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西部大开发中影响民族关系的要素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当前的西部大开发,将会对西部各民族之间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文章提出要注重研究经济利益、资源分配、民族意识、宗教意识、风俗习惯等因素对民族关系的影响,通过经济、文化、法制、教育诸方面的政策措施,促进各民族发展,巩固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是中国重要社会问题之一。习俗是民族之象征,各民族同胞对本民族风俗习惯充满着感情,常以本民族风俗习惯是否受到尊重和保护来处理与其他民族的关系,从而民族风俗习惯成为民族关系问题中的敏感因素。建党百年来,我国逐步形成并制定了解决民族问题的系列民族风俗习惯政策,促进了各民族的稳定、发展及繁荣。总结和反思建党百年来我国民族风俗习惯政策形成发展历程,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贯穿这一历程的基本方向,突出表现在通过制定国家法律、民族政策来加以保障和维护,以传承和弘扬优秀的、积极的、健康的民族风俗习惯,改变和革除落后的、消极的、不健康的民族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别民族的风俗习惯。回族作为一个文化、经济比较发达的少数民族,在信仰、仪礼、民间生产、生活等方面同样保持着本民族风俗习惯的鲜明特色。了解回族的这些风俗习惯,不仅对于了解回族历史、信仰以及本民族文学的民族特色有着重要帮助,而且可以从中看到它们之间渊源而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日常生活社会学是研究日常生活领域中人们的社会关系、社会活动和行为的一种专门社会学理论。日常生活是指人们生活中的非生产领域,它既指人们之间,首先是家庭之间的一种日常关系,也指在阶级、社会群体、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下,在历史上形成的满足个人物质与精  相似文献   

5.
当前,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广泛频繁;横向经济联合的项目不断增多,范围、规模不断扩大;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民族关系不断发展,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增多。由此而相应产生的各民族之间的摩擦、纠纷、利害冲突,以及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新问题也相应地增多了。我们首先应该肯定,这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  相似文献   

6.
花俊 《宿州学院学报》2002,17(2):132-13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各民族之间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会导致交际中的文化冲突。了解异域民族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避免语用失误,从而使交际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宗教与民族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得宗教对民族关系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在一定历史时期,宗教会推动民族关系协调发展,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宗教又能够成为阻碍民族关系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社会历史条件下,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整合多种因素,实现宗教与民族关系的良性互动,既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出发点,更是实现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在一定环境中生活较长时间的少数民族,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会固化在他们的头脑里,一旦改变会给他们造成很多痛苦。而水电建设会导致移民搬迁,改变他们生存的环境,造成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不适应。为此,国务院令和相关规范指出"移民安置规划应当尊重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但在水电工程中的安置地选择、基础设施重建和安置补偿的条例、规范中没有具体的规定和阐述。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对其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保持与否会有不同的想法,本文对此提出按"以前的风俗习惯和移民意愿"进行移民安置的想法,并就云南滇西地区的民族移民的风俗习惯、思想状况和一些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按文化要素分别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 ,宗教的社会影响还将继续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有必要搞清楚宗教与民族、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和迷信的关系。吸收宗教文化中合理的部分 ,这对社会主义文化大厦的建设 ,发展我国民族文化科学事业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总结出的一条民族工作的成功经验,是民族平等、团结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当代中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历史与现实的角度论述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历史意义,及该政策对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增进民族团结、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饮食文化是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丝绸之路上的各民族的饮食文化在历史上也有交融和碰撞.考察新疆塔里木盆地南北缘的薄馕(薄饼)的考古遗存、新疆南疆各地多民族的薄馕食俗、<突厥语大词典>中薄馕的记载、敦煌文献和其它汉文文献中有关薄饼和春饼食俗的记载,以及中东、南亚和西亚有关国家中的薄馕食俗,历史上波斯的饮食文化对我国食俗是有所影响的,薄馕及其食俗就是明证.  相似文献   

12.
论清代满族四种社会群体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历史原因 ,满族出现一个散杂居的局面。虽然满族有着共同的民族认同 ,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满族社会群体 ,出现微有不同的现象 ,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民俗集团”。笔者在田野调查过程中 ,对全国的满族民俗事象 ,进行分类排比 ,始划分出四种社会群体 ,即留守群体、驻防群体、留守与驻防相结合的群体和屯垦群体 ,把散居全国的满族都囊括在内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的移民国家,但是各种族之间却非常团结和睦,这与新加坡的种族和谐教育是分不开的。本文试图对新加坡的种族和谐教育经验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团结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习惯法是历史上形成的通行于某一特定地区的以习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具有约束力的民间规则。首先提出了习惯与习惯法的概念,继而分析了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特点,最后对民族习惯法的价值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作家理查德·派克的小说《我们之间的河》以美国内战为背景,巧妙地将历史真相与虚构的故事相结合,描写了自由有色人鲜明的形象特征以及婚恋习俗,揭开了美国历史上“自由有色人”身份的神秘面纱。在种族歧视肆虐的社会背景下,自由有色人的身份危机比其他纯种族裔更加复杂。《我们之间的河》为读者认识美国复杂的种族历史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萨满教是新疆古代少数民族普遍信仰的原始宗教,体现在文献记载、民间传说、考古发现以及各民族当中萨满教的遗留等。萨满教流行的时间相当久远,并长期支配着西域先民的精神生活,逐渐形成一种积淀十分深厚的民族传统观念和习俗。这种观念和习俗深刻影响着并渗透于其他宗教信仰里面。至今保留在新疆各少数民族里大量的萨满教遗俗,充分反映了新疆宗教演变中发生的地区化、民族化特点。  相似文献   

17.
美国高校的多元文化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美国高校多元文化教育兴起的背景、教学主张、教学形式及内容等 ,认为这种教育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传统文化价值取向 ,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消除种族歧视、促进美国各民族之间的沟通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石头作为具有生殖力的象征,是很多原始民族古老的文化信仰,以石头作为母体、父体,石头生人的观念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朝鲜及日本文化中都大量存在,并对不同地域,不同国度各民族生殖崇拜观念和生育习俗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着重于与日本母石崇拜文化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南方女性的奇风异俗及成因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南方各民族女性有千奇百怪的奇风异俗,笔者将这些奇风异俗分类为经济、恋爱、婚姻家庭、文化、不落夫家等若干方面。关于成因,笔者不赞成"母系社会残余"的公式化解释,而提出"儒与非儒文化的冲突"、"女性是经济活动的主要角色"等理论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旧传统观念、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仍然在不同程度上成为现代化进程的阻力。只有发展民族教育 ,提高人口素质 ,扩大交流与合作 ,才能加速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