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文化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大学生对于国家发展意义重大,是文化自信培育工作的重点对象。“青马工程”是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阵地,也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培育的主要路径,在培育过程中,要坚持系统思维,深化文化自信培育的内涵;重视群体实际,精准文化自信培育的方式;运用认知理论,建构文化自信培育的进程,从而推动青年大学生形成坚定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
文化自信是促进新时代青年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对培育青年的理想信仰,引导青年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及在新时代中加强实践创新具有深远的意义。当前,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依托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育人优势,着力在"互联网+"时代中培育青年的文化自信,发挥出文化自信教育人、引领人、激励人和发展人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3.
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国家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文化自信是强化价值引领的前提,价值引领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助推器,二者相互影响、互为依托。在新形势下,坚定文化自信和加强青年学生价值引领,有助于青年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校应从肯定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手,弘扬和发展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时借鉴和吸收世界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构建高效的课堂育人体系为标准,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目标,引导青年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4.
如何加强医院青年文化建设,引导青年成才,促进青年在医疗事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医院发展面临的一项新课题。针对医院青年文化建设存在的引导方式陈旧、活动组织困难、活动同质化等问题,应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文化建设;加大投入,加强激励,贴近实际,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活跃青年文化生活;加强引领与品牌管理,构建特色品牌文化体系;强化医学人文精神,倡导职业文明。  相似文献   

5.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植根于中华五千年文明传统,立足于革命精神和当下建设,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不仅为青年教育指明了思想前进的方向,也为青年怎样实践“文化自信”规划了路径。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对开展新时代青年教育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即:引导青年学习和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导青年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导青年彰显和交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6.
校园网络的日益普及 ,对高校青年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产生巨大的冲击 ,由此形成的网络文化对青年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精神世界正以其神奇的力量加速改变着。因此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给校园网络文化以准确定位、加强管理 ,才能使网络文化真正成为影响青年学生的主流文化和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价值追求的程度越来越高。青年群体是文化消费市场既广泛又持久的主要消费群体。当前青年存在非理性、盲目西化和娱乐性文化消费突出的问题。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因素是造成青年群体不良文化消费倾向的主要因素。对此,要加强对青年群体文化消费的研究,培养青年群体树立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消费理念,丰富青年群体的文化消费内容,引导青年群体提升文化消费层次,积极倡导文明的文化消费方式。这对加强和改进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是新时代好青年的四条标准。培育新时代好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是青年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培育新时代好青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青年、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激发青年、以新发展理念培育青年。  相似文献   

9.
高校是当前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在高校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意识形态教育为核心。文化自信是政党、国家和民族等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和坚定信念。提倡文化自信有助于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主导地位,更有利于提升青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将文化自信思想融入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当中,要从维护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强化青年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和坚定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文化自信等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10.
青年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的诸特征表明 ,青年文化可在价值观、行为规范、心理素质方面影响青年的健康方面 ,青年文化的建设离不开继承发展、借鉴吸收、规范文化市场管理、重视家庭文化环境营造。  相似文献   

11.
青年本质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年本质的界定和揭示,是一个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发展的动态过程.从文化的层面来审视,青年不仅是特定社会文化的创造主体,而且是既定社会文化的必然接受者和传播者,不仅是特定的亚文化主体群,而且是社会文化特定过渡阶段的负荷者.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社会消费主义思潮围困下,青年网络文化消费呈现新的样态特征,呈现出一定的行为动机的庸俗化倾向、内容择取的娱乐化偏向及产品形式的符号化转向。当代青年网络文化消费容易从多元文化观念入侵青年网络文化消费市场,符号价值营销消解青年网络文化消费主体性,以及媒体舆论过度介入青年网络文化消费决策。分析影响青年网络文化消费的多重因素,引导青年网络文化消费健康发展,应坚持以思想引领为宗旨,以完善内容供给为手段,以主体素养提升为目标和以空间治理为保障,提出对满足青年文化需求和激励其成长成才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城市青年消费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城市青年一代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心理都出现急剧变化,文化呈现攀比性、自我性、显示性、不稳定性等特点。这将导致一系列负面影响的产生,因此,青年消费文化迫切需要重新塑形,营造健康、积极、和谐的青年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14.
服饰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作为时代骄子 ,大学生们独特的服饰更是独树一帜。青年学生的服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透过五彩斑斓的服饰文化 ,我们可以看到青年学生个性鲜明、展现自我、追求成功的自信生活。  相似文献   

15.
青年是构建未来两岸关系的重要参与者,推动两岸青年深入交流,对于增进两岸共识,促进两岸心灵契合,构建“命运共同体”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文化认同内涵及外延的分析,结合目前两岸青年交流工作的现状,分析两岸交流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文化认同视域下加强两岸青年交流的路径。未来两岸青年交流工作,应以构建两岸青年“共同体验”为重点,注重交流后续跟踪反馈,着力开发推广两岸青年互联网新媒体交流平台,有效强化两岸青年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6.
青年是文化发展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生机勃勃的力量.加强先进青年文化建设,对于引领青年文化创造、促进青年全面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透过"超级女声"现象,以青年的青年文化特征为着眼点,对青年的亚文化、民主化、信息化、主体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青年组织回应这一青年文化现象的对策,使青年组织在新时期加强凝聚青年、动员青年、感动青年的力度,弘扬积极、活泼的青年文化.  相似文献   

18.
价值观自信是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持的积极肯定的态度。志愿服务的内在价值追求和外在实践形式,使其与价值观自信具有很大的内在契合度和关联性。志愿服务是教育青年、引导青年的载体,是青年增长才干、提升自我的平台,是青年了解中国、认识世界的窗口,因此是增强青年价值观自信的有力抓手。基于志愿服务增强青年群体价值观自信,就必须进一步重视志愿服务、弘扬志愿精神,延伸志愿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构建志愿服务的长效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9.
由主导文化与青年文化构成的矛盾统一体中,主导文化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要促进青年文化的健康发展,主导文化必须用科学的标准评价青年文化,充分考虑青年文化的特质;要科学估量青年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其思想性质、危害程度、发展趋势要准确把握;要以科学的态度接受青年文化的反哺,实现反哺效益的最大化。主导文化导控青年文化的出发点要定位于信任和鼓励,立足点要定位于示范,关键点在于保持适度的张力。  相似文献   

20.
"拼文化"是网络社会发展的产物,反映了都市青年崭新的生活理念和特定的生活方式。"拼文化"的流行发展主要源于网络媒介的普及、经济利益的驱动、青年心理的特性和传统文化的回归等诸多因素推动。当前,"拼文化"发展体现出由成本分摊省钱向投资理财赚钱、由提高物质生活向享受精神生活和由满足自己需求向帮助他人需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