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8 毫秒
1.
对交通规划流量分配问题中的交叉口延误函数进行了研究.考虑了对冲突流、冲突相位和非机动车交通等因素,通过对交叉口延误函数的进一步细化,对不同转向车流和不同交叉口类型建立了适合我国城市道路的交叉口延误函数,增强了交通分配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将交通路网中节点位置的确定性与交通出行中路径选取的有向性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有效路径的分层定向搜索算法.通过将分层策略与定向策略结合,新算法实现了在一次性给出有效路径的同时减少冗余计算的目的.将该方法应用于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动态交通网络中瞬时反应型和预测型出行者行为假设的分析,提出了将两者结合并增加固定路线出行行为假设的多用户动态交通流分配模型.同时通过对动态交通网络出行者行为的相互制约特性分析,给出了求解上述模型的迭代算法.本模型拓展了以往构建模型中出行者行为的单一性假设.本模型及算法也可直接应用于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并为路径导行系统中网络的效益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非常规突发事件下区域大规模机动车辆疏散的交通运行管理进行了研究。以元胞传输模型为理论基础,针对疏散交通流时空分布的高度随机、动态特性,建立了区域疏散系统最优动态交通分配模型。进一步重点分析了平面交叉口在疏散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整合了交叉口流向冲突消除的交通管理策略,构建了基于交叉口冲突消除的疏散交通管理优化模型。最后以长春市中心区路网和2020年人口预测数据为依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为疏散交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5.
将微观交通仿真模型与MOVES排放模型结合使用,以提高微观层面排放计算精度。根据MOVES计算原理,用Labview可视化编程工具搭建机动车运行工况计算平台。利用运行工况计算平台分析交叉口机动车排放特性、交叉口组织优化措施对排放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始交叉口车均延误为28.5 s,平均停车次数为0.72,CO排放量为7 875.29 g/h,HC排放量为1 309.78 g/h,NOx排放量为1 509.06 g/h;对交叉口进行渠化后交通延误水平减少了9.1%,平均停车次数减少了13.9%,CO排放量为5 428.99 g/h,HC排放量为1 136.89 g/h,NOx排放量为1 407.45 g/h;设置左转待转区后交叉口延误水平减少了1.4%,平均停车次数增加了2.7%,CO排放量为10 807.18 g/h,HC排放量为1 508.76 g/h,NOx排放量为1 834.74g/h,信号配时优化后CO排放量为7 489.48 g/h,HC排放量为1 089.25 g/h,NOx排放量为1 369.84 g/h,延误水平减少了8.05%,平均停车次数减少了6.64%。排放测算平台能精确地反映交叉口排放情况的变化,可以对交通减排措施进行有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城市道路交通状态检测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使用速度、占有率、信号交叉口平均每车停车延误3个交通参数进行多因素模糊模式识别评判交通状态。通过在深圳市某主干道上的实际验证表明,对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评定的多因素模糊识别检测算法在能保证一定检测率情况下,具有较低的误报率和较少的检测时间,表明此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全局最优人工蜂群算法(GABC)搜索迭代过程中未充分考虑到全局优化和局部优化在优化过程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搜索因子的全局最优人工蜂群算法(HF-GABC)。在最优人工蜂群(GABC)算法中引入了可以随着优化过程动态搜索的因子,在算法的全局搜索过程和局部搜索过程中进行动态搜索。应用改进的算法对4个标准测试集函数进行仿真试验,并与ABC算法、GABC算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带搜索因子的人工蜂群算法收敛性能优于ABC和GABC算法,有效降低了局部收敛的可能性,并且提高了搜索精度。  相似文献   

8.
城市内部的旅游景区带、大学城、商业中心带等客流集散点由于流量大容易堵塞,采取不同的渠化措施、并对该类交叉口配时进行优化可提高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扬州文昌阁是扬州市的府学建筑,因其所处交叉口环岛毗邻高校、历史遗迹以及商业活动区,高峰时段常发交通拥堵.为此,对汶河路-文昌路交叉口交通状况进行严谨分析,提出了渠化改进方案,利用交通仿真软件VISSIM和Synchro对方案进行对比评价得知:环岛渠化方案将交叉口的最大排队长度缩至52.51m,使路口总体平均延误从59.84s减少至29.44s,路口停车总次数减少了71.8%,大幅度的提高了道路的利用率.其研究方法和手段可以为该类问题的解决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9.
利用了现实中路段特别是节点位置的确定性和交通流量的定向性,结合图论中一些算法,模拟在重力场中水滴的流动,构造了一个求解交通路网中最短路径的定向寻优算法.阐述了此算法依据的原则、求解步骤以及特殊问题的处理方法,并说明了此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高架桥的建设中,桥下的平面交叉口空间受高架桥体的影响,很多属于宽中央隔离带的路口,两个路口中间部分按照路段进行渠化,车流互相影响严重。为了解决这类问题,以石家庄市北二环和红星街的平面交叉口为例,对宽中央隔离带路口的交通组织进行了研究。主要从路口渠化和配时上提出了新的交通组织方案,最后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对方案进行评价。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新方案可有效减少延误,提高交叉口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个基于多用户类别动态交通分配(MUC—DTA)模型而确定的最优CMS系统交通流量转移率的系统模型,包括最优动态时变交通转移模型,并提供模型的求解计算方法,以提高整个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离散网络平衡设计二层规划模型的算法。模型求解中,上层问题采用粒子群算法,而下层问题则采用路径生成式logit非平衡交通分配算法。数值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求解这类网络平衡设计二层规划模型。  相似文献   

13.
交通文化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人类文化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因而交通文化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交通文化的融合发展是促进交通文化蓬勃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彰显交通文化地位和发挥交通文化作用的重要路径。在科学分析交通文化基本属性与重要价值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交通文化融合发展的生成机制与表现特征,积极探索交通文化融合发展的内外动力和有效路径。研究认为,应积极促进交通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发展;有力推动交通域文化与行业文化的融合发展;切实加强交通安全文化生态文化的融合发展;不断深化交通产业文化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交通文化的融合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交通文化理论研究的学术水平,而且有助于推进交通文化的实践发展,极大增强和充分发挥交通文化的重要价值功能,为实现交通强国战略目标而着实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集聚效应急速扩大,成都市交通服务供给压力激增,目前采取的一些举措仍不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的恶化趋势。从交通信息资源整合角度看,成都市面临着技术、管理和制度三重困境,而物联网管理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视角,将其运用于城市交通信息管理,应着眼于以下几方面:贯彻顶层设计理念,确立交通信息资源的标准,强化跨部门协同,实行首席信息官制度,建设"一站式服务"政府门户网站,适当引入市场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多种公交网络中求解最优路径算法的分析,提出了一种考虑公交线路票价变化,并以总行程时间最短与换乘次数最少相结合为原则的公交路径寻优新算法.同时对公交换乘中换乘点的选择、步行时间及等车时间作了较详细的分析.以一个算例对新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技术范式的转换期要求相应的企业动态能力与之匹配。在范式内技术演进期,企业的动态能力应是:管理或组织的过程应复杂而缓慢,企业的资产组合发生线性变化,企业在既有的路径上进行战略微调;而在范式转换期,企业动态能力应是:管理或组织的过程简单而迅速,企业资产组合发生非线形变化,企业淘汰、选择新的战略路径。本文提出技术范式转换与动态能力匹配的理论框架,并对三星公司的动态能力演化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支持多粒度业务的自适应子通路保护算法,该算法根据网络状态动态调整链路权值,选择一条最短路作为工作通路,然后将工作通路分为互不重叠的n个子通路(每个子通路经过的链路数为m),再分别找出各自基于共享风险链路组限制的保护通路。该算法既可保证业务连接的可靠性要求,同时又允许网络管理者根据一定优化策略调整m值,从而能在资源利用率和恢复时间之间进行折中,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