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吐蕃以前,汉文史籍通常把青藏高原各部落划分为羌和氐,有时称为戎者,也就是羌,并且羌氐互用,有时把羌称氐,有时把氐称羌。羌和氐实际上就是吐蕃以前今藏羌两族先民的两个历史民族区,诸羌发展成今藏族,氐发展成今羌族和“白马人”。在这两个历史民族区中,还有若干小历史民族区和众多的部落,汉文史籍列了许多名称。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南诸少数民族火葬历史悠久 ,而对于其来源 ,学者多倾向为历史上的氐羌 ,这样就形成了今西南各少数民族一直都循习火葬这一认识。就此 ,本文试从西南民族“火葬氐羌说”自身依据出发 ,来讨论这一认识的不充分性 ,并以彝族和纳西族为例 ,从民族自身认同出发 ,指出 :彝族和纳西族并不认为其一直都是循习火葬的 ,相反 ,在行火葬前曾经历过其他种种葬式。  相似文献   

3.
一、氐族的源起氐族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古老民族,但是由于古代历史文献中往往氐羌并提,因而使人们在论及氐族时产生了意见分歧:有的认为氐与羌是两个不同的古代民族;有的认为羌是大名,氐是小名;还有的认为氐仅是羌的一支,否认氐族的存在。我认为氐羌连称,这是因为他们以前属同种族或部落,当氐族产生后又互为近邻,同住于我国比较边远的西部地区而具体疆界不甚明了,加之不少地方羌人和氐人相互错居,才使后来的历史文献中出现了氐羌并提、氐羌互转的现象,所以氐和羌是应该分开来讲的。  相似文献   

4.
氐、羌在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地位特殊,历史上,氐、羌与中国古代很多民族之间都有关系。开展氐、羌的部落名号和姓氏研究,有助于追溯氐、羌两族的起源,理解氐、羌与各民族的关系以及氐、羌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而有助于理解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5.
论氐和羌、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氐族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族,兴起于魏晋之时,对伟大祖国的缔造有着贡献。隋唐以后氐人多与汉族融合,故少见于记载。由于年久日远,后世谈氐族情况多不甚清楚,而争论亦多。因此,探讨氐族的历史,有助于对丰富的祖国多民族国家历史的认识。 一九六三年笔者著文阐述了氐、羌同源而异派的看法。后来,黄烈同志著《有关氐族来源和形成的一些问题》,持氐、羌不同源说。最近黄烈同志以及童超同志又著文,再度重申前说。笔者感到还有进一步商榷的必要,现仅就氐和羌、戎的关系问题,再谈一点浅见,并就正于黄、童诸同志。  相似文献   

6.
在道教方面,氐羌民族与五斗米教关系密切.随着魏晋北朝时期氐羌民众的内迁,他们的五斗米教信仰也被带到了关中地区.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氐羌民众还保持着五斗米教信仰.随着时间的变迁,在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下,氐羌民族的宗教信仰也发生了调适性的变化,对佛教、新天师道和楼观台道信仰的接受就是明显的例子.  相似文献   

7.
地理环境构成一个民族生存的自然属性,这在西南氐羌民族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西南氐羌民族人数众多,是西南少数民族中具有文化共性的最大的民族群体。它由最初生活于西北甘、青一带的古老游牧部族发展演变为西南的山地民族,地理环境因素赋予了他们以山地民族的许多重要文化特征和审美个性。西南氐羌民族大都崇尚“刚”、“健”和“朴”,这种审美观念与山地的自然生态特征紧密联系在一起,特别强调环境伦理的观念,包含着大量的原始宗教信仰的成分,神巫意识十分突出,形成巫化的审美心理。总之,他们的审美观念由于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显得十分原始而古老。  相似文献   

8.
一、氐族源流山海經海內南經有氐人国,說它是“人面而魚身,无足”,事涉怪誕,这里不拟多谈。甲文有許多“羌”字,最要的一条是伐羌动員了万三千人,他們的族类狠不少,其根据地或拟为河內,那末,已散布于河南西部了,但族名之“氐”字却似沒有見过。詩殷武“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郑箋“氐羌,夷狄国在西方者也”,按上古以夷、狄分指东北两方外族,这說氐羌是夷狄,用专名来作通名,对族类研究沒有多大补助,只知是西方的族类而已。周书王会篇“氐羌以鸞鳥”,晋孔晁注:“氐地之羌不同,故謂之氐羌,今謂之氐矣”,(或本第一句作“氐地羌,羌不同”,意义不联  相似文献   

9.
赵整是前秦氐族一位优秀的学者。他的文学活动体现了十六国时期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状况。他的诗歌通俗晓畅质朴无华,以北方少数民族特有的风格自然呈现。同时由于他崇尚佛学,对前秦时期的佛教翻译整理工作做出了许多贡献,代表了前秦氐族文学创作的较高成就。  相似文献   

10.
夏商时期的氐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西部地带的羌,古为泛称。商代的羌实指商以西西部所有各部;周出于商人眼中的羌,且与羌姓世为婚姻,讳言羌,故称西部与之为敌者为戎,周金文及古文献可以证明这个判断;秦以后又恢复氐羌的称号,所指与商代大有区别;今之羌族,与古羌人有很深渊源联系,但不能划等号,将古羌人作为族群则可,作为一个民族则不可,此为中国民族史所不可不加以辨别的,这里试作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使得中原地区生灵涂炭,中原地区土地大量荒废,为了补充人口和增加兵源,曹魏集团顺应并加强了已有的少数民族内迁活动,但对各个少数民族采取了不同的政策。虽如此,其政策核心却是一致的——尽可能地使各民族为我所用,同时严防各民族势力壮大。  相似文献   

12.
两汉时期的治羌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族是两汉时期北方重要的游牧民族,对当时的政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汉王朝对羌族采取了不同的政策:西汉采取了“隔绝羌胡”、恩威并施等政策,其核心是围绕“隔绝羌胡”展开的;东汉采取了强制内徙、以夷治夷、武力征伐等政策,其核心是以武力征伐为主。正是由于西汉实施了正确的治羌政策,才使得西汉的西北边疆政策得以顺利实施,集中力量解决西汉最大的边患———匈奴;也正是由于东汉实施了错误的治羌政策,才出现了贯穿于整个东汉始末的“羌祸”,并最终使“羌祸”成为东汉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汉末世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曹操为强兵足食而推行屯田措施,从而刺激了曹魏时期水利工程的建设。曹魏的农田灌溉水利工程为曹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军事漕运水利工程的兴修为曹魏、西晋的伐吴提供了保证。曹魏的两淮水利工程对三国后期政治格局的变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氐人原散居于今甘肃陇南、天水,陕西西南部及四川松潘一带,在羌汉之间杂处。氐人的迁徙最早发生在西汉武帝时期,此后持续不断,其迁徙地多为内地汉人居住地,故其汉化程度较其他民族高。至西晋十六国时期,由于西北地区动荡纷乱的形势,氐人因各种原因而迁徙更加频繁,致使其最终融入汉人及其他少数民族中。  相似文献   

15.
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木板屏风漆画,无论从美术题材的选择,还是绘画技法的运用,都传达出了浓郁的中原传统文化风尚。由此可以看出公元5世纪晚期汉胡文化交融下的平城,正流行着楷模汉家风仪、宗尚儒道伦理的审美时尚。  相似文献   

16.
魏国在战国初期一跃成为强国,并称霸中原,缘于多方面原因。其中,改革、变法,实现经济发展;礼贤下士,知人善用;重视三晋联盟及周边相对和平的发展环境,改变不利的地理位置,为其称霸提供了良好的内部条件。当时秦国还比较落后,尚不强大,这也使魏国最终实现了称霸中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魏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少数民族上层集团为主体的纪传体皇朝史,详载了鲜卑族拓跋部从部落走向皇朝的汉化历程,兼及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各族斗争、融合、同化的历史进程,反映了魏晋南北朝北方民族大迁徙、大汇聚、大融合的历史。《魏书》作者运用巧妙的编纂体例,寓大一统的国家观念于其中。《魏书》中的正统观和夷夏观,体现了作者对汉民族的文化认同,重新发掘这些史料,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战国初期,魏国率先进行改革和变法,使魏国达到富国强兵的效果,并成为中原首霸。魏国的改革变法具有示范效应,其他各国纷纷效仿,实行改革变法,都程度不同地达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因而可以说,是魏国开创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9.
汉化是我国历史上每个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所必须面对的重大命题,蒙元和满清政权在兴起后,都在不同程度上推行汉化,沿用中原政治文明成果,重用汉族儒生,学习汉族的文化经典。尽管汉化并不是决定蒙元与满清政权兴衰的唯一因素,但是汉化对于这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影响是巨大的。少数民族政权汉化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们在中原统治是否长久。蒙元入主中原后无意于系统深入地推进政权的汉化,政权汉化水平较低,在中原立国不到百年之际便匆匆退回草原故地。对比之下,满清政权的汉化水平较高,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得以延续两百多年。  相似文献   

20.
戎、狄与华夏民族,及至与汉民族一直有着深远的族源关系。自黄帝至春秋战国,乃至魏晋南北朝,戎、狄各氏族、部落以及族群源源不断地加入到汉民族的体系之中。但并不是全部戎、狄都被征服,或融合、或同化于华夏民族的。有部分戎、狄迫于军事压力而向更远的地域迁徙,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下,逐步发展为另外的一些新的民族共同体。所以戎、狄族群集团是汉民族的支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