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目前,大学精神出现了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广泛的精神虚脱。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寻找和坚持求真求实的精神、传承创新的精神、独立批判的精神、兼容并包的精神和对人和社会关怀的精神。而大学精神和大学校园文化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大学精神引领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我们需要通过坚守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大学校园文化理念,坚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校园文化精神,形成兼容包容和富于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严格遵守和执行有力的校园制度文化等措施来捍卫大学精神,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简析大学科学精神面临的困境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精神作为大学精神的内涵之一,是指大学在长期的科学活动中凝炼和提升出来的文化精髓和价值观念体系,它包括求是、竞争、理性、质疑、批判、求变、自由、宽容、平等、开放等精神,集中表现为求实创新、自由探索、独立批判的精神品质。当前,受世俗文化糟粕、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和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等影响,大学科学精神出现了一些困境,主要表现为弄虚作假之风侵蚀了大学的求实创新精神,实用功利之风侵蚀了大学的自由探索精神,顺从迎合之风侵蚀了大学的独立批判精神,从而在大学中产生了大量的浮躁、浮夸、功利、偷机的现象。这些不良风气阻碍着大学科学精神的提升,影响着大学和谐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现代大学精神的反思与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有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大学是一种独立的文化机构,大学精神归根到底是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和批判精神.当前我国大学精神的危机,迫切要求我们重建大学精神,我们认为,塑造我国大学精神的基本策略是: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大学校园人的精神需求,凸现科学与人文精神教育,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教育资源,组织关于大学精神的积极对话,建立和健全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4.
关于重塑大学科学精神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精神是大学生存发展的元动力,是大学的生机与活力所在.近年来,大学科学精神严重缺失,使得功利浮躁之风遮蔽着求实创新精神,行政权利压制着自由探索精神,顺从迎合替代了独立批判精神.重塑大学科学精神,要净化大学校园,坚持探索真理,鼓励创新意识,确保科学活动的严肃性、科学性和自主性,改变过去偏重群体文化价值,忽视个体价值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基于大学精神的现状,论述了我国社会转型期现代大学精神的核心,即自治精神、求是精神、人文精神。分析了当前大学精神迷失的原因:行政化趋势明显,自治精神弱化;功利化色彩渐浓,求真精神弱化;商业化现象加重,人文精神弱化。最后提出了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重构现代大学精神的举措:加强大学校园文化主体性建设——彰显自治精神;加强大学校园文化思想性建设——彰显求是精神;加强大学校园文化的人本性建设——彰显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6.
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对一所大学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具有极大影响.本文阐述了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提出校园文化建设应提倡多元化,突出主旋律,凝炼大学精神的观点;探讨了建设现代大学文化,提炼和传承大学精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大学校园文化三个层面所构成的丰富内容,决定了确立和弘扬大学价值观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塑造大学精神是基础、强化载体作用的发挥是关键,并且要注重发挥大学生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8.
大学精神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大学校同文化建设迅速推进,尤其是2004年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以来,更是进入高潮阶段,进一步促进了大学校园文化的繁荣发展.与此同时,功利化、庸俗化、行政化、趋同化等多种不良趋向也在大学校园文化中不同程度地出现.笔者认为,大学校园文化中的这些不良现象和趋势与大学精神之间关系的异化是最根本的成因.换言之,大学精神的日益去中心化导致大学校园文化面临种种困境.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大学的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丰富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的精华所在。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一是要坚持科学务实的办学理念,打造特色品牌文化;二是要倡导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健全民主制度文化;三是要创建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发掘师生创新潜能;四是要建设美观高雅的环境设施,突显独特文化风格;五是要开除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充实师生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0.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优化大学的育人环境,提升校园的文化品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大学的改革和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文化,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大学增强竞争优势和发展活力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以及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分析校园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在新形势下通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物质环境,创设高品位和谐的育人环境;弘扬先进的校园精神文化,营造和谐的校园人文氛围;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创造和谐民主的育人管理机制等途径不断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什么是个性、良好个性的养成,班风建设和发展大学生良好个性之间的关系,以及班主任和辅导员在班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指出抓好班风建设是培养大学生良好个性的有效方法;班主任和辅导员在班风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风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纪律等多种综合风貌的集中表现。优良的学风对大学生优良品格的养成 ,对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进步都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对全面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并提出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新时期,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学风建设将必然成为各高校必须认真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分析高校学风建设的特征和建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战略意义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拘建高校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运用案例研究方法,选取3家明显具有辱虐管理风格的家族企业为案例分析对象,通过对3家企业人情化组织氛围的挖掘和分析,探索出其对辱虐管理作用结果的调节效应,从而加深了对组织氛围作为一种情境因素影响辱虐管理作用结果的内在机制的认识。经过数据收集、编码和分析,归纳出辱虐管理、家族企业氛围与员工情绪反应、心理感知和工作态度等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据此提出6个研究命题,研究发现:(1)案例企业表现出具有身心自由、人文关怀、团结一致特征的人情化组织氛围;(2)这种人情化组织氛围能够弱化辱虐管理对员工工作疏离感的正向影响,并弱化辱虐管理对员工工作投入度的负向影响;(3)人情化氛围对辱虐管理作用结果产生以上调节性影响的机制在于,这一组织氛围使员工产生了对上级领导行为的同理心和对组织的认同感,从而弱化了辱虐管理对员工心理状态和工作态度的破坏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阐述学生教育管理与高校学风建设、人才培养三者关系的基础上 ,指出创建优良学风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强调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应在创建优良学风、促进人才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提出了创建优良学风是学生教育管理核心内容的新观点 ,并对如何加强和改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促进学风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进行理性的分析与探讨 ,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谈玄之风始于正始年间,持续至东晋末期。玄风对两晋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受玄风影响,西晋时期咏鸟赋的创作较为繁荣,其意象类型主要有:"玄鸟"意象、"逸鸟"意象、"儒鸟"意象等。三种鸟意象的出现显示出西晋时期的咏鸟赋创作既与政治密切相关,也与当时玄学风气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优良的学风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也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和建设发展的关键。通过强调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学风建设网络平台、完善教学管理保障机制和拓展激励成才的服务内容,以及创新校园文化育人氛围等,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学风建设问题进行了多方位的探讨,以求从理论和实践的不同角度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8.
学风建设的责任必须落实在院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风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基于本校实际 ,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阐述了院系是学风建设的契入点与着力处 ,只有将学风建设的责任落实在院系 ,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风现状 ,建设良好学风  相似文献   

19.
商场环境建设是零售业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改善商场环境能够有助于提升营销业绩。研究发现,消费者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购物价值对商场营销业绩产生重要影响。由此,基于这两种不同的消费者购物价值,分别提出商场环境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学风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学习心态、群体行为以及社会、家庭与学校环境是影响学风的主要因素。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与自我教育,构建师生互动平台,重视课堂教育,完善学风制度,实行教考分离等措施可以加强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