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绿色生产力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以循环经济为发展模式,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绿色”为核心价值的生产力.绿色技术通过对绿色生产力的实体要素的渗透性作用,转化为绿色生产力.绿色技术是发展绿色生产力的基础,为生产力的绿色化提供技术支撑.发展绿色生产力,必须大力发展绿色技术,这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而且需要政府的重视及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配合,从思想、政策、法律和其他各个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随着绿色发展意识觉醒,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共识.从设计、发展、体系几个角度阐述绿色发展创新体系的内涵;实现弯道超越、提高创新力,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从增长数量、消费方式、产业发展方式和政策运行现状方面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绿色发展创新体系现状;建立涵盖设计前提、原则、宗旨、统筹关系和信息反馈为核心的创新体系内容.目标创新、技术创新、标准创新、管理创新和推广创新是构建绿色发展创新体系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3.
以绿色金融政策促进绿色消费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经济绿色化发展,金融机制是推进绿色消费的基本手段。通过发展绿色金融、创新绿色消费金融机制、完善绿色信贷制度、建立绿色保险体系、构筑绿色社会信用体系等,并配以相应的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准入政策,促进绿色消费发展,发挥其引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绿色GDP--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即将实行绿色GDP核算体系的试点工作,这里在全面论述绿色GDP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重点就建立绿色GDP指标核算体系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指出实施绿色GDP核算的关键是解决技术层面的定价问题和观念上的障碍、制度层面的法规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创新驱动视域综合考察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推动因素、现实困境及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现实路径。研究表明: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国家政策的转向、金融业自身的转型、“一带一路”建设、G20全球性新治理框架的构建等因素为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因;当前绿色金融发展的现实困境呈现在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金融机构缺乏开展绿色业务的动力、相关配套体系不健全、地方政府行为扭曲、绿色金融风险偏高且创新程度不足、中介服务体系发展滞后、绿色金融法律制度缺失等方面;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可选路径包括多政策协同推进、金融组织机构体系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权交易平台创新、绿色投融资机制创新等。  相似文献   

6.
发达国家在实施绿色消费过程中注重文化批判手段、宣传教育手段、法律手段以及经济手段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在推行绿色消费过程中还存在着消费主义文化盛行、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绿色政策法律体系不完善、经济调控不足等诸多不利因素.我国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实施绿色消费.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消费主义文化的批判力度,增强绿色消费的宣传教育,制定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完善推行绿色消费的相关法规,充分发挥经济调控的作用,加速发展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7.
绿色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发展绿色产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环境问题相当严重的河北省来说,显得更加迫切。以河北省的节点城市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家工业绿色化发展目标和河北省绿色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建立了包括经济增长、技术研发、社会稳定、资源和环境在内的指标体系,从绿色产业绩效和实践进展两个维度进行评价,全面评估河北省节点城市的绿色产业绩效和进展。通过各节点城市的绩效和进展的值与中位数进行比较,将各市绩效状态分为先进和落后,将进展分为主动和被动,确定了“先进-主动”“先进-被动”“落后-主动”和“落后-被动”四类发展模式,找出制约绿色产业发展的关键指标,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构建的城市绿色产业发展评估体系和政策管理框架,可以为其他城市绿色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推行绿色包装促进我国外贸出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提出建立和实施绿色包装体系,有利于破除绿色贸易壁垒,促进外贸经济的发展,从企业、政府、科研院校、国外技术四个方面提出了建立和实施绿色包装体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建设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是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界定了绿色低碳发展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的内涵和内容,分析了现有治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措施.研究认为,绿色低碳发展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是在党的领导下,遵循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系统运行规律,坚持政府、企业、社会等多主体共同参与,坚持绿色发展文化理念,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法治为保障,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社会等手段建立全面保护生态环境系统、实现共享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中国具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的良好基础,但仍存在治理体制改革顶层设计滞后、法律法规不健全、生态环境监督监测和执行力度软、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社会公众参与度不足等问题.提出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深化环境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绿色低碳发展法律法规和政策建设;发展绿色金融,推进重点领域和企业绿色化改造;同时,不断丰富治理指标体系,强化环境监测监管(环保督查),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提高公众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推进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绿色城镇化是新时代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国城镇化绿色转型的战略重点包括绿色产业体系构建、城镇基本"硬件"绿色升级、城镇空间规划布局优化和城镇生态环境有效治理.推进绿色城镇化,要完善绿色技术与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加快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壮大绿色新兴产业,实现城镇产业发展绿色化;大力开发和应用绿色能源,稳步推广绿色建筑,促进绿色交通发展,推动城镇"硬件"低碳化;优化城镇规划建设,促进城镇空间布局集约化、建设管理精细化;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确保城镇生态环境治理科学化高效化.  相似文献   

11.
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都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世界能源危机所进行的实践探索,二者在追求的目标、完成的任务以及涉及的技术范围都有所不同,低碳发展是绿色发展的手段和基础,而绿色发展又是对低碳发展的巩固与强化.建设生态文明是要绿色还是要低碳,关键是看哪种发展方式能够保证正常的经济增长速度,能够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能够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丰厚的回报,能够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项社会事业的共同发展.根据我国资源禀赋和能源、产业结构的特点,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应该是绿色发展与低碳发展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作为活动主体的人的能动性和重要性受到空前的重视,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正由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向新型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变,因此,作为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应在积极思考建立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同时,努力实现人性化管理和办公软件绿色设计载体的有机统一,充分体现人本主义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3.
民生视角下的北京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产生具有复杂的社会经济背景,根本原因是在城市规划和交通政策上对民生的忽视。问题的解决需要建立普遍化的交通福利理念与社会补偿机制。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如公共交通路权优先、经济杠杆限制小汽车使用、发展多层次的公共交通系统、完善慢行交通系统、倡导绿色出行、友好驾驶、实现公共资源均等化等。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整个社会和人类观念的深刻变革,新媒体在社会各个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对新闻文化资源的综合使用提出了新要求。重庆新闻文化资源的使用正朝着数字化方向迈进,但存在着信息整合度不高、检索有效性不强、技术运用有限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加强技术攻关,有效整合资源,尤其应当依托"云计算"平台提高新闻文化资源的综合使用。  相似文献   

15.
认为农村人力资源是农村区域内具有劳动能力、能够实现价值创造的劳动力总和,其开发是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基础性工程,是闽台农业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了闽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比较分析闽台农村人力资源合作开发的环境等,认为要实现闽台人力资源合作开发的可持续性必须建立长效的开发合作机制,并着重立足福建提出科学选人、正确用人、平台育人和制度留人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安徽省绿色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采用C-D生产函数,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确定合适的投入与产出指标,选取安徽省2006—2016年绿色投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人力投入、污染控制指标等方面的数据,测度安徽省绿色金融发展效率,研究发现:绿色投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人力投入的产出弹性都为正,近十年来安徽省绿色金融发展效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近两年效率值连续下降,安徽省绿色金融发展进入攻坚克难时期。由此进一步探讨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优化路径,以促进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实施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应在借鉴西方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创建国内的理论体系,并通过试点推广普及。应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用人机制、鼓励人力投资、重视人力资源环境和管理会计研究、改革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及报告。  相似文献   

18.
“绿色经典文献”以其对地球生命系统与生存环境复杂关系的深刻领悟,对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生存家园毁损和生存危机忧患意识的深层挖掘,对现代人类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特别是生产方式的深度反思而成为生态文明思想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在传播和构建生态文明先进理念,特别是促进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方面具有独特的精神资源价值。探究绿色思想资源发展轨迹与历程,审视其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评介其研究成果与不足,旨在为后续系统研究提供基础与思想平台。  相似文献   

19.
林业物权的法律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森林是一种重要的生态资源,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 ,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偏重于行政管理机制。随着国内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森林资源的财产 属性日渐突出,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建立以林权制度 为 核心、市场交易规则和相关管理规范为主干的森林资源法律制度,成为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 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障。我国物权法的实施与林权改革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也是进一步深化 林权改革的优先行动领域。当前,要实现林业管理工作与物权法的实施相配合,首先要 明确林权-林业物权-物权的关系,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构建林业物权体系。  相似文献   

20.
唐代中央行政决策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太祥 《南都学坛》2003,23(4):17-23
唐代建立了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决策机制。一是决策监督机制:唐代中央决策系统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在决策过程中互相制衡;在中书、门下决策中枢设置一大批谏官,对决策进行审议;决策执行机关尚书省对中书、门下的决策进行认真审查,若决策有失误,可以封还诏书,拒绝执行;监察机关御史台也可拒绝执行皇帝不合法的决策。二是决策集议制度:唐代中央对军国大事进行决策时,总要召集有关官吏进行讨论,主要采取朝议(又名廷议)、仗下后议、延英会议、百官集仪、政事堂会议等决策形式,集思广益,反复论证。三是决策咨询制度:唐代皇帝在自己的周围设置了弘文馆、集贤院学士和翰林学士等一大批德才之士作为谋僚,皇帝每遇军国大事决策总要征求他们的意见,咨询决策的方案。四是信息传递制度:唐代中央决策信息依法按程序上报,真实可靠,处理及时,违者依法制裁。唐代中央行政决策机制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有一定的法律制度作保障,表现在建立了比较严格的决策责任制,互相制衡,决策过程按一定的法律程序运行;二是实行决策论证制,集体讨论,广泛咨询,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和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唐代中央决策的质量和速度,使决策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减少了决策的失误,促进了“贞观之治”、“开元之治”等所谓盛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