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从一年级起,教师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切实抓好低年级朗读教学,从小培养学  相似文献   

2.
周纪扬 《新天地》2011,(12):433-43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1~2年级学生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4年级学生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6年级学生能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要求中,从低年级的“学习”,到中年级的“用”,再到高年级的“能”,不断提高了对学生朗读的要求。可见,朗读贯穿了语文教学的始终,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在古代诗文教学中,要想把学生引到作品的意境中,唤起感情的共鸣,受到思想教育,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要注意抓住关键性的句子,如白居易的《缭绫》诗有三段,其中前两段的开头各用了一个设问句,这对于课文的理解和体会作者的感情,无疑是重要的。因此,应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这两个设问句。如第二个设问句“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这种对立的结构句式,通过朗读不仅使学生体会出诗人旗帜鲜明的爱憎感情,而且还可激发学生爱其所爱,憎其所憎的感情,和诗人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4.
抓英语朗读训练 促英语素质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抓好英语朗读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这可从4个方面理解:朗读是一种最基本的英语素质;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敏捷的听力;朗读有利于快速理解内容,提高阅读素质;朗读有助于提高英语写作素质。强化朗读训练的方法及途径多种多样,主要有强化朗读意识、注意朗读的感情、脑口心三位一体、正确运用朗读技巧等。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 :“三分诗七分读”。这一说法印证了人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所总结出来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一公认的道理。然而 ,事实上当前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朗读能力的训练 ,而且这种现象十分严重。随着教改的深入 ,有的教师开始重视朗读教学 ,但对学生朗读的要求不明确 ,指导不具体 ,有走过场的现象。因此 ,课堂上很少听到读书声许多学生在朗读课文对不会根据意 断、添字、漏字、错读的现象十分普遍 ,更不要说读出感情和品味了。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是十分必要的。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弄清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意义。一、朗读是语文…  相似文献   

6.
情韵朗读模式是在表层朗读和节律朗读基础上增加了超常韵律特征而形成的一种能表情达意的语音链,它的形成过程也是认知结构改造或重建的过程。读者从领悟文本获得主观体验 ,到因声求气、声情合一的朗读表达 ,最后完成生理激活而传递感情信息,使读者、听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实验证明,特定的超常韵律和相应的感情状态都可反复。随着时空的变化和读者对文本领悟的不断加深 ,情韵朗读的认知发展还会产生一个连续构造的过程 ;不同阶段都是前一认知阶段的延伸,又是对原有认知结构的改造与深化。所以 ,情韵朗读模式是一个多层次、多成分的复合认知发展过程。它不但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感 ,还能使读者和听者在认世界的同时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也有助于提高语音合成与识别的感情度。  相似文献   

7.
朗读是英语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教师朗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和理解,影响到教学效果。所谓朗读,就是指出声地读。朗读是借助语言把无声的文字还原成有声、有思想内容和感情的语言。朗读不同于说话,有其专门的技巧和特点,但朗读又不应有读书腔。朗读的要求是、准确、流畅、达意、传情、自然。  相似文献   

8.
论朗读学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朗读理应成为中文师范类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它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素质,而朗读学就为学生掌握此种技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是学生今后走上教师岗位后运用朗读教学、指导学生朗读实践的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9.
用声音把文字所包涵的思想和感情传达出来,就叫朗读.朗读是语文课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在讲读教学中,讲解固然不可缺少,但朗读也不能没有,在阅读教学中,默读固然重要,但朗读也不能忽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固然主要是指默读的能力,但默读能力的获得是需有朗读为基础的;朗读是默读的先导,不会朗读也就不会默读.朗读,可以说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本课教材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由生有感情地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祖国哺育我们成长,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真情实感的境界。可运用音乐、插图、关键词句、感情朗读等方法,启发引导学生"入境",使他们感受课文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2.
吴显伟 《新天地》2011,(12):414-414
朗读是语文课阅读教学中指导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提高表达能力的基本途径。要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在这里,浅谈我的一体会。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诵读有很多好处。课堂中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朗读教学应目标明确、具体,朗读前给学生一定的要求或目的;朗读方法应灵活、多样,朗读方式要根据课文内容而定;朗读时过程要合理,有层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朗读训练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  相似文献   

14.
小学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在教学中加强朗读的训练,可以从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阅读作品的一条途径 ,又是便以记忆的一种方法。朗读能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能陶冶人的性情。朗读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能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文章的能力 ,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先生这样认为:"学习语文无非八个字,‘读读写写、写写读读’罢了。"这看似简单,但仔细想想语文课堂的中心环节不就包含反反复复的读,扎扎实实的写吗?我们去追求简约的教学过程,让语文教学轻装上阵,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样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涵。《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从一所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兴趣"。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训练  相似文献   

17.
朗读是语文教学最基本也是最传统的教学方法,搞好朗读教学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攻克的课题;教师可从“感知”、“品味”、“引读”三个方面指导学生朗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从而达到语文教学事半功倍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谈朗读     
读可以分默读和朗读,朗读特别重要,尤其在小学阶段。以前感觉朗读就是念出声来,最多带点感情色彩。实际上过去对朗读功能的理解有点狭隘,过去比较注重对朗读的表现,通过朗读表现某种情感、某种氛围、某种情境.但这仅仅是朗读的部分功能。  相似文献   

19.
用富有感情的有声语言,清楚而响亮地去读,这就是朗读.朗读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阅读能力不强,那是决不能朗读得好的.因此为了朗读,我们首先要培养阅读能力.这样,朗读也就必然会推动阅读.不过,朗读和阅读是有区别的.阅读是一般地读下去,而朗读时声音有高低、强弱的变化,同时在速度上有快慢的变化,这就是要注意轻重徐疾.基于此,朗读者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将自己的感情融合在有声语言之  相似文献   

20.
在外语教学中,把朗读作为训练口语、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上花费相当多的时间朗读课文,这种过分强调朗读在培养学生口语和语感能力方面的作法,笔者认为是不正确的。在外语教学中过 分强调使用朗读练习,容易出现如下弊端。1.朗读往往使学生只注意单词、词组或句子的发音,而忽略了语言的整体意义。2.降低阅读速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3.加深学生的语音、语调、重读及停顿等方面的错误。4.无指导的朗读会使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