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荷兰农村社会学家扬·杜威·范德普勒格在2008年出版的《新小农阶级》中指出,面对世界范围的农业工业化进程以及新自由主义主导全球下的自由市场和资本流动,世界农业分化出了三种模式,即小农农业模式、企业农业模式和公司农业或食品帝国模式.作者认为,这三种农业模式之间的差异之本质并不在于规模,而在于社会与物质资料在三种农业模式中的不同组织方式,以及他们与外部社会的不同联系方式.在现代化发展方式席卷世界各个角落的时候,小农和小农农业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出现了再小农化的趋势.通过对这三种农业模式的分析,我们可以认清当今世界农业、粮食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种种危机,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些危机,并更加珍惜农业和生活的价值.作者尤其希望告诉我们的是,一个有小农存在的世界要比没有小农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2.
成员异质性背景下,合作社发展中是否存在小农困境引起学界关注;结合具体案例,本研究对合作社发展中的小农处境进行分析,并尝试着对小农困境进行理性思考。分析认为:无论是合作社发展中"大农吃小农"的逻辑,还是成立合作社是"小农理性选择"的判断,都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农民合作社发展中的小农困境;同时,文本提出了若干合作社发展中的小农权益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3.
社会化小农分析范式的提出,一方面是基于对中国农村研究本土化和主体性缺失的回应,另一方面则是对中国农村市场化进程所导致的农村社会变革的回应。然而由于社会化小农在伦理关怀、政治关怀以及小农形态解释上存在的缺陷,使得这一分析范式在农村治理研究中存在争议。同时,社会化小农对于农村市场化进程中消费膨胀压力的过于掩饰,导致其与农村市场化逻辑的不断脱离。而对于私人生活变迁的过多关注也导致其研究的公共性的严重不足。相对而言,消费小农发展了社会化小农分析范式的优势,并能够还原农民的真实形态,同农村市场化进程本身相契合。伴随着农民由个体消费向公共消费的延伸,消费小农也不断从私人的生活领域走向公共的治理领域,消费小农同国家之间的互动也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封建社会“主奴”人格结构批判与现代公民人格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封建社会“主奴”人格结构是传统政治专制、小农生产经济和一定意识形态的产物,传统依附人格缺乏独立的人格价值趋向,并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社会结构与人格结构的发展是互动的,必须在人格结构与社会结构的辨证统一中把握现代人格的转型。现代公民人格的塑造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正小农研究长期以来都是学术界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是持有不同社会思想和观点的人交锋的战场。对于"小农"命运的探讨以及"小农"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地位和作用的研究汗牛充栋,产生了"小农消亡论"和"小农稳固论"的争议[1]。在实践中,试图将传统小农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的努力始终没有停息,然而,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在长期试图消灭小农的战争中始终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小农仍旧广泛存在于世界的各个地区。范德普勒  相似文献   

6.
史学不是孤立对社会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正确地认识、估价史学的社会价值是发展、完善历史科学,充分发挥史学社会价值的前提。本文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史学社会价值的存在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价值,这是它产生、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这种价值可分为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两种,学术价值对科学本身的发生、发展、完善有其重要作用。社会价值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进步作用和积极影响。历史科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亦应具有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由于以前开放式发展形成的路径依赖,我国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模式,每一种模式都内含深层次的生成机理并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中小农合作型一般是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符合经典合作社的罗虚代尔原则.但通过对益贫和农业产业化这双重目标的达成度及城市化、耕地碎片化、市场化、经济全球化等国内外环境的适应性考量后发现,龙头企业领办型和大农领办型具有显著的优势.只要保证落实小农的退出权以倒逼龙头企业和大农不过度剥削小农,以及加强小农的社会保障,龙头企业领办型和大农领办型合作社以及以此为基础发展出来的股份制合作社及联合社就是一种前瞻性的发展路向,能够加速完成我国的农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现代意义上的合作组织是以合作经济为基础,因此在以小农经济为根基的中国社会组建合作组织事实上是嵌入而非自觉生成的结果。经过对现有的林农合作组织研究进行梳理,在归纳合作经济嵌入动力的基础上,从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的视角,指出影响林农合作组织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小农民本(而非民主的传统)和小农的分散性,以及小农社会的人际关系结构。并以区域的差异,从村庄社会结构的层面去解释农民林业组织合作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察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台湾、南朝鲜经济转型时期的小农制度,重点探讨当代小农制的几个基本特点:资产阶级政权取代地主,取得了土地的最高所有权;在小农制的框架内,发展导向的威权主义政权与农民结成一定程度的同盟,同盟的实质是政府对农村的控制。小农制下地权的平均化和政权对农民与农村社会控制的强化,是现代化的东亚模式与拉丁美洲的官僚成权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区别。将近30年间台、韩农业部有比较突出的增长。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自耕小农不计薪酬的家内劳动力投入,一是政权从投资、信贷、农业科学技术推广诸方面对小农的扶持。小农以其产品、资金和劳动力对高速工业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贡献的主要渠道不是市场,而是政府通过实物税、随赋征购、压低农产品价格等政策与措施直接从农民“榨取”资本。  相似文献   

10.
规则可用于分析国家权力制度变迁和乡土社会秩序流变。社会规则生产的终极目的和无意后果在某种程度上权威性地投射出个体与社会关系重构图景。规则作用于社会秩序的调节与其在制度建构中的演化和生存独立性相关。以庭院空间生产中小农的行动逻辑来解析规则的生产是从微观视角对农村社会秩序的生发与规则形成进行解读。小农作为农村最重要的劳动力主体和社会组织,透过其在庭院空间生产中的行动逻辑,可分析农村社会秩序变迁与规则生产过程。农村社区庭院空间生产过程是规则运作下小农行动策略的连续调整,从复杂多变的乡村社会变迁场域中抽离出庭院空间这一小农行动空间,探析"规则—行动"框架下小农行动逻辑是了解小农行动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农民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民教育存在非正规化、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不足以及教育内容方法落后陈旧等诸多方面问题.生产力发展状况、体制因素以及主观上对农民教育的轻视等是影响我国农民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建立具有层次性稳定性的专业农民教育体系、改进农民教育方法是解决农民教育问题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退耕还林行为动因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由政府推行的、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工程。它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奥尔森式的集体行为 ,直接涉及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三个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该文从公共政策选择的角度 ,运用奥尔森的集体行动逻辑理论 ,分析退耕还林的行为动因或称行动逻辑 ,通过成本 -收益分析的方法寻找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农民行为的经济动因 ,力图揭示退耕还林政策有效性和机制创新的理论基础及实现途径。最后提出 ,建立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是保证退耕还林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定居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发现,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并不十分强烈,反映出定居决策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农民工定居决策主要受务工收入影响,但也受制于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和个人特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的农业合作化理论强调不能用强制的办法去剥夺小农;列宁要求通过农民自愿的合作化,把农民经济引向社会主义经济。斯大林农业集体化的理论与农业集体化运动违反农民自愿原则,违反客观经济规律,对富农实行错误的过火政策,从而导致苏联农业生产的严重破坏与长期滞后。评价历史上的经济建设与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务必坚持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变革,当代中国农民阶层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依据经济基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不同,大体分为七个阶层:农业劳动者、在乡农民工、进城农民工、农村企业管理者、农村服务业者、农村手工业者、农村基层组织管理者。各个阶层在经济基础、思想状况、理想追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特点,农民内在层次的变化反映着农村改革发展要面对的现实矛盾和客观环境。  相似文献   

16.
农村的发展应该是整体的、全面的发展.在建设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应建设好农村的政治文明.由于受经济、文化、农村干部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农民的政治意识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大力加强物质文明建设,摒弃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提高农民政治素质,提高干部素质,规范干部行为等,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民的政治意识文明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三农”思想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新战略、新方针、新政策,即“十论三农”(重中之重论、统筹城乡发展论、城乡一体化论、强农惠农论、两个趋向论、以工促农论、以城带乡论、新农村建设论、现代农业论、新型农民论)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初步形成了系统解决“三农”问题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处理我国"三农"问题的鲜明特色主要表现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对农村改革的坚定性,坚持按劳分配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的统一性,坚持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系统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邓小平在我国"三农"问题上的探索具有独创性。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农民认识上的偏差,形成了一种农业支持工业以发展整个国民经济的传统和先例,并扩展到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在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我们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新认识、理解、关爱和回馈农民,并落实到具体政策上。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问卷》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092名农民进行调查。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农民公共道德行为以积极道德行为为主,但受市场化和经济化冲击强烈,不良公共道德行为现象普遍存在;2.中国农民家庭道德行为以中国传统优良道德为主,受市场化和经济化影响较小。并针对上述结果进行了相应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