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近年来河北省财政加大了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救助力度,保障标准和享受待遇的人数都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农村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得到明显改善。但通过现有数据分析表明,河北省现行农村低保还处于低水平保障阶段,财政对其给予的支持表现出非适度性,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村低保的投入力度。运用恩格尔系数法对农村低保标准的适度性进行了分析,并从拓宽低保资金筹资渠道、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财政责任分担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历经10年,山东省农村低保制度在2007年取得突破,制度的成功建立在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在社会救助方面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稳定化;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行政推动、公共财政成为保障资金提供的主体以及在试点基础上的经验的总结、推广和各地结合实际的贯彻落实。但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仍存在问题,突出表现在低保标准和低保对象方面,因此需要从上述两方面入手,并借鉴城市低保经验逐步完善,最后提出农村低保制度的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快速发展,为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然而,由于农村家庭收入核算方法不科学等原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瞄准机制偏差较大,"人情低保"、"骗保"、"应保未保"等现象严重,大大降低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救助的有效性.文章基于对河南安阳某村的实证研究,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瞄准机制的现状入手,分析问题,剖析原因,并提出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瞄准机制的对策,以求有效解决我国当前农村低保对象瞄准偏差问题,增强农村低保制度实施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制度之一。在农村低保实施过程中,科学合理地界定农村低保的保障对象是建立和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基础。文章在综述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专门就我国农村低保对象界定中存在的问题和低保对象界定的原则及低保对象界定的范围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低保对象界定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制度理论,利用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分析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政府信任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获得农村低保会显著提高个体的政府信任,使用逆概率加权法(IPTW)纠正选择性偏误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反事实分析表明,相较于非低保户,农村低保更有助于提高低保户的政府信任;机制分析显示,农村低保通过提高个体对低保绩效和政府质量的评价进而提高政府信任;异质性分析显示,农村低保的政府信任效应仅对低收入者、中青年人和西部地区显著,而且会随个体政府信任水平和政府层级的提高而减弱。  相似文献   

6.
建立合理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调整机制的关键是转变对贫困问题的认识,并树立积极的低保理念,与此同时,还必须遵循宏观协调与微观协调相结合,保证最低生存标准与保障基本生活标准相结合,基本生活救助与收入获得能力培养相结合,常态主动调整与动态及时调整相结合以及常态增长机制与动态补贴机制相结合等主要原则.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是建立合理的低保标准调整机制的基础,应该建立和完善城市居民低保标准的相关法规,建立和完善合理的低保资金筹集与发放机制,完善家庭收入状况调查制度与低保对象管理,建立和完善低保信息系统与低保档案管理.  相似文献   

7.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建设已全面展开,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制度建设和实践环节上还存在诸如城乡低保标准差距大、地区间保障水平不平衡、低保标准低且覆盖面窄、保障对象界定困难等问题,其原因在于城乡分割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利于农村低保的发展,且农村低保还缺少资金来源和法制保障。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应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完善其资金筹措机制,合理确定对象与标准,并采取配套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8.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析——基于一个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左右,建立农村困难群众的低保制度,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川中某市农村低保的调查分析,指出了我国目前农村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建立和完善农村低保制度提出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农村低保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那些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目前,该制度在山东农村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较完善的农村低保政策法规体系;确立了财政分级负担、省级财政占大头、按地区不同进行分类补助的低保资金筹集办法;低保制度运行程序也趋向规范化.今后,农村低保制度将与城市低保制度逐步融合、统一;将由目前单一标准的救助向针对性较强的分类救助转变;将进一步法制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最低生活保障作为一种收入再分配,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而且更加注重公平。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准入-退出"不利加剧了农村低保的不公平,入保不公、退保不畅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没有为低保公平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环境。在分析农村低保入保不公,退出不畅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农村低保要实现公平,就需要构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准入-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1.
政府"过度参与"农村金融制度演进、农村金融机构难以实现贷款"三性"的最优组合、农业经济主体难以达到资金需求的最优边界等诸多因素导致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现象突出.为此,政府参与农村金融制度供给要保持有限理性,建立充分竞争性的农村金融机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农村金融风险补偿与分担机制,积极开展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缩小农村金融抑制约束边界,实现农村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广东省农村低保户的生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低保资金缺乏、低保覆盖面窄、低保水平低、低保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政府可进一步扩大低保的救助规模、增加低保户收入、鼓励他们就业脱贫、重视低保户及其子女的教育、完善各项相关配套保障措施和加大对低保户精神层面的支持力度等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简称“低保”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制度,被认为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后一张安全网”。统筹城乡低保制度有其必要性,它是维护社会公正、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协调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是降低制度运行成本、规范农村低保制度的需要,也是完善目前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统筹城乡低保制度也有其可能性,它无论从经济基础、政治基础还是实践基础来看都是可行的。而实现统筹城乡低保制度建设,就要做到城乡低保认识观念的统一、城乡低保政府责任的统一、城乡低保资金筹集的统一和城乡低保管理机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目前,欠发达地区农村低保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欠发达地区农村低保对象严重边缘化、低保标准偏低、低保对象确认难、融资困难、管理有待规范、低保工作条件不足、与相关制度不协调等.积极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低保制度,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改变传统观念,高度重视欠发达地区农村低保制度建设;改革完善农村低保资金筹措模式,切实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低保筹资难问题;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确定保障线标准;用收入核实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农村低保对象;认真开展基层农村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村低保工作组织建设.同时,欠发达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要走出救济局限,就必须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财政“低保”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完成国家规定教育目标所需的办学条件的最低经费投入保障。建立义务教育财政“低保”制度的目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的发展,体现公共教育财政的公共性。建立义务教育财政“低保”制度的基本思路必须结合我国义务教育法有关义务教育的投入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的要求,并有较为可行的政府间分担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贫困群体规模较大、贫困程度较深的西部民族地区具有特殊的意义.因西部民族地区出资能力低下、保障资金筹措渠道少等因素的制约,实际执行的低保标准和支出水平明显低于东部发达地区,这种状况与党和政府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相背离.中央和各省(区)要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村低保的财政补助力度.应适时建立农村低保金的垮省调剂机制,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起步于1992年的我国农村低保制度,虽然近年来已取得了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显著成就,但也存在资金供给不足、保障水平偏低、区域差异过大等亟待解决的制度缺陷。调研情况表明,这些缺陷均程度不同的与低保资金的供给相关。因此,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构中,必须明确界定政府公共财政的职能定位。  相似文献   

18.
对甘肃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了相关调查,对该制度实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甘肃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经费缺乏,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窄,低保对象的确定和界定标准困难,缺乏法律保障,下级部门执行不力等,因此要科学确定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保障标准;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甄别机制;大力推行政府主导与多元复合的农村低保救助模式;运用专业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综合性的低保制度体系;加强法制建设,实现最低生活保障的法制化、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在其实行过程中政府积累了大量的执法经验。日本"低保"制度所具有的鲜明特色,主要表现为具有深厚的儒法文化底蕴、完善的法律体系。日本低保先进的制度优势对我国构建、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农村低保制度的建设重点应为:构建完整的低保体系,设置科学合理的低保实体制度,确立公正透明的低保程序制度。  相似文献   

20.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生有所靠”基本生存权益的制度。各地通过试点运行,五低保标准的确定,低保对象的界定,低保资金的来源保证以及操作程序的规范等方面曝露出很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