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天人合一"是一种人与自然万物和融的道德境界追求,"天人合一"的契合点一直被探寻。朱熹以"心之德、爱之理"释"仁",把标示情感之"仁"提升为道德本体,唯"仁"能承载沟通"天、人"的重任;以"仁者天地生物之心",扩展了"仁"的主体指向为人和天地,凸显"仁"是"天、人"的终极价值表现;以"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彰显求"仁"为贯通万物的过程,践"仁"为"天人合一"的实现路径。朱熹的"仁"成为"天人合一"价值意义上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2.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其地位堪比孔子,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其思想体系包含广大,涉及众多范围,"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其代表思想之一。"存天理灭人欲"也是中国思想史上历来颇受争议的话题之一,众多的学者都是以负面的态度来给予"存天理灭人欲"评价,但仔细的琢磨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我们还是能发现也有其合理的成分。  相似文献   

3.
从古至今,建筑被视为"流动的音乐",服装被视为"流动的建筑",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分析了世界不同时期典型设计风格在建筑和服装上的应用,以及服装结构与建筑语言的互换,并具体分析服装与建筑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从对《全唐诗》、《先唐文》、《唐文拾遗》等文献中含有"臭"字诗句的梳理出发,联系具体时代语境,认为把词汇意义解释为"香",把语用意义解释为"臭",更符合诗人的初衷。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观念的发展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人合一"观念是中国文化之根,其内涵逐步发展演变,经历了先秦时期天尊人卑、天道自然、天人同性、与天地合德、与天地参,汉代董仲舒"天人感应",魏晋时期"越名教而任自然",唐代刘禹锡"天人交相胜",再到宋代张载第一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这种天人之间统一、协调的哲学观念,广泛渗透于社会生活中的天地崇拜、生产、医学养生、生态意识、文学观念等各个方面,丰富并发展着中国古代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经典民歌《茉莉花》词曲的演变与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茉莉花本身就是"舶来品",在传入中国之后,逐渐成为被歌咏的对象.而明清时期以茉莉花为主题在江南传唱的民歌〈茉莉花〉更是芬芳四溢,三百多年前就漂洋过海,在英国、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地广为传播,成为东方文化符号,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山西老年》2013,(10):10-11
重阳节,也被称为"老人节",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孝",在重阳节祭祖和开展敬老活动已成为习俗。能够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老有所养"、"老有所尊",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在我国,短短几十年的改革发展,我们正在面临一个"未富先老"的局面,如何让每一位老年人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已成为焦点。  相似文献   

8.
李纨作为封建贵族之家的一个青春寡妇,在严酷的"存理灭欲"的封建礼制下,封建宗法社会千方百计地要把她塑造成"恪守封建礼节之完人",而李纨却自始至终燃烧着青春生命的激情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在"情"与"礼"、"天理"与"人欲"的较量中,李纨的行为语言昭示着:正常人欲的强大力量和美好人性的不可战胜!  相似文献   

9.
老树 《老友》2011,(5):11-13
一个拥有1.5亿富余农民、被称为世界制造工厂的国家,"民工荒"却连年成为春节后的热点话题。不仅在传统的民工输入地——珠三角和长三角出现了"民工荒",在传统的民工输出地——四川、重庆、河南、湖北、安徽等地也出现了"招工难"。"民工荒",是真"荒"还是假"荒"?是局部现象还是普遍现象?它的背后,中国经济正在悄然发生怎样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0.
杨绛是一个有着无限解读空间的知识分子。透过她不张扬的外表,我们可以解读到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睿智的"隐身"哲学。杨绛的"隐身"哲学具有等于"卑微",重视修身养性的内涵;杨降的隐身哲学常"隐"于文字之中,"隐"于名利之中;甚至收敛为"零";形成杨降隐身哲学的原因在于家的力量和"群众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日"是《周易》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周易》卦象中乾、离、震、艮为日。"日"、"实"同义,乾、坤、艮为实。"实"、"是"同义,"是"象征"帝"与"王命"。  相似文献   

12.
《逻辑哲学伦》是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著作,内容包罗万象,是基于现代逻辑方法进行论述的,包括他对"死亡"概念的阐述与分析。利用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尝试对"死亡"概念的诠释,并得出以下结论:(1)"死亡"的对立面就是"生活,生存的状态"。"死亡"意味着个体生活世界在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里面终止,而整个"逻辑可能世界"并不因此而改变,只是消长;(2)"死亡"和"生活世界"属于不同的世界,人不能体验"死亡";(3)"生活世界"在个体那里是无限的;(4)对于"死亡的灵魂"与"在世的生活世界"的理解只能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来理解,但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3.
<墨子>引<诗>论<诗>数次,考察其对<诗>、<书>以及对<诗>不同部分的选择,可管窥<墨子>的<诗>学观.将其与其它诸子进行横向比较,可发现<墨子>的<诗>学观的独特性.将其纵向研究,亦可丰富完善先秦的<诗>学系统,尤其是<墨子>在<诗>经典化过程中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跃进 《国际论坛》2013,(1):49-53,80,81
汉语"国家安全"的两种英语表达State Security和National Security各有长短,难以取舍,因而需要一个把state与nation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英语新词。依据汉语旧词"国家"能容纳英语state、nation和country的高度概括性,给英语造一个新词"guojia",把"国家安全"在英语中表达为"Guojia Security",便能把国家安全学理论要求的"国家"概念的普遍性、科学性与人文性、民主性很好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5.
"花儿"被誉为"中国西北的诗经(歌)"。通过理论界定"花儿"文学形式、回顾与创新诗性特征理论判定标准,从内容、形式、功能和想象力4个维度对"花儿"所具有的诗性特征进行综合判定。论证表明,"花儿"在内容、形式、功能和想象力方面均具有诗性特征。诗性特征使其便于传唱,其本质仍是"歌",而非"诗","花儿"是一种以"歌"为体、以"诗"为用的民间口头文学。  相似文献   

16.
易学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即有“易学在蜀”之说;同时,“蜀学”一词也在此时形成。根据各个历史时期蜀易的表现,说明有独创精神和包容特性,足以体现蜀学以易学为旗帜。  相似文献   

17.
《周易》作为中国流传久远的、对中国文化史影响巨大的文化典籍,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其思想体系朝向"避害"的功效。作为一部"占卜"之书,它以象喻人事,定出吉凶,教人避害;通过吉凶祸福的转化规律,教人避害。作为一部"圣人"之书,它从精神方面教人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行为方面教人要有恒心、人生目标和行善居中,从言语方面教人要遵守言语为"君子之枢机"谨言慎行,从而使人生全面地"修德"避害。其避害思想,既符合警示又符合知行,既符合个人人生的需要,又符合社会教化的需要,具有恒久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体词性的"N的V"短语有别于一般的体词性偏正短语,这使得人们对"N的V"短语当中的"的"也存在诸多争议。认真考察"的"在"N的V"短语中的表现,我们发现"的"在"N的V"短语中的主要功能是表示强调。  相似文献   

19.
《荀子》中的“智德”思想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提及"知"(智)达487次,显示出对"知"(智)的高度重视.荀子突显"心"(解蔽心)的认知意义,将"知识"作为"智"的第一要义;把"是是非非"看作"智"的第二要义,将其视为"智德"的主要内涵.荀子的"智"有不同等级之分,"智德"并非只是作为辅"仁"的次德,而是与"仁德"等量齐观的主德.其意义与价值在于:承接孔孟对"智德"的重视,将"智"提升为建构整个道德实践论的基础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20.
"平"有满、全义,字典词典及专家词书均未及之.经查检,唐宋诗文中所见之"平"字,当训为"满"或"全"者,比比皆是."平"之所以有满、全义,盖由"平"有齐、等义引申而来."平"有满、全义,据是而可知日文字母"平假名"得名之由.唐代有"半字"、"满字"之称,"片假名"为"半字","平假名"即为"满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