、新闻越权等有违法律人权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新闻的价值在于发现 ,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新闻发现是新闻竞争的核心和实质 ,主要体现于记者的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新闻发现的基础和关键前提。因此 ,记者应从扩大知识面、扎根于社会生活和优化思维方式三个方面努力培养和增强新闻敏感 ,从而增强新闻发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隐喻及动词化语法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自身的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任何非过程成分转换成过程即可产生动词化语法隐喻.以新闻文体的语料为研究对象,可以证实动词化隐喻的发生频率远低于名词化的隐喻,且动词化的产生以名-动化为特征,并与名词化无关.  相似文献   

16.
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要求理论研究对新闻人力资源开发给以现实的关照,新闻思维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命题。就新闻思维性质而言,新闻思维是社会思维、证实思维、政治思维、大众思维的综合运用。它们相互渗透,交叉辐射,共同构成新闻主体的思维大厦。  相似文献   

17.
新闻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应掌握一些与众不同的思维方法,尤其是逆向思维方法。正确地运用逆向思维,有助于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别人难以发现的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有助于记者在开采和表现其新闻价值时,找到一个新颖的与众不同的新闻角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视新闻播报风格的发展已经历了三种模式———播新闻、说新闻、聊新闻。播新闻大一统的局面已被打破 ,三种风格各有优缺点 ,不能相互取代 ,这种多元化只是适应大众传播环境与理念转变的一种必然趋势 ,对主持人个人素质要求更高 ,节目主持人知识要更广博、思维要更活跃  相似文献   

19.
历时性梳理社会新闻概念流变,运用当下理论语境探讨社会新闻的理论界域。中国近代社会新闻在业界与学界都存在着感性、偏狭的简单思维,缺乏学理上的逻辑涵摄。社会新闻源自一个新闻事件发生的宏大社会信息场域,从学理上重新审视社会新闻的能指与所指,矫正近代以来形成的惯性思维,回归社会新闻概念的内在本质,客观理性从容自觉地传递社会新闻信息正能量。  相似文献   

20.
在新闻写作中运用创造性思维既是媒体走向市场的要求 ,也是当今“独家新闻”缺失的要求。创造性思维主要有四种 :发散性思维、从后思索、反向思维、类比性思维。它们在新闻写作中都有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