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等学校组织结构及其创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组织结构在纵向的管理层次上由战略决策、职能管理、基层运行、制度监督、支持保障、社会服务六个方面组成。根据高校组织结构的现有形式分析,高校组织结构的创新路径应从五个方面去把握:与办学特色、办学规模和发展战略相适应;与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之间的利益调整相适应;与学校、院系之间的职能划分相适应;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与高效管理和知识创新的要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形式和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是承担科研和教学任务、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直接对科研和教学质量负责,以及学生日常管理的基层组织形式.文章在定义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微观表现形式及理论依据.文章认为,基于效率和整体性要求,学院是基层学术组织的重要形式,其中又包含若干具体组织形式,如学术领袖制度、课题研究中心、临时性研究团队、跨学科与学院的交叉研究和教学中心、院长联席会议等.基层学术组织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的支持,包括学术领袖的资格和能力认定、首席教授的职责及绩效标准、评价标准及评价信息来源、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是大学纵向结构中承担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职能的最低层次的正式组织,教师与学者聚集在基层学术组织中从事的学术性活动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术权力的原动力.回顾了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的发展历程.从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组织结构特点和教师专业性三个方面论证了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存在的合理性;以基层学术组织为研究坐标原点,将横向与纵向权力结构转化为对组织外部学术权力的划分和内部学术权力的分权与制衡,一方面推动纵向结构中学术权力向基层学术组织适度集中,另一方面通过基层学术组织内部的分权实现权力制衡.  相似文献   

4.
高校分类设置管理是依法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四十年来我国高校分类设置管理制度化建设不断成熟,具有传统性与现代性、制度刚性与管理弹性、稳定性与图新性相结合的特征。多维创新需求、高校综合改革、依法治教下的行政管理、专家评议和科学研究成果相结合是推动高校分类设置管理制度化进程的标志。高校分类是高校分类设置管理的前提,制度设计是完善高校分类设置管理的重要途径。我国高校分类设置管理的制度设计要求以深改促导向,创新发展导向推动高校综合改革以实现分类设置管理;以固本促基础,依法治教理念规范高校分类设置管理不同主体的权力关系;以评议促标准,依托专家权威和科学研究成果制定坚守质量基线和类型边界的高校设置标准;以监管促绩效,在"双一流"建设中突出高校分类设计,形成高校分类设置管理的多元监测。  相似文献   

5.
大学内部学生权力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构成的高校二元权力榘构,排斥学生时高校内部事务的参与、管理和决策,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失、利益受损及其与高校的对立等诸多问题。提升学生权力,保障学生利益,构建学生权力、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紧密结合的和谐的权力结构体系,是今后高校组织设计和制度安排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知识共享是大学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传统的大学科层制组织结构因行政权力泛化、层级结构不够科学和基层学术组织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而不利于知识共享,因此必须变革传统大学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教学研究型大学成为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是完成各种大学职能的基本单位,它运行的效果影响着高校的形象和声誉。目前,我国教学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生存面临种种困境,比如:学校高层对其重视不够、科层体制束缚、缺乏自由与权力、人力协同力不足、偏重教学弱化科研、组织结构松散、科研氛围不浓等。应该顺应经济发展及社会需求,不断完善基层学术组织,使其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平稳快速地向研究型大学转型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权力运行的“协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是大学的细胞,在大学纵向结构中承担着最基本的教学、科研、咨询服务职能。针对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权力运行问题,创新性提出以"协商模式"来平衡和协调大学基层学术组织不同群体间的权力关系,探索了"协商模式"的逻辑基础、平台建设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建设关系着大学的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学科发展和学术创新等各个方面.因发展环境与条件的特殊性,以往财经大学外语学科的基层学术组织多以教研室为单位组建,旨在推进程序性的教学工作,这已不适应新形势下高水平财经大学对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新要求.为此,财经大学的外语学科应根据学校整体发展目标和学科建设规划,放弃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模式,在教研室之外设置相对独立、以学术权力为主导的研究机构,注重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和纯理论研究,开拓富有特色的学术研究领域,建构师资建设的多元化发展平台,以激发外语学科基层学术组织的创新力,推进外语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学制度建设的内容包括建立现代性的制度体系及其实施两个方面。目前大学制度建设普遍存在制度建设的民主性、科学性、制度创新欠缺及制度实施方面的问题,其核心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大学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不相协调,行政权力干预学术权力现象严重;二是大学的组织结构与管理层级的不协调、不科学。应当通过努力推行教授治学、防止行政权力干预学术权力,以及推行院系改革、增强院系的自主权、完善大学的组织结构两大方面来促进和完善大学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指农村党组织对农村社会和农民群众进行领导、引领、组织、号召和整合的能力,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号召力的重要来源,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针对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弱化、组织功能淡化、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新时代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应以强化政治领导力为统领,加强自我管理,致力于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2.
学习型组织为扁平型结构,该结构模式相比其它组织结构具有组织层次明显减少、组织机构人员更为精练、降低信息失真度、加快信息传递速度等优势。这对于组织的整体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学术组织的自身逻辑与学习型组织的结构模式具有一致性,可以借鉴学习型组织结构对大学学术组织实行组织结构扁平化、实施组织权力的分享以及重构学术组织细胞。  相似文献   

13.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存在问题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与高教分离的国家科技体制、以教学为主的大学职能定位、以教研室(组)为基本结构形式的传统基层学术组织体系和计划体制下中央集权性质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等的长期存在及其“惯性”影响是形成当前大学基层学术组织职能褊狭、运行不畅、缺乏自主权等问题的主要原因。优化和创新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应着眼于深化基层组织的结构性改革,大胆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多样化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多元化的组织职能,并为基层学术组织充分发挥学术自主性、自决性提供有效、完善的体制和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两新组织”中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两新组织"中流动党员数量庞大,各地基层党组织加强了对"两新组织"中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管理理念落后和管理手段滞后,"两新组织"中流动党员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应通过健全"两新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流动党员党组织关系的接转,创新流动党员政治思想教育方法,保障流动党员合法权益等手段,不断完善"两新组织"中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建立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育人使命。面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复杂的社会建设环境中学习上存在的弱化现象,积极探索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学习,把学习与时代主题、实际的学生工作、教科研结合起来。众多机制中,重点探析导向机制和保障机制中组织、考评和激励机制对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校基层党团组织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基层党团组织主要包括党支部、党小组、团总支、团支部和团小组,这些组织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有意识地利用高校基层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积极引导,用马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占领高校的意识形态高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7.
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需遵循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提升学术质量和教学质量。现实中,圃干学术力量薄弱,学术管理意识淡薄,学术管理组织不具备实质权力等因素,部分省属高校出现了学术管理权力过于集中、学术权力弱化、人情关系泛化等诸多问题。高校需重视学术道德风气建设、建立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的学术管理制度以及建立对学术管理过程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从高校党的组织结构看,党委、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三者的地位、作用和职能既有区别,又存在有机联系,共同构成党内监督的完整体系。加强党内监督应该从高校党的组织结构特点入手,针对高校党委权力之重,加强权力运行的监督;针对高校基层党组织责任之实,加强对其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的监督;针对高校党员主体地位之要,加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监督,从而构建起科学完善、结构明晰、重点突出、功能互补的高校党内监督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