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政府权力及其制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府权力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 ,对全体公民和组织有约束力的力量。政府权力失控必然造成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的侵犯。对政府可能产生的违法行为 ,必须有健全的机制进行有效的约束。  相似文献   

2.
我国公民社会发展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治理理论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社会正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换,发展公民社会,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这一转换的必然要求.公民社会既主张多元特殊利益、个人权利和自由,又赞同公共利益和公共精神,既主张公民社会平衡、制约国家权力,又赞同与国家密切合作,赋予政府权威以必要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催生了公民社会组织的发育,公民社会的成长推动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治理理论对当代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治理即是国家与社会的合作与制约。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之所以困难重重,其根本原因是社会权力主体地位的缺失。为此,构建后全能主义政府,培育公民社会,并形成相互合作制约机制,成为治理理论对当代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三大启示。但是中国当务之急在于前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国家权力来源于社会,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为了使国家权力不被少数人滥用,以社会制约国家权力十分必要。但在国家与社会一统化的阶级社会,阶级国家和国家权力被异化,社会屈从于政治国家而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制约。要实现社会制约国家权力,必须以社会力量的壮大以及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分离为前提和基础。文章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培育市民社会,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有限政府”的国家—社会分权结构以及发展社会组织等,是实现社会制约国家权力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5.
迄今为止,权力制约途径主要有二一是"以权力制约权力",二是"以社会制约权力".从福柯式的权力立场出发,对权力的法律化概念进行了反思,以此为起点,检讨了西方权力制约的两条途径.其中,认为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分立与制衡构成了"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核心,而"以社会权力制约国家权力"则成为现代西方权力制约途径的发展趋势.最后,文章指出,西方的权力制约途径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西方现代社会的权力制约权力途径已形成了一项系统性机制.  相似文献   

6.
"以社会制约权力"是一种民主思想,是对三权分立和人民主权这两种民主理论的融合,同时也是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有效结合。它是现代民主中权力制约的方式之一,强调的是通过来自社会领域的力量对国家权力构成一种非强制性的制衡,以扩大民主的社会基础,完善民主的权力制约机制。作为权力制约的一种方式,"以社会制约权力"是现代民主所需要的,但又不是惟一的,它需要与"以权力制约权力"和"以权利制约权力"一起服务于现代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7.
治理理论是20世纪末出现的一种新的权力构架理论,它主张通过分权的方式使国家权力完成向社会的回归,而对于政府权力的制约则是政治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非政府组织因为其本身具有的特点,成为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分权的一个重要载体,并且由于其体制外的身份,通过不同的途径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成为我国自律性公民社会形成和政治民主化过程中的重要助推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叶,当代民主化浪潮在全球受阻。在民主化的反思中,越来越多的人们注意到了公民社会对民主化的推动作用。笔者试图从结构-功能、政治文化与全球化三个维度分析公民社会对民主化的推动作用是如何可能的:公民社会的内在结构有利于划定公民与国家之间的疆界,构建公民民主参与的渠道,提供一种“以社会制约权力”的机制;公民文化与民主文化和谐一致,加强公民文化建设对培育民主精神与民主文化有很大助益;从民族国家层面走向全球层面的公民社会,仍有可能成为推动世界性民主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9.
公民社会的发展并不必然带来政治的民主化,但无疑,一个健康而充满活力的公民社会是政治民主化的前提。公民社会在公民的利益表达、孕育民主文化和制约国家权力方面,可以成为巩固民主的社会基础,也可以直接推进民主的进程。而民主政治的道德基础只有在公民社会中才能孕育和生成。  相似文献   

10.
社会权力与国家权力是我国权力的主要内容,两者既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社会权力是国家权力的根源和基础,它在维护个体权利、限制国家权力和弥补国家权力功能不足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国家权力是社会权力的支持和保障,是社会权力建立和维持自己统治的基础和前提。社会权力发展的轨迹决定了国家权力存在的范围及实现的程度。建国以来我国社会权力的不断发展,对国家权力的重要载体——政府产生巨大影响:推动着政府在治理方式上从统治向治理转变、在权限上从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  相似文献   

11.
"社会问责"是通过普通公民或者公民社会组织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来实施问责的方式,以公共参与推动社会问责是实现政治问责的有效途径。广州市恩宁路改造案例说明,虽然公共参与的机制仍未实现制度化和常规化,还未达致国家与社会协作式的公共参与状态,但是,公共议题的提出、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的形成以及政府对公共参与的逐渐回应,推动了国家与社会相对良性的互动,从而较为有效地实现了社会问责。在当代城市公共生活中,这种以公共参与为基础的社会问责逐步成为可能,彰显了公民社会的力量,制约了国家的权力,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宪政的核心理念是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寻找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平衡点是宪政建设的任务,权利与权力从对抗到妥协必然产生一个公民社会,政府、公民、公民社会三者的良性关系维持了宪政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法治政府的建设是一项极其艰巨的系统工程,其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就是对政府及其权力实行严格的监督与制约,以雏护行政权的正确合法行使和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文章在考察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对政府权力实行制约的理念、主要形式及内容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正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及其法治政府的特殊国情,结合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分别从内部制约和外部制约两个基本维度,提出了对我国政府权力实行有效制约的基本思路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村民自治中的政府与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个民主、宪政的现代化国家必定有一个强大的、多元的、享有高度自治权力的公民社会(市民社会).二十年来中国村民自治的实践,是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共同行动)的过程.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的国家权力(主要指行政权力)与社会自治权的界定,以及基层农村国家权力运作方式的调整,对于解决现今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及理解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公民政治权利的全部要素,构成了以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决定权、担任国家公职权、对国家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权为核心,以联合行动权为补充,以知政权为保障的有机统一的体系。这个权利体系从政治生活内容的角度看,包括了国家权力主体的权利、法律的权利、特定事项的权利、政治信息的权利、政治社团的权利五个部分。  相似文献   

16.
推进协商民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促进政治参与。协商民主有助于保障政治参与权利、提升政治参与质量、拓展政治参与空间、增强政治参与效果。二是培育公民社会。协商民主要求承认公民社会的相对独立性,增强公民社会的理性化和自主性品格,确立公民社会的普遍性法律规则,增强政治国家自身的能力和权威。三是维护政治稳定。协商民主在政府与公民之间搭建桥梁,有效化解政府行为与公民意愿的矛盾,积累社会信任、避免社会动荡。四是监督公共权力。协商民主有助于拓展社会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构建“社会制约权力”的监督机制。五是提升政治权威。协商民主有助于政治系统构建认同机制,获取政治合法性、提升政治权威。   相似文献   

17.
凡立宪国家,不管民主政治发展的实际程度如何,一般都采用分权制衡的权力结构模式,即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都由不同的机构来行使。二战后,权力结构的重心不断向行政方面转移,原有的三权分立制衡机制失衡,使得行政权失去应有的制约,导致出现失控的政府;失控的政府致使行政权呈现无限扩大的趋势,导致政府失控。政府失控所带来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成为现代各国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8.
公民监督权是一项具有“主权在民”性质的权力,它构成了一个国家监督体系的基础。在我国现阶段,公民监督权虽然已由“应有权利”转化为“法定权利”,但现实状况与法律规定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其威力和效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为了保障服务型政府真正体现以民为本的本质,构建以公民监督为基础的监督系统十分必要。在服务型政府时视阙下,需要构建以公民监督为基础的“三位一体”(国家、社会、公民)的监督系统。  相似文献   

19.
公民个人政治及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民个人政治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的基础 ,它有着与社会政治不同的内涵和要求。公民个人政治发展的状况反映着一个社会和国家政治制度发展的水平及状况。公民个人政治的选择对社会公共政治权力的产生、分配及实施有着直接的极为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公民个人政治行为及选择则是复杂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它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 ,又具有一致性和整体性 ,从而形成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公民个人政治与社会政治差异性与统一性的并存。本文就公民个人政治的内涵、行为选择的动因及对社会政治发展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给予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20.
公民社会的发展并不必然带来政治的民主化,但无疑,一个健康而充满活力的公民社会是政治民主化的前提。公民社会在公民的利益表达、孕育民主文化和制约国家权力方面,可以成为巩固民主的社会基础,也可以直接推进民主的进程。而民主政治的道德基础只有在公民社会中才能孕育和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