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十年代初,华北文坛出现了一位和张爱玲齐名的女作家——梅娘。张、梅二人被称之为“南玲北梅”,可见影响之大。梅娘以她丰富的创作,鲜明的艺术个性,圆熟的写作技巧,以及对劳苦者和受压迫知识女性深切的同情获得了众多的读者,成为当时令人瞩目的文坛新人。梅娘,原名孙加瑞,曾用名敏子、梅娘、柳青娘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40年代的沦陷区文坛上,梅娘作为一位著名的女作家,以其深蕴孤独的情绪塑造了一批蕴涵着孤独意识并向社会抗争的觉醒女性。这里以梅娘小说的创作文本为基础,分别从浅层的情感孤独和深层的思想孤独两个层面就其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解析,以展示40年代社会女性特有的深沉孤独苦闷和她们与家庭及社会产生的激烈冲突,并试图通过对梅娘的童年经历以及中外文化心理建构、沦陷区特殊社会氛围三方面的剖析揭示梅娘孤独意识形成的社会基因,进而透视其作为关注女性命运的进步作家对知识女性群体命运特有的忧患意识以及独步女性社会心理前沿的思想超前和高瞻远瞩。  相似文献   

3.
梅娘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沦陷区文学创作成就最高的一位女作家,她的小说创作紧紧围绕女性主题展开,在此过程中她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形态各异的男性形象,即父亲、丈夫、情人和包括婴孩、侏儒、好色成癖的男性等在内的四大系列六种类型。借助这些男性形象,梅娘巧妙地完成了对男权社会的反抗与批判,实现了对女性主题全面而独到的诠释。  相似文献   

4.
梅娘小说创作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40年代的沦陷区文坛上,梅娘作为一位著名的女作家,以其深蕴孤独的情绪塑造了一批蕴涵着孤独意识并向社会抗争的觉醒女性.这里以梅娘小说的创作文本为基础,分别从浅层的情感孤独和深层的思想孤独两个层面就其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解析,以展示40年代社会女性特有的深沉孤独苦闷和她们与家庭及社会产生的激烈冲突,并试图通过对梅娘的童年经历以及中外文化心理建构、沦陷区特殊社会氛围三方面的剖析揭示梅娘孤独意识形成的社会基因,进而透视其作为关注女性命运的进步作家对知识女性群体命运特有的忧患意识以及独步女性社会心理前沿的思想超前和高瞻远瞩.  相似文献   

5.
一 编辑家、出版家、翻译家、著作家范泉(1916~2000年),原名徐炜,上海金山人,193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抗战时期和40年代后期,他在上海主编《文艺春秋丛刊》和《文艺春秋》月刊,作者大多是沦陷区的作家。上世纪50年代初,范泉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不久又在肃反运动中莫名奇妙地被捕,经过长达两年多的审查后,后无罪释放,但早已被开除党籍,家破人散。到了1957年,又被错划为右派,发配到遥远的青海劳动  相似文献   

6.
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信息共享空间(简称IC),是一种新型的"以用户为中心"的一站式服务模式。目前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新潮流。在大量阅读、参考国内外IC的相关文献后,提出IC的内涵,分析国内IC的研究现状并提出IC构建研究方面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梅娘小说的文化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看待梅娘的小说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涵义,不仅涉及到对梅娘自觉的文学主张的捕捉,更涉及到对梅娘整个小说创作的文化主题的把握和认识。纵观梅娘所有的小说作品,可以看出梅娘始终关注的是人类生存的话题。梅娘以一个女性作家的特有敏感,从家庭这个社会组成的最基本单元以及男女两性之间的爱怜和冲突出发,写出了人类生存模式的无奈与悲哀,表现出梅娘对人本身的关注与思考。这种强烈的终极关怀气息,在提升梅娘小说文化品味的同时,也拉大了梅娘与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的距离。这使得梅娘和她的小说呈现出一种边缘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安东·威伯恩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是勋伯格学派中成名最晚但是影响最深远的一位.人们将他去世后的20世纪50年代称为"威伯恩十年",这说明了后期的作曲家对他的极大推崇以及威伯恩韵深远影响.通过对威伯恩<管弦乐变奏曲>(作品30)在音高、节奏、配器、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概括的分析和研究,试图说明威伯恩的创作与传统的联系,对当代技法的巩固和对未来风格的预示.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和容庚这两位学术巨擘在上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间彼此互致论学书简,曾经是学术界广为传诵的佳话.现存二老论学书简七十余通(包括郭沫若致容庚书简六十通和容庚致郭沫若部分书简十三通),虽非完璧,亦堪称遗珠,弥足珍贵.最近,容庚先生的后人决定将这些珍贵的文物捐献给国家,并建议有关单位按原件影印出版,嘉惠学林.这批珍贵的历史文物不但是郭、容二老友谊的象征,也是他们近半个世纪学术交往的实录,人们更可以从中解读这两位学术巨擘是如何从互不相识的"未知友"发展成为在古文字研究上彼此息息相通的学术知音的.  相似文献   

10.
张鹏 《百姓生活》2010,(4):10-11
甘肃省岷县小寨村农民外出乞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小寨人尚未解决温饱,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外出乞讨现象渐成规模。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贫困依然困扰着这个村庄。如今,这个另类成名的村庄是否还延续着它不光彩的传统?媒体拼接的图景是否有夸大的成分?  相似文献   

11.
由吉他手兼演唱DADA(达达),鼓手TOBI(托比亚斯)和巴斯手WASKO(瓦斯科)组成的尤丽安娜(JULIANA)乐队,是德国萨克森州德雷斯顿市的一支新秀摇滚乐队,它靠着队员们"独特的,强有力的,如同夏日霹雳的歌声",拥有自己的一群铁杆粉丝,尽管这支乐队的成员们都还只是在读大学生。负责吉他和演唱的达达,父母都是温州人,他们于上世纪80年代初到德国留学,现定居德国。1987年,达达生于  相似文献   

12.
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两个口号"之争既来自于左翼文坛理论的分歧,更涉及复杂的人事纠缠.我们注意到,作为这一分歧的无形"中心"的鲁迅恰恰以自己独特的姿态与思考穿越了1930年代左翼文艺内部的人事纠纷,留给中国现代文艺一段深长的观察.在今天,分析和研究鲁迅的独特观察,是重新解读这一思想论争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苏雪林是一位集创作、教学、研究于一身的优秀女作家,她是以散文成名,以文学研究蜚声于海外,而作为活跃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坛中文学批评的一份子,她的文学批评却极少受到批评界的关注。本文就苏雪林文学批评中所体现的道德至上与个人价值的对立论、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二元论来谈谈苏雪林文学批评中的价值尺度。  相似文献   

14.
正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上世纪80年代初,到1992年春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的这十几年,是"温州模式"风起云涌誉满神州之时,也是温州备受"姓资姓社"争议、政治上充满风险最为难捱的时期。这一时期,先后有袁芳烈、董朝才、刘锡荣、孔祥有、张有余等五任书记主政温州,他们是温州模式的见证人、亲历者、决策者。我1984年招考进入温州日报后,即分配从事时政新闻报道(历任政治文教部记者、副主任、主任),从那时开始到现在的30多年中,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作为一个成名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旧上海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创作,既有超脱现实的苍凉笔调又有古典的美感,其中环境描写、语言风格和形象塑造等文本构成因素,在现代的心灵智慧与表现方式下,不经意间均流露出浓厚的古典情结,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40年代的文坛上,张爱玲与梅娘并称"南玲北梅".她们的创作都侧重于关注大千世界中女性生活的纷繁世相,剖析女性的内心体验和所受的压迫,从而表现出突出的女性意识.然而由于两人的人生经验不同、对生活的观察与理解不同,她们的女性意识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张爱玲以冷峻的笔调写出了"苍凉的"人生经历,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对男性的压迫和女性的奴性给予了冷静的观照;梅娘则怀着对女性的同情和关爱,在对女性的出路进行思索的同时,给予男性近乎绝望的批判.  相似文献   

17.
中国侠文化     
正主持人语:"史学即是史料学"(傅斯年语),不建立作家年表或年谱,史学式的作家研究难免"沙上建塔"。王度庐是位曾被长久"遗忘"的作家,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通俗文学研究界还不知道其人是谁。现在有了他的《年表》,这位作家的动态创作历程也便呈现得比较清楚了:1926年至1936年为成长期;1937年至1945年为高峰期;1946年至1948年为下降期;1949年后则是消失期。《年表》中的作品系  相似文献   

18.
子皓 《华人时刊》2009,(3):62-65
日本经济强大催生了我我是个舶来品,上世纪70年代末发源于美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到中国。我渗透于企业中,像个"隐形大侠",时隐时现,难于察觉。人们常常忽略了我的存在。这是因为:我的组成部分难以捉摸。假定让人们对我进行描述,即便是那些来自相同氛围的人,给出的回答也可能相去甚远,因为人们关注的方面各不相同。只有当人们有意实施一些与我的  相似文献   

19.
黄荣风 《老友》2009,(4):31-31
他是一位入党已55年的老党员,一位有口皆碑的老模范,也是一位感动大众的乡敬老院勤务员。他就是江西省宜丰县新庄镇湖城村的黄荣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黄荣糯在集体生产劳动中处处带头、事事抢先、无私奉献,乡亲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70年代末的香港是电子工业高速发展期,这也是当时最抢手的行业之一。有个名叫黄炜森的小伙子,在中学毕业后,也进入一家线圈制品厂做了一位普通工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