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三立大量序跋、题辞、评语中勾勒其诗学观:一是养气作诗说,抟天地阴阳之气、物我相摩荡以作诗,养气须"胎息自然,不汩其真";二是诗来自于"志盛多感",然而,诗中志不可过于显露,须含蓄蕴藉,"志深而味隐";三是学诗途径,借径黄山谷而上溯唐诗,学其造句新警,追求"骨重神寒",避俗就奇,避熟就生,避速求涩.力创天然奇秀、富有馀味之境.陈三立评诗以格、趣、味为论诗权衡,再看诗中能否达意理、悟名理、寓识解.他也看重诗人之学识,诗风近于古人哪一家.其诗学观是他自身创作努力的目标,也是他在创作实践中的体会.他以其诗学观指导、鼓励、影响了一大批清末民初诗人的创作.  相似文献   

2.
韩驹系两宋之交江西诗派重要成员,其诗学理论颇为富赡,主要表现于诗意观、诗味观、诗法观等多方面,诗"正"而贵"远"、"饱参"与"禅悟"、法度与自由等均为其诗学观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皎然《诗式》重视诗中思理,苦思为诗,以作用为尚,可视为中国诗歌转型的理论标志。其在诗学理论史上的影响深远,但最直接的自然是影响了中唐诗人的诗歌创作:皎然与吴中诗派诸人交往甚密,且有诗往来酬答,其理论主张自然会在他们的创作中留下印记。其后韩孟诗派、元白诗派也深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4.
桐城派既是一个散文流派,也是一个诗歌流派。道咸年间姚门弟子继承了先贤姚鼐的论诗宗旨,在唐宋诗之争中采取无分唐宋的诗学策略,评诗不轩唐轾宋,方东树的诗论是其典型代表。他们论诗强调创变,反对摹拟,务去陈言,化古生新,因而对善于创新的宋诗代表人物苏轼、黄庭坚极为推崇,于拟唐的明七子、"诗文浅陋"的性灵派及好用僻字、僻典的浙派持批评态度。在性情与学问的关系上也主张二者相容,化学为才,体现出他们唐宋兼融的旨意。但在某些情况下,则有偏重唐诗美学趣味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在乾嘉考据之风的影响下,诗歌创作中出现了以考据为诗现象,常州诗派中部分诗人即有"学人之诗".本文主要以该派作为研究对象,探析"学人之诗"之成因,寻绎考据与诗歌之关系.本文认为其关系可分三类:据诗排学、援学入诗、以学为诗.通过分析,可看出常州诗派在诗学宗趣上与性灵派、肌理派的区别与联系,及其在两者之间的过渡性.对此有所认识不仅有益于了解"学人之诗"的成因,而且对促进常州诗派的研究亦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6.
中晚唐五代苦吟派的诗歌崇拜和耽溺不仅基于诗教传统,还带有浓厚的谶纬诗学意蕴。一方面,汲取谶纬诗学的政治伦理意蕴建构起经天纬地的神学"诗道"观。诗是造化之精,诗人则是璀璨的"文星",也是国运盛衰的象征,"诗谶"遂流行。另一方面,苦吟派还彰显了谶纬诗学的"自持其心"之义,以诗为立心之道,诗格因之以盛。就方法而言,则是在"比兴"传统之中融入谶纬诗学杂糅阴阳五行、天人感应说以天象、四时比附人事的解经方式。同时兼法《类书》的类目和体例,建构起一个封闭自足、包罗万象且有着特定对应关系的符号象征系统,诗之"秘旨"得以呈现,其弊则失之穿凿。  相似文献   

7.
王闿运为"诗坛旧头领",其诗论是一立足于传统"体用"思辨模式的自足体系。其论诗归"源"于"乐",限"体"为"兴",发"用"为"以养性,且达难言之情",不仅还诗于"艺",而又"道艺一贯"。故而,其诗论不仅注重诗之为体的形式审美特征,突破了传统"诗教"观的机械、简单和片面;而且又能会通其圣人之学、治世之道,融治情、修身、为学、应世于一体,进而"以艺进道",归于"乐教"之旨。其诗学是我国古典诗学融诗、学、人、道为一体的一个典范标本。  相似文献   

8.
"三元"说是陈衍针对今人强分唐宋诗与扬唐抑宋的诗学观所提出的诗学纠偏策略.它以三元皆盛之论,将唐宋诗并列,同时又立足于宋诗,特别以杜、韩、黄为重心,突出宋诗对唐诗的创变与突破,从而确立宋诗地位与特征,对扬唐抑宋诗学观进行纠偏.这一诗学之根本,不在纠缠于诗歌诗艺形式上的高下判别,而关注内容精神之追求.以提倡变风变雅、振兴诗教为旨归,寄寓着关注现实人生的重要的诗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严羽提出的系列诗学观念影响深远,但这并非全是他的独创.严羽以通达的眼光对历代理论资源兼容并蓄,为我所用地"拿来",在广泛吸收和精心改造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巧妙地创造,纳入其独特的诗学体系中,使之具有深刻的辩证性和独立的美学品格.其诗学在此前相同或近似话语的基础上,获得了空前的深刻性,被赋予了新的面貌.文章选取"识"、"书"、"学"与参诗起点等方面作为切入点,管中窥豹,以洞其堂奥.<沧浪诗话>中的许多诗学思想是严羽继承前人与推进更新的统一,显示出文化积淀和理论家敏锐眼光及创造力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近代社会之风云变幻激起以王闿运为首的湖湘诗派于诗学的睿意革新。于诗论上,王闿运力去古文经学家论儒道之弊而先以"诗不论理,亦非载道"之言欲疗诗运宋学之病,后以新意之"情"冠于诗而得绮丽典雅之风。邓绎则越庄子自然之旨,以"诚情"入"自然",以"文化"而使诗人神感,不脱自然之情而有"六艺"之貌。于诗艺上,王闿运擅拟汉魏风骨而融合以绮丽古雅自成一家,他打破了自古文与质之限制而又能随意驾驭创新,诗坛为之一震。邓辅纶则打通动态之诗与静态之诗的局限,糅古直、绮丽于一体,所作之诗朴茂纤秾、肆醇潜悲,实为近代白话诗蒙太奇手法之雏形。  相似文献   

11.
黄庭坚为江西诗派鼻祖,以宗杜为主,但这并不影响他对李白的喜爱和欣赏,他是宋代诗人中学习李白较为突出的一位,其今存的诗、词、文中歌咏或评说李白的材料多达22条,其中词1首,诗5首,文16篇。书法家、诗人、学者身份的黄庭坚对李白的接受和继承,在整个宋代李白接受史上具有较为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炎是宋元之交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在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惨剧之后,将身世之悲、家国之痛写入艳情词中,使其词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反映了更为广阔的生活内容。张炎由一己之漂泊落魄,进而对歌妓产生一种同情之感,以尊重的目光来看待这些沦落风尘之中的社会下层女子。出现于张炎笔下的女性,一个个高雅、可爱、可亲、可敬,栩栩如生。他的艳情词成为一种雅化了的艳情词,情味深婉,含蓄蕴藉,耐人品味。正因为具有了这些新的特色,故张炎能在宋元之间翘楚东南。  相似文献   

13.
巴楚地域竹枝词在唐代因受到诗人们的关注而得以广泛流播,其中尤以刘禹锡为著名。他用竹枝词写风景言风土,革新了竹枝词的俚俗语言和激越声调,使得竹枝词从鄙陋变为文雅清新,实现了对竹枝这种地方民歌的成功变革。宋代黄庭坚也创作竹枝词,他在刘禹锡变革的基础之上,继续推进竹枝词的文人化倾向,他把文人的感兴与竹枝结合起来,用竹枝演唱诗词,使其诗文在民间广泛传播。这既扩大了他的诗文影响,同时也丰富了民间文艺的内容。从刘禹锡到黄庭坚,体现了巴楚竹枝词因文人的参与而逐渐雅化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4.
宋初诗文革新运动之后,词坛的革新也在一些词家的创作实践中悄无声息地进行着。较之传统词作.黄庭坚词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题材的扩大、语言的俚俗、词体的增加、新创作方法的尝试以及对音乐的进一步摆脱上。虽然后人对山谷词的评价毁誉参半,但黄庭坚对词的革新之功应永载词史中。  相似文献   

15.
朝鲜古代诗学对陈师道的接受,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高丽、李朝前期推崇宋诗,以“苏黄”指称江西诗派,对陈师道也表现出称颂和喜爱;李朝中后期,推崇唐诗反对宋诗,改以“黄陈”指称江西诗派,虽然承认其在宋诗中的地位,但反对其创作风格。朝鲜诗学还在次韵诗、诗人的性情和风格、琢炼等方面高度评价了陈师道,并在接受过程中体现了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作为南宋词坛较早大量创作咏物词的词人,姜夔对咏物词倾注了浓郁的深情与毕生的心血。本文将姜夔的咏物词作置于咏物词的发展流变中加以考察。姜夔在词作中融入江湖漂零之感、对失落恋情的追忆之思、对国事衰微的忧虑之情,从而使其咏物词作较之前人有了新的特质。姜夔咏物词的艺术特色主要为立意深远、含蓄蕴藉;字琢句炼,音节谐婉;虚处落笔,追求神似;幽韵冷香,清虚淡雅。姜夔的咏物词受到后代词人的激赏,并为南宋遗民词人树立了一种新的创作范式。  相似文献   

17.
郑永晓 《南都学坛》2006,26(3):59-63
黄庭坚诗文在宋代的传播与刊刻是有关黄庭坚与江西诗派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对解释黄庭坚在宋代的巨大影响和后来江西诗派的确立极为重要。黄庭坚投师于苏轼之前,在诗坛上已颇有声名。成为苏门弟子后,更加速了黄诗的传播过程。南宋以后,黄庭坚诗文集的编纂与注释基本完成,各种刻本流行开来。在黄庭坚文集的编纂、刊刻过程中,家族、姻亲等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黄庭坚诗歌的用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庭坚既守儒家的道德准则,保持倔强兀傲的个性精神,又具备老庄哲学的旷达、逍遥,还接受了佛教禅宗的深刻影响。在诗歌用典的艺术层面上,他得益于杜甫诗歌的锤炼、韩愈诗歌的奇崛创意,尤其从佛家的诗多机锋中涉取养料,形成丰富的用典技巧。但是,究其本质而言,黄诗的用典代表了宋诗“以才学为诗”的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19.
宋词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宋诗的影响和支持,这一点最早可以从欧阳修的词中看出。欧阳修是宋代第一个诗词兼擅的大词人,他的词和他的诗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二者在主体形象和理性精神的突出方面表现出深刻的联系,颇能说明宋词在发展的过程中深受宋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陈与义作为北宋末期十分重要的诗人,由于没有专门的诗学著作,亦无专门论诗的文章传世,因此其诗论不为历来研究者所重视。然而,从陈与义的诗作中,可以发现他认为诗人应重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体验,这与他的前辈黄庭坚等人重视作者内部的学养与技巧的论诗旨趣很不相同,而与推动宋代诗风转变的杨万里、陆游等中兴诗人的诗论却十分相似,可以说具有一定的突破性与前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