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超超的长篇小说《小雪》在主题开掘、人物塑造及结构艺术等方面,对萌芽期的新文学长篇小说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小说选择以如何做合格的父母、如何构建现代人生的人学立场作为主题,这些发见仅在当时就已显出深度,相应力度自是不弱,并且超越时代至今仍意义不凡;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小说刻画了新文学史上第一个抑郁型的儿童形象、第一个"恶母"形象;在结构上,小说情节紧凑自然,故事有始有终,布局匀称合理,结构井然有序,其形式虽似短制,颇同长篇,堪称新文学萌芽期(1922-1926)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人们重视不够的朗诵诗应用问题作了较细致的考察,认为朗诵诗应用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活动,均存在诸多问题,需开辟新局面。对此,作者结合自己教研实践活动的经验,提出了开创新局面应做好四个方面重要工作的建议:一是优化开展朗诵诗应用活动的诗坛环境;二是大力加强有关朗诵诗的理论建树;三是制定鼓励优秀朗诵诗产生的办法;四是完善对诗朗诵人才的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3.
一 鲁迅在1919年曾写过一组散文诗,名为《自言自语》,这几乎是不为人知的。她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中,是新文学园地里一朵鲜艳的小花,花虽小,却为新文学百花园增添了异彩。《自言自语》既是鲁迅先生最早的散文诗,也是新文学领域里最早的散文诗之一。她不仅写出了鲁迅心里沉积着的思想、情感、 理,而且在艺术表现上大胆吸取西方象征主义手法,为推动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资治通鉴》在叙事、写人方面具有鲜明的文学特征:运用多种叙述手法,以情节演绎历史;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为主,结合运用限知视角叙事;“遥体人情,悬想事势”,叙事中融入合理的想象、虚构成分;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塑造出初具性格的历史人物形象。《资治通鉴》的这些文学表现手法是明清历史演义小说的艺术源泉。  相似文献   

5.
美国作家保罗·鲍尔斯是二战后北非最著名的流散作家。他的作品凸显了物质文化书写的重要性。聚焦鲍尔斯早期作品《在山上喝茶》《遮蔽的天空》和《让它下吧》中的物质文化书写,不难发现,物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影响人的生存情态以及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喻大翔近些年潜心研究散文 ,带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相当大的惊喜。喻大翔也许是有了某种理论的醒悟后 ,一发而不可收。两年来他连续在《文学评论》、《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战线》、《文艺评论》等重要杂志发表了 10余篇散文论文。今年 4月 ,吉林人民出版社推出了他的2 2万字的论著《两岸四地百年散文纵横论》。此书的第二章“学者散文论” ,正是上述系列性学者散文论文的主要成果 ,而曾发表在《社会科学战线》2 0 0 0年第 2期上的《中华 2 0世纪学者散文综论》 ,可说是这组系列论文的代表作之一。对于新文学文类学的研究 ,向来有…  相似文献   

7.
新诗社是西南联大以"诗社"命名的第二个文学社团,在闻一多的指导下,新诗社致力于朗诵诗的创作,在西南联大文学中独标一格,成为抗战及其以后中国时期朗诵诗的一种新因素。其代表诗作是闻山的《山,滚动了》,何达的《舞》、《我们开会》、《图书馆》等。何达是新诗社最成功、最著名的诗人。俞铭传及其诗作的存在,证明新诗社也是多元的。创作表明,在西南联大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新诗社是一个具创作实力和特色的社团。  相似文献   

8.
在政治与文化相互胶合的时代语境中,"十七年"朗诵诗生产、传播和接受出现了一系列独异现象。在建构一种"大众化"的"可听性"诗歌文本总体目标的规导下,人们从诗歌本质特征、诗体建设、诗歌传播和诗歌接受等维度,对朗诵诗和诗朗诵进行深入探究和大胆尝试。"可听性"诗歌文本生产与传播,一方面有力地推动"十七年"诗歌"大众化"进程,另一方面也使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语言被不断"化约",诗歌文本"厚度"降低和形象受损,朗诵诗最终难以壮大为当代诗歌的发展主流。  相似文献   

9.
浅谈《左传》对历史人物的刻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左传》记载了春秋列国的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情况,它在详细铺叙某一重要历史事件前因后果的同时,将与这一历史事件有关的历史人物.活泼泼地描绘出来,通过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而展示春秋这个时代的风貌,再现当时历史的真实.所以,《左传》上承《尚书》而下启《史记》,在刻划人物形象这方面,作出了许多出色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高觉新是巴金在《激流三部曲》中塑造的一个长子形象。祁瑞宣是老舍在《四世同堂》中塑造的又一个长子形象。作为长子,他们有许多相似之处;作为不同时的长子,他们有许多不同。下面就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异同试申一孔之见,以期得到更进一步的认识。记得有人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胡适:“综观其一生所表现的行为,则为一个服膺旧道德、实践旧伦理的纯正儒士,他是一个孝子,一个慈父,一个标准的丈夫,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诲人不倦的教师。”(《中国新文学的诞生》,转引自谢伟民《现代小说中长子形象的文化象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叙事诗创作形态的出现及成长,是现代文化背景下中西文学碰撞与对话中形成的具有现代性的文学类型之一.本文通过对30年代叙事诗创作形态的描述,和它的文学成长经验与审美要求的历史考察分析,期望发现并探索叙事诗文体类型在现代文学整体中的演变及意义,以及对中国现代诗学文体形式核心骨架形成与发展的作用,从而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建立在具体的文学类型史叙述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2.
从三十年代《大公报》"文艺"副刊看京派文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学史既有的研究成果一般性地说明了<大公报>"文艺"副刊(1933-1937)是三十年代京派文学的重要阵地,新闻史尚未藉重这一个例来丰富<大公报>办报思想的说明.本文试图做一些补缺工作,即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想角度将<大公报>"文艺"副刊与京派文学作出共相对应的梳理,阐明两者都分享着共同的社会与思想资源.着重评述京派文学基植于思想自由,并由"人性论"与"距离说"所涵盖的艺术特征,从而揭示其自由主义文学标本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在20世纪80年代的显学地位,已逐渐衰落和边缘化,文学史叙述和作品选读之间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对于专业和学科建设而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价值定位、文学共性和个性构建的悖论、政治意识形态中的文学构建等认识问题难以回避。在现当代文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还须处理好中学和大学的作品选读差异、选修课和基础专业课的作品选读差异等问题。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作品选读,既是文学史意义上的选择,也是文学个性的呈现。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学近代转型有其特定的现实原因和时代动力,转型过程仍受中国文学的传统影响。古代文学发展的式微与晚清文化语境中的强大变革压力为文学近代性的最初涌起准备了合适的条件。中国文学的近代转型是社会转型期中国人重新定位价值方向和精神需求的一种反映。但文学形式具有民族性,通常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民族文学传统的特点、民族审美心理的趋向紧密相连。因此,中国近代文学终究无法摆脱中国文学的古代影响,也无法突破中国古代文学的民族形式。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性"的文学诉求--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特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现代"是中国20世纪文化、文学的中心主题,它与西方的"现代性"文化相比有自己的特性。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换是由1894年"甲午之役"和1900年的"庚子之变"开启的,到"五四"达到高潮。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具有三种典型形态:信念式—终结性的"现代性";世俗化—体验性的"现代性";浪漫主义—"反现代"的"现代性"形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当代文学选本的存在形式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随着载体、文艺观念等不断扩展,不同时期选本的分类不尽相同。可以按照功能、载体、专题、文体、时间、民族、语言、地域,把迄今为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选本分作八个类别。  相似文献   

17.
论食疗本草发展源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疗本草是以研究食物中药理论及应用的一门学科,它的沿革与传承和中医药发展基本同步,经历了萌芽、雏形、形成、补充、发展不同阶段,构成了食疗本草的历史源流,为现代研究营养学和食疗学提供了宝贵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8.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使现代文艺发展进程中的许多重要问题得到相对一致的方向性指引和一元化规训.<讲话>以后渐次展开的"文化下乡"运动促使作家在思想改造与语言实践的层面进一步"工农兵"化,然而作家语言观念的转变一旦落实到文学实践,仍然遭遇到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难以协调的创作难题.  相似文献   

19.
徐訏的剧作涉及了按题材、流派、表现手段、审美形态、篇幅大小等分类的多种戏剧样式。他对"拟未来派剧"的模仿和改造,对独角戏这一特殊戏剧形式的开创,在幽默喜剧机智化方面的继承和独创等,都显示了他在创建一种既融入世界戏剧大潮又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新型现代戏剧方向的努力。这对中国现代主流的现实主义话剧而言,在丰富其写实的戏剧样式和表现手法上,是一种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译诗不仅在中国新诗理论先行的情况下率先实验了新诗的文体主张,而且在整个现代文学历史上不断地验证并完善了中国新诗的文体观念。从语言、音律、形式以及风格等方面考察现代译诗对中国新诗文体观念的践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一文学现象发生的原因,将有助于这一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