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5 毫秒
1.
汉语修辞学的对象、任务和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选取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以增强表达效果的言语活动,叫做修辞。研究如何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和表达思想内容的需要,选取恰当的语言形式以提高表达效果的科学,便叫做修辞学。汉语修辞学的许多论著,都提出了修辞学以“修辞现象”作为研究的对象。但是,  相似文献   

2.
委婉言语表达就是将体现交际意图的话里意义隐含在话表意义里发送给对方 ,因此要求编码时言语形式选择正确 ,而解码时含义信息即思想内容理解准确。委婉言语形式的选择受制于交际对象的领悟能力、心理状态、交际双方的特定关系与交际环境。编码往往采用逻辑手段和修辞方式进行 ,解码则依据委婉言语形式 ,联系特定的言语交际环境 ,去分析理解规范语言比较信息、变异语言联想信息和逻辑语言推断信息 ,并针对不同情况 ,采用顺应含义信息或话表信息的正面反馈和规避这两种信息的侧面反馈  相似文献   

3.
概念是逻辑学研究的内容;语词是语言学研究的内容。为了正确地运用语词,准确地表达概念,而避免造成思维混乱,有必要把概念和语词的关系搞清楚,以便做到在说话和写文章时,用词恰当,概念准确。那么,二者的关系究竟如何呢?笔者试就此谈点浅见。概念与语词的关系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既有密切联系又不能等同。一、密切联系,表现在二者不可分割,它们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没有不通过语词而形成和表达的概念。概念作为人们头脑中的思想,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借助于有声或有形的语…  相似文献   

4.
会话中的隐喻使用是说话人有意识选择的间接表达,带有强烈的言语意图,其语用意识突显程度低。隐喻使用的言语主体、言语意图以及语境是考察其认知顺应过程的必要条件。说话人在具体的语境中总是根据自己的言语意图来决定对语言义和语境因素的利用,把隐喻表达的语言义转换成适合表达自己言语意图的言语义。  相似文献   

5.
认知图式对公示语翻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式作为一种认知方式或认知手段被看成是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单位。人们处理外界信息需要调用大脑中已有的图式。笔者运用认知图式理论,对公示语翻译过程中的理解和表达进行阐述,论述公示语翻译中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运作机制,并提出公示语翻译的深层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6.
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对“能表达的言语”与“被表达的言语”做了区分.这种区分体现了言语和语言的身体性,也揭示了言语表达的特殊性,即可以沉积为独立的语言世界和文化世界。“能表达的言语”和“被表达的言语”的区分虽然没有克服主体和客体的两分法,但却触及到了梅洛-庞蒂中后期哲学的问题,一是“能表达的言语”和“被表达的言语”相互依赖和转化,二是“被表达的言语”同样被赋予身体性。  相似文献   

7.
不同于模糊语言,模糊言语是指言语表达中的模糊现象,是语言的模糊性在言语交际中的具体运用.模糊言语不仅包括使用模糊限制语,而且还包括运用其他一些模糊词语、结构和非模糊语言形式.模糊言语具有广泛的语用功能,不但是一种交际手段,更是一种礼貌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此主要就英语教学与文化交际中的思维方式、文化习俗做较为详细的阐述,主要针对两种文化的差异部分进行讲解,认真研究同一思想内容以及如何用不同语言形式来表达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体态语是人们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利用不同的手势、身姿、表情和眼神等非语言符号系统,赋予已有的语言单位和心理语言单位以某种补充或附加意义,它不是语言系统以外的多余部分,而是在言语活动中具有功能的组成部分,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把语言交际过程中的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作为用于交际过程的符号系统的两大分支。教学活动也是一种言语交际过程,虽然主要依靠语言符号系统来表达所要讲授的思想内容和知识内容,但是,在我们回顾自己的每堂课的教学情景时,无不发现在讲授过程中,并不仅仅是用纯粹的语言,  相似文献   

10.
人们在交际中当理解上产生疑惑或信息把握不准时,对言语的表达常责之以模糊,或笼统、含糊,认识上将模糊、笼统、含糊混为一谈。其实,它们是言语活动(包括语言和言语)中不同层面上的三种不同性质的特征。它们各有自己的语言形式和逻辑表现。语言的模糊性主要是指语言中词语所表达的中心意义明确而词义所反映对象的界限  相似文献   

11.
识解解读:翻译中原文理解的认知语言学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交际行为,即通过意义的语际转换而实现的交际活动。在以理解与表达为基本环节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是否契合原文作者的思想,对于意义的语际转换及交际目的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客观主义语言学影响下的原文理解方法的不足:译者基于文本本身即可获得对原文的理解。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识解理论,论述了认知与语言的关系,即语言表达的意义是说话者对情景的识解/概念化、语言结构体现说话者对情景的识解/概念化方式,文章认为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本质上应是译者对原文作者基于情景的识解的解读过程。  相似文献   

12.
戴维森认为,一个意义理论的证据就在于说话者持语句为真的条件,而一个说话者持一个语句为真结果证明是他用该语句表达的意义和他的信念的函数。为了解决信念与意义的相互依赖性这个问题,戴维森引入了“宽容原则”。他通常在以下三种意义上使用这种原则:(1)假定说话者与解释者对于他们共同环境的本质具有相同的认识;(2)假定说话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真信念;(3)假定说话者是理性的。宽容原则是彻底的解释获得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由于戴维森并没有论证全能的解释者关于其环境的认识的确是真的,并且对引起信念的对象的本质没有给予保证,因此仅仅依靠宽容原则,尚不可能确保得到一个关于客观世界的客观真理。  相似文献   

13.
在外交场合中,如何译好外交辞令中的微妙表达是口译的一大难点。功能对等理论与释意理论为此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两种理论均以意义传达为第一要务,无形之中不甚拘泥于形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对指导口译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遵循功能对等理论与释意理论,译员在翻译外交辞令中的微妙表达时应注重信息实质,传达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围城》中的隐喻为例探讨隐喻的主观性。语言的主观性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少总是包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近年来,语言学家开始对语言的主观性给予充分的关注。具有体验性的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认知方法,必然具有主观性。隐喻的主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隐喻表达说话人的视角、情感和认识。  相似文献   

15.
评价系统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功能的新拓展,旨在探索话语中表达说话人/作者的感觉、判断及协调说话人/作者与听话者/读者之间关系的评价资源。评价系统通过词汇语法层评价意义的探索,完成了对系统功能语言学小句分析的超越,其评价框架兼具有主体间哲学、价值论、元伦理学、心理学和美学倾向,是具有社会学性质的语篇分析工具,也是篇章语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语言嫉妒是语言态度的一种表现。世界语言系统中,语言嫉妒主要表现为国际地位低的语言对国际地位高的语言的嫉妒、本土语言对殖民语言的嫉妒、民间(土著)语言对官方语言的嫉妒等。语言人的语言嫉妒主要表现为操弱势语言的人对操强势语言的人的语言嫉妒、单语单言人对双语双言人或多语多言人的语言嫉妒、语用能力差的人对语用能力强的人的语言嫉妒等。语言嫉妒的产生跟语言地位和语言人的地位、语言矛盾和社会矛盾及民族矛盾、语言政策的制定是否合理得当等有关。提倡语言平等、反对语言歧视;注意兼收并蓄、化解语言矛盾;调整语言政策、完善语言规划;增强语言习得、适应语用环境等,是消解语言嫉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理论设定了描述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在社会世界中建立人际关系的合理性和表达个人主观世界的真诚性三个交往有效性条件,这解决了传统哲学的经验论和先验论中主客二元对立的问题,但是没有论证交往有效性条件的基础。转喻理论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因为陈述型的语言使用所要求的真实性往往是基于指称式转喻的相对真实性的,表现型语言使用中的真诚性是以言语行为转喻为基础的,互动型语言使用中所要求的合理性则兼有述谓式转喻和言语行为转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言据性是指说话者交待信息来源或表明对信息真实可靠性的承诺的语言现象。文章以汉语言语交际为语料,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提出汉语言据性可分为感知、推理和传闻三大类,概括其语言表达形式,分析说话者使用言据性表达所受的语境制约因素和顺应的过程,最后总结出汉语言据性表达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生きた隱喻”(创新隐喻)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说话人为了实现某种言语交际意图,以说话人在这一语境中所认识到的两类事物或者现象之间的某种相似性为依据,用描述某一类事物或现象的语言表达评价另一类事物或现象的一种语言的使用。日语会话中“生きた隱喻”的表达形式分为“系词隐喻”、“主语隐喻”、“谓语隐喻”、“综合隐喻”和“语境隐喻”。  相似文献   

20.
汉语与英语中都有离合字谜,二者虽略有差异,其构成机制大致上相互对应。对汉荚离合字谜的理解有时不一定使用自然语言语境,而应当进行元语言分析。这符合Verschueren的适应论,可以从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中得到解释:出谜人是关联理论中的“说话人”,谜语是一个“明示过程”,猜谜者在面临谜语的特殊“变异性”情况下,在心里进行“协商”,以适应猜谜的交际目的和语境,即从自然语言的语境切换到元语言层面进行分析,最终推理得出谜底。文章以几类最有代表性的汉英离合字谜为例加以分析,对这一特殊而有趣的语言现象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