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1 毫秒
1.
荣誉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是个人与组织的生命生存最大的内在力量,正是这种力量维持着社会的道义.荣誉的价值核心之一就是尊严.文章试图在界定荣誉意义的基础上,对如何创造和维护荣誉进行了探讨,为当代革命军人崇尚荣誉证言.  相似文献   

2.
地方人大常委会是特定共同体内最高权威机构,是民主代议组织,承担着道德建设职责,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其行使荣誉职权的正当性。《地方组织法》第44条作为荣誉职权的授权性条款,明确了其行使主体、具体内容,但相对于具体实践来看,该条款属于原则规定,留下了巨大的自由操作空间。实践中存在着职权主体僭越、表彰对象不均衡、表彰条件要求偏低等问题。鉴于此,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需要在保障荣誉职权行使的独立性、设置专门组织、规范荣誉称号等方面完善地方人大荣誉制度。  相似文献   

3.
《爱的地图》是埃及裔移民女作家艾赫达夫·苏维夫关于民族历史书写的杰出创作.小说不仅展现了苏维夫对本民族历史的探索,还表达了对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看法.阿拉伯穆斯林女性身份问题是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从后殖民批评视角出发,通过对《爱的地图》中的帝国历史反书写以及穆斯林女性形象的分析,深入解读苏维夫关于民族文化和穆斯林女性身份的思考,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的文化融合意识.  相似文献   

4.
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的诚信教育,主要通过其荣誉准则(Honor Code)来规范学生的诚信行为.文中主要介绍了杜克大学诚信教育制度中的荣誉准则、集体规范(Community Standard)内容,荣誉准则实施操作程序及其保护措施,强调学生在学业上的诚信.其在诚信教育制度及实施程序方面,可以为我国的大学诚信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希腊英雄社会的伦理思想是理解当代西方伦理精神的起点与重要的思想资源.在希腊英雄社会中.善与德性这些伦理术语与整个社会结构紧密关联.荣誉是希腊英雄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同时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展现出了自己的德性.但是希腊英雄们的荣誉观毕竟只是个体主义式的,对于集体和国家来说终究是靠不住的.因为,希腊英雄在追求荣誉的过程中,可以造就与体现诸种德性,但他们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牺牲德性.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在《奥赛罗》和《麦克白》中,以两位传奇将军命运的逆转为主题,对荣誉、恐惧和命运进行了哲学思考。借其悲剧,莎士比亚解读了王朝更迭背景下英雄人物自身的矛盾内蕴:荣誉是具有欺骗性的自我,自我探究与怀疑的矛盾是最大的恐惧,而一切命运的悲剧,都源于自我欲求和社会秩序的失衡。  相似文献   

7.
德性荣誉观在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阿奎那的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荣誉观又是对亚里士多德的继承与发展。所以,二者德性荣誉观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具体来说,他们都肯定了德性与荣誉的联系,但对德性内涵、类型以及指向的理解有所不同;都有自己的荣誉域及荣誉准则,但是因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而存在差异;都主张德性荣誉获取的内在性,但托马斯·阿奎那进一步要求德性荣誉获取的外在性。对二者德性荣誉观的内涵、荣誉域、荣誉准则以及获取途径的比较,一方面使得我们对德性荣誉观的认识更为系统化和科学化,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纠正现代荣誉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被狭隘化和被边缘化倾向,为现代荣誉观的健康良性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美国大学的荣誉制度是实施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马里兰大学实施的新荣誉制度在继承传统荣誉制度特点的同时,侧重规约学术诚信,具有一系列新的特点,在实践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我国校园文化和诚信制度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荣誉观是关于光荣与耻辱本质及价值的基本观点或基本看法。荣誉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荣誉观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大学生对待荣誉的态度,不仅决定着自身命运,决定中华民族的形象,决定我国文化的软实力,甚至决定着国家的命运,而且将直接影响未来社会主导荣誉观的价值取向。强化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典型示范、实践养成、制度保障,自觉从党、国家和大学生发展的战略高度搞好社会主义荣誉观教育。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荣誉奖励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了我国高校学生荣誉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及建立模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现有荣誉体系和拟设定荣誉体系进行量化分析,提出了新的高校学生荣誉体系.  相似文献   

11.
荣誉和尊严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本文探讨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的作品《荣誉》,分析被弃的妻子和新妻子之间从自傲,妒忌,到克服作为"敌人"观念上和感情上的压力走到一起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她们维护个人尊严的过程。最后,两位妻子的关系在独立于丈夫之外达到平衡。此时,情感和尊严的支撑点不是男人,而是女儿。  相似文献   

12.
荣誉与良心是俄国十九世纪文学中重要主题之一。普希金、莱蒙托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三位作家的四部作品都论述过荣誉与良心,但三位作家对此问题进行了不同的描写和论述。笔者试图对此进行客观评论。  相似文献   

13.
17世纪女作家阿芙拉·贝恩的小说《奥鲁诺可,或高贵的奴隶》讲述了非洲王子遭到英国奴隶主陷害卖至南美为奴,为寻求自由不屈抗争的故事.作品从人性图景、身体语言、荣誉意志和死亡抗争四个层次阐释理想人性,将情节的可读性与道德内涵的丰富性相结合.作为变革时代的产物,小说体现了作者对人性道德理想和现实的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14.
欧茨在小说《狐火》中描写了50年代上半时期女性在父权社会中话语权丧失的性别困境。小说中几位少女的行为或生活状态所表现出来的共性就是沉默与失语,展现出女性在社会上权力的丧失与群体性失语的状态。这种失语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女性在男性话语前完全丧失语言能力,变得沉默失言;二是女性意图借助男性话语改变其失语状态,却最终被证明不过是苍白模仿与鹦鹉学舌。  相似文献   

15.
荣誉激励对组织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深入分析公共部门员工荣誉激励实施中所存在的荣誉认知偏差、激励对象对荣誉激励缺乏足够追求、激励方式方法不科学、激励环境不佳等四大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发挥荣誉激励有效性需满足的五个条件,并进一步提出了控制荣誉评选数量、规范荣誉激励程序与方法、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采取更加富有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激励方式、打造积极进取的组织文化和建立组织成员参与荣誉评选的平台等六条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弗吉尼亚大学荣誉制度是一种规范学生行为的规章制度,旨在规范学生的学术研究,引导学生做到学术诚信。基于对学生的信任,荣誉制度由学生充分自治。荣誉制度的组织机构:荣誉委员会、执行委员会、辅助官员、委员会职业道德准则和标准委员会。对违反荣誉制度的行为进行惩治,其处理程序:案件报告、案件调查、案件审判和上诉。  相似文献   

17.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女性主义思想.用凝视的性别意识来解读这部作品,我们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视角来解读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第一个视角是被凝视的女性群体,如小说中的特蕾莎等,这类女性在男权理念的重压下主体性逐渐丧失,成为了男性世界的附属品.第二个视角是被凝视女性之间的相互凝视,如小说中特蕾莎与萨比娜,她们之间的微妙关系折射出了被压迫女性之间的惺惺相惜.最后一个视角是反凝视的女性群像,如以萨比娜为代表的少数女性追求自我,面对男权的束缚与压制,从心底发出了声声呐喊,用无畏的抗争彰显出了强烈的女性意识.不幸的是,在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女性们的呐喊是无力的,她们的努力是徒劳的,而她们的命运也是注定了的悲剧.  相似文献   

18.
在电影《金陵十三钗》所引发的争议中,“情色”是一个关键词.须知,并非有关“性”的叙事就等同于“情色”,“情色”的关键是男女性关系中女性人格的异化.在影片聚焦于“性诱惑”与“性暴力”的叙事中,女性身体意象呈现为丧失了主体性的男性欲望化对象.从小说文本到电影文本,其女性主体意识的弱化缺失正是“情色”生成的主要原因.女性身体在影像中的欲望化表达是由男权中心文化的视点所决定的,对《金陵十三钗》的剖析有助于提升我们对所置身的文化环境拥有更敏锐的洞察力与批判力.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生理身份和社会身份不同的“兼性人”。《捕蜂器》的主人公弗兰克成了一个被排斥的“他者”.他只有通过残害动物和谋杀来释放被“阉割”的痛苦。小说家班克斯对人性及社会黑暗洞察入微,小说通过对弗兰克性格变异以及人生悲剧的描写,揭示了女性在“男权至上”的父权制度下的悲惨命运.同时也反映了西方现代人的身份困惑和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女性哥特强调男女的二元对立,以及对父权社会的批判.而后女性主义哥特突破女性哥特对父权的批判,默认男女性别平等.文章以《弗兰肯斯坦》《简·爱》《呼啸山庄》为例,从后女性主义哥特的视角来探讨小说中的男女人物及两性关系地位变化,为两性关系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同时赋予了这些经典的女性哥特小说全新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