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和互联网金融的网络技术特征,从多个角度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改变与不变。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环境下的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的互联网技术特征包括虚拟社会、移动连接、社交网络、自由精神、大数据。互联网金融将在金融机构物理形态、资金周转速度、金融市场结构、金融机构投资策略、金融机构信用评估方式以及金融机构竞争策略方面对传统金融发生改变,但互联网金融的金融本质特征没有改变。因此互联网金融更多体现为互联网技术对传统金融的革新,是一个历史现象。故而对其既不能拒绝否定,又不能无限拔高。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在代表产品、行业门槛、资金来源、授信依据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导致二者具有不同的风险。监管方面,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目前仍处于空白状态,对金融互联网的监管已覆盖一部分但仍存在局限性。因此对金融互联网监管不能与对互联网金融监管一概而论,应根据其风险不同制定不同的监管要求.对其应分类监管、区别对待。本文在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监管迫切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对二者监管的不同要求,分别从监管主体、监管范围、监管手段、监管措施和奖惩机制来对二者的监管进行细致研究。  相似文献   

3.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得整个金融领域发生了巨大改变,不仅促进了金融机构创新,提升了其竞争意识,完善了资本市场监管制度,而且推动了利率市场化和银行业发展。但同时,互联网金融给传统的金融形式和金融理念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影响。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结构特点以及新兴业务模式,阐述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从观念更新、调整转型以及模式创新方面提出传统金融业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4.
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采用文献归纳的方法,重点分析了第三方支付模式、网络信贷模式、电子货币模式、众筹融资模式等4个互联网金融模式,探究其对传统金融业带来的挑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评价与展望,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许多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服务模式应运而生,并对传统金融业产生了深刻影响和巨大冲击.但目前统计上对互联网金融缺乏统一界定,尚未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情况开展统计监测.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整理相关文献,明确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和分类,探索研究互联网金融统计方法,建立互联网金融统计指标体系,为开展互联网金融统计监测和分析奠定统计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从客户需求的视角出发,对互联网金融客户细分的基本思路进行分析与探索,提出基于需求的强制性与探索性客户细分方法,为互联网金融"以客户为中心"战略的实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时代的新金融活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面临互联网金融违法犯罪、法律和监管方面的风险。我国应为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尽快确立甄别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相关违法犯罪的刑法标准。从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两个方面、出罪标准和定罪标准两个层次上来设定互联网金融的刑法保障标准,出罪标准是有利于实体经济和经济社会发展,定罪标准是行为同时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保护互联网金融合法经营活动,宽宥对待其中的轻微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互联网金融犯罪。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规范应首先考虑运用民商、行政等法律,只有在其难以有效发挥保障作用时,才需要刑法介入。  相似文献   

8.
随着“十三五”规划首次提及互联网金融,其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地位与意义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2016年,我国经济下行趋势或将持续,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将加大推进力度,在此双重背景下,互联网金融行业将承载更多的改革使命,同时也会获得极佳的成长契机。基于对互联网金融在供给侧改革中的责任与发展机遇,为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深入落实,并加快互联网金融的自身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应依托大数据驱动金融供给创新、提升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坚持差异化品牌发展路径、深度挖掘用户需求变化、提升金融风险防控能力并着力推进绿色互联网金融。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金融是否深刻地改变了金融业的竞争格局,是否会引起金融业的革命性变革,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与争议。从生态系统视角看,美国的互联网金融业态种类齐全、创新领先,但缺乏控制者进行顶层设计,亦无优势种激发系统活力,业态发展相对独立,对传统金融系统威胁弱,竞争力不足;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起步稍晚,但有强势的控制者统筹规划,优势种潜力无限,业态发展形成强烈协同效应,整体竞争力强。美国互联网金融业态相对独立,采用的是分类监管;中国互联网金融系统性强,一旦发生金融风险,其传染性会更强、传播速度会更快,应采用联合监管。为保持中国互联网金融竞争优势,政府监管应从原则式向规则式过渡。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互联网产业稳步增长,多种技术应用和服务在社会生产领域和大众生活中不断涌现,其中互联网金融在2013年呈现飞速发展的局面,导致了2013年成为业内人士口中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作为一种新的业态,互联网金融已经对中国传统金融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与挑战。本文将在对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的SWOT分析基础上,对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提出战略意见。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所带来“存款搬家”、银行业改革、货币基金崛起等现象正在改变着金融市场格局,也逐步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从互联网金融影响货币政策的机理出发,通过对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效率三个方面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互联网金融能够促进公众投资性动机,增加货币需求;二是互联网金融间接拓宽了货币供给渠道,削弱货币供给的可控性、可预测性与相关性;三是互联网金融干扰了货币政策制定的准确性与实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迅速进入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金融脱媒化现象也越来越明显,这对传统金融业带来巨大挑战,但同时也是对我国传统金融业的一种补充。本文基于金融中介理论与金融功能视角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传统金融中介作用的淡化以及未来二者不断合作与博弈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的金融创新模式,是传统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基于互联网行业与金融行业相结合的特性,互联网金融面临着因技术安全与违约风险而引发的诸多复杂且多元化的纠纷。从解纷机制考量,商事仲裁的运用与互联网金融纠纷的特点相契合,具有纠纷解决专业化、效率化以及纠纷认可与执行广泛性的特点。对此,充分发挥商事仲裁的积极效用,无疑将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纠纷的顺利解决,从而维护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但同时存在问题,例如信息泄露、 流动性不足、 违约频发、P2 P大量跑路或提现困难等.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既具有传统金融的特点,又具备新时代互联网的特性.运用信息空间理论研究互联网金融,由演化生产函数和信息空间三个维度分析其发展框架,提出互联网金融的信息空间,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具有阶段性、 融合发展性以及互联网金融数据与信息在信息空间的流动性特点,由此针对性地提出对互联网金融监管建议:需要进行综合监管和阶段性监管;现阶段主要加强大数据和信息化建设、 征信建设和网络实名的阶段性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影响 随着全球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如雨后春笋,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网络银行业务正在接受着来自全球银行业的严峻挑战。但与此同时,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必须要积极有效地应对全球金融服务提供商的挑战,建立新的互联网金融战略,互联网金融自产生之日起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至今,农村的金融改革一直在进行,但收效甚微。传统的金融业务在农村市场受到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影响,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互联网金融属于新时代的产物,是互联网技术与金融功能的有机结合,有着独特的优势。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普惠金融的进一步推进,互联网金融也在农村地区快速发展起来,为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提供了新的出路。针对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2010年以来,在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急剧扩张.2013年以来迅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使得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与监管成为焦点.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是结构性因素、制度性因素以及技术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了较为突出的特征.互联网金融一方面正在悄然改变中国的金融业态和市场竞争格局,另一方面也蕴含着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应当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和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强微观金融数据的搜集与监测分析,完善市场机制.与此同时,应当提高市场透明度并坚决打击非法集资,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现实背景出发,选取2006~2017年间中国69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首先从理论层面系统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绩效的影响机理,然后通过构建随机前沿模型,测算得到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商业银行利润效率,并对其无效率效应进行估计.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效率形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产权性质、资产规模、风险等因素也从不同方面存在重要作用.深度融合网络信息技术,向金融科技转型创新是传统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发展模式的出现,其与传统产业结合发展,一方面为传统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活力,另一方面促使新的产业产生。互联网银行的出现标志着“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银行的运行模式相结合,使互联网银行的全部业务均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对传统银行的发展提出挑战,为未来银行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模式。针对互联网银行提供业务有限、信用数据有效性和账户安全等级低等问题,提出相应解决策略,对互联网银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金融科技以互联网金融为基础,深度融合了多种新兴科技,实现了对互联网金融的升级换代.互联网金融向金融科技的转型包含组织社会学意义上的组织或制度变革,技术环境的结构性变革意味着金融市场范围与规模的扩张、金融交易速度的加快和金融监管边界的模糊化,制度环境的变迁促进了互联网金融公司主动转型为金融科技公司,以求获得监管机构和市场的"合法性"认可.面对这一深刻变化,金融监管的自我结构调整需要采取监管沙盒、金融科技特许经营和监管科技三种应对措施.在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之间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金融科技应走向金融牌照管理的合规之路,并积极发展普惠金融与金融科技标准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