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流动性过剩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引起了理论界和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探讨流动性概念的起源,总结流动性的特有属性并通过定义揭示流动性的内涵;梳理流动性理论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分析流动性的种属关系并通过划分确定流动性的外延;分析流动性定义与流动性划分的关系,从内涵与外延两个角度明确“流动性”概念。研究发现:资产流动性与流动性资产是截然不同的,传统流动性理论注重研究资产流动性状况,现代流动性理论则更多地关注流动性资产数量;依据不同的标准,流动性有多种定义和多种划分方法。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探讨流动性过剩和流动性不足的原因及影响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商业银行单位资产表内、表外流动性创造指标,分析国内货币政策、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效率和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了商业银行总体和表内流动性创造水平,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可以强化调控效果;同业业务发展削弱了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调控的有效性。因此,应注重货币政策调控质效,做好同业业务监管协调,推动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实体经济对金融资源的有效需求,降低商业银行对同业业务的过度偏好。  相似文献   

3.
流动性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日益加深,而我国在这方面管理刚刚起步,相对比较落后。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流动性需求及其变动类型,希望达到降低流动性风险的目的。主要内容包括银行流动性需求因素、变动类型、实现流动性需求目的的技巧和对流动性的管制。  相似文献   

4.
对流动性不同角度的理解,可将流动性分成货币流动性、银行体系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不同层次流动性之间的传导也使得其内在联系越来越紧密。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不同层次流动性之间的传导进行计量分析,发现我国货币流动性显著受市场流动性与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市场流动性与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相互影响逐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浅析流动性过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在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基础上,说明这些过剩的资金为银行各项业务的开展和利润的实现提供前提保证,指出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带来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银行流动性与清偿力之间存在复杂的作用关系,这种关系与银行外部经济环境交织在一起使流动性风险成为引发银行危机的根源之一,从流动性视角研究银行资本结构也因此成为银行财务和银行监管文献的重要动向。论文回顾了银行流动性与资本结构关系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对流动性保证、流动性创造、流动性危机与银行资本结构决策三个主要关系的经典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意在对我国银行的资本监管和稳健经营提供某种借鉴。  相似文献   

7.
2005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取代了过去的流动性不足,本文将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对银行流动性过剩这一广为受到关注的新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首先,简述流动性过剩的含义及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具体表现和流动性过剩的不利影响。其次,重点分析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指出持续的贸易顺差和当前我国的货币机制是导致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最后从微观、宏观层面和金融监管当局角度提出破解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金融流动性风险中的银企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金融的逐渐展开,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也在逐年增大,并且其逐渐演化为影响金融机构的各种风险的综合性结果。银行与房地产企业的博弈过程影响着银行机构的流动性,其博弈结果影响着银行机构的流动性风险水平。文章通过建立银行与房地产开发商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了银行与房地产企业之间的博弈过程,阐释了银行与房地产企业在不同条件下的选择模式,并提出对策,以防范化解银行机构的流动性风险,从而保障房地产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紧缺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中国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紧缺的问题,通过面板数据分析,反映出中小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单一、过于依赖利息收入,认为从紧的货币政策,净出口额增幅的减少,银行自身对高收益资产配置的追求是产生这些银行流动性紧缺的原因,提出加快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大力发展非利息业务,合理调整存贷结构,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和完善流动性风险监控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9年至2018年172家中国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探讨经济增速放缓、银行竞争与流动性囤积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经济增速放缓会提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囤积水平,而银行竞争加剧则会降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囤积水平;(2)银行竞争与经济增速放缓的交互效应结果显示,银行竞争能够削弱经济增速放缓对流动性囤积的正向影响,且该交互效应在股份制和城商行、农商行及以下样本组中表现明显,国有五大行的样本组则不明显。研究结论表明经济增速放缓确实是导致银行流动性囤积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强化银行竞争能够有效地缓和经济增速放缓对流动性囤积的正向影响,这一发现对于我国当前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以及切实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高杠杆是金融风险衍生的根源,维护金融安全已经提升至国家安全战略高度。近年来基于调节资产流动性而进行的资产转让和贷款类信托理财业务的规模正逐渐扩大,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资产流动性大小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出售资产能力的提高增强了商业银行流动性冲击承受能力,资产流动性的提升会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另一方面,资产流动性的提升会激励商业银行风险资产增持行为,导致新的流动性风险聚集。将金融去杠杆引入分析框架,基于存款保险制度视角构建了资产流动性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考察带有金融去杠杆强度的商业银行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对贷款出售折价率的偏导数,研究去杠杆背景下资产流动性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三个管理原则中,流动性居于首位,被视为商业银行经营的生命线。而近年来,随着"金融脱媒"趋势的加剧和监管当局对流动性监管的加强,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常会出现流动性紧张。为此,论文考察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现状,将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因素分为内、外部因素,进而选取我国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3年季度财务数据与部分外部经济数据,按银行规模分类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据此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选择超额准备金、银行存贷差、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成交量和货币供给为指标,从量化的角度对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行分析,并说明其对商业银行本身和宏观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然后从经济运行的宏观角度、商业银行和居民的微观角度探讨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流动性不足会引发商业银行挤兑现象,严重的还会导致商业银行破产。流动性过剩则意味着商业银行持有的资金超过维持必要流动所需的资金并为此承担较高的资金成本。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现状的说明,分析了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和不利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传染网络,本研究分析流动性风险在经济繁荣和经济衰退下的网络传染机制和网络特征。实证表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传染机制具有层次性和反传染性;传染网络在经济繁荣(高阈值网络)时符合无标度特性,在经济衰退(低阈值网络)时符合小世界特性;高阈值网络中多数国有银行易受攻击,低阈值网络中股份制银行易受攻击;股份制银行具有传染性和易感性,并充当传染中介角色。在宏微观审慎监管下,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指标的监测,并同时关注银行外部业务联系,及时监测流动性风险,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解决货币流动性过剩的主要手段是存款准备金政策及央行票据的对冲交易。现代西方货币理论及我国政策实践均表明,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供应量的发行失控,解决流动性过剩必须从源头上遏制货币供给泛滥的局面。汇率制度改革是应对货币流动性过剩的根本途径,并同时辅之以金融体系改革,发展直接金融市场等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流动性过剩集中在银行体系和广义货币供应量两个层面.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在于长期累积的巨额存量货币的流动性增强,而信用货币派生能力的提高和境外投机资本的大量流入进一步加剧了流动性过剩现象.化解流动性过剩问题,短期应着力于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中期需要调整汇率政策,弱化人民币升值预期,长期来看,需要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为重点.  相似文献   

18.
全球期货市场崛起下的银行衍生品业务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以来,国际场内衍生品市场蓬勃发展,期货品种不断推陈出新,成交量与日俱增。由于国际OTC金融衍生品市场透明度极低、流动性不足和监管缺失的痼疾随着次级债危机的爆发而愈发明显,使得越来越多的国际商业银行将中间业务中衍生品业务的重点,由OTC市场传向了透明度更高、流动性更强,监管更加有力的交易所交易的场内金融衍生品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