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十一世纪国际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素质,而人才素质的优劣则体现在其创新能力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教学应把创造性教学与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等创造素质的培养作为主要目的。 我国的中学物理教学,长期以来注重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不太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教师应结合创新教育精神,改革物理教学,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 物理教学要以物理知识为…  相似文献   

2.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面向新世纪的深刻变革。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作文与做人的育人功能,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浅谈我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认识与做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指出,初中物理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教学目的明确提出要对初中学生进行三种能力的培养。现在摆在物理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如何尽快落实能力培养的问题。落实能力培养,教师是主导,是关键。一般来说,初中物理教师大都来源于高  相似文献   

4.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重理论、重应用的自然学科.他独有的教材特点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块得天独厚的良好土壤,它理应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而就目前大多数学校物理教学的现状看,无论是教材体系,还是教学观念上,都不能很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观正严重影响着我们的日常教学,在此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走出这种重理论,轻实践,重卷面分数,轻实际能力的误区,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这是值得我们每位物理教师认真思考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初中物理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明确规定:“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分析、概括等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初中物理就能力培养来说概括一下三个方面:一、观察和实验能力;二、分析和概括能力;三、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下面对以上三种能力的培养逐步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6.
崔晨 《南都学坛》2000,20(3):116-117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关键之一。物理实验在教学中有多重的作用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思维 ,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培养科学态度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优良的品德等。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多重作用 ,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7.
连德旗 《南都学坛》1999,19(6):107,116
认识、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核心,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文化科学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认识、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在物理教学中尤为重要。1加强直观教学,形成正确表象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是学生形成正确表象的基础,是正确理解概念的前提条件。因此,在讲授每一物理概念、物理定理和物理定律时,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让学生对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进行认真的观察、思考,使之在大脑中形成正确的表象。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及…  相似文献   

8.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其实验方法是人们研究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 ,我们教师必须重视和研究实验教学 ,达到以“物”说理 ,以“物”证理的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索及创新能力。1、激发兴趣 ,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兴趣就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能力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我们物理教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 ,把握教材 ,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趣味点 ,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利用介绍物理、化学、生物的发展史 ,介绍科学家的故事 ,…  相似文献   

9.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观察和实验来组织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华东版初中物理教材就充分体现了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增加了演示实验和课外小实验,给学生提供了很多观察和实验的机会。要学好物理必须重视实验这一点师生都已认识到,但  相似文献   

10.
对高校创新教育的内涵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学校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由于基础教育模式的影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教师与教学环境的影响,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着力点在于发展学生的创新品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教育思想上的又一次大的转变,是教育实践上的又一个深层次的改革,是一项广泛、深刻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支持,特别需要我们教育界的同仁周密筹划、精心施工。作为物理实验教师,应当从物理实验和应用教学入手,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明确素质教育的方向,做好素质教育工作。1实验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加强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良好道德品质,促进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  相似文献   

12.
如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和一项历史使命。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从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今后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培养创新型人才 ,就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中央教科所所长阎立钦说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核心是在认真做好“普九”的基础上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那么 ,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呢 ?1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学科 ,它所涉及的———现象、装置、过程和图样在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中是很难得到表现和较好表现的。要真正在教学中实施创新…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物理教学可以使学生在科学实验能力、计算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受到严格的训练,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质、创新能力.文章从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就工科院校如何在普通物理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的验证,因此教师要优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初中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等,它们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如能恰当利用这些实验素材,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其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等。  相似文献   

16.
在探索性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创新精神.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行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其创新能力.现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在探索性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关注国外课例研究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意义重大。日本基础教育阶段的课例研究有十几年的历史,其主要研究特点是目标宏观、突出教学难点、关注学生表现和现场观察。其积极作用是提高了教师的宏观思考能力,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合作能力,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了他们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观察学生的能力。确保其取得成功的条件有相对统一的课程内容、相对稳定的课程政策、稳定的教师合作制度和教师自我批判的反思精神。  相似文献   

18.
中学物理教学要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在教学各个环节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创新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实现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各种功能。  相似文献   

19.
浅谈物理实验教学的认识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学物理实验的教育功能和教学方式进行探讨,并以力学实验为例,旨在让学生通过对物理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物理量的测量,认识和理解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启发学生验证物理问题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0.
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课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察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