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1 毫秒
1.
我国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始,就把基础教育改革当作政策确定了下来。在小学教育界改革不少,但免不了隔靴搔痒的尴尬。《教育哲学视野下的小学教师知识基础》一书,不仅提出了小学教育的特质观并对小学教育的本质有了明确的表述,还对传统的教师知识构成理念进行了颠覆,并对未来的小学教师教育提出了可供参照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对幼儿成长有重要意义。围绕目的与内容观、教育形式观、评价观、教室环创观几方面内容,对142名幼儿园教师的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观念“小学化”倾向不同程度地存在:“学前”与“学校”的内容冲突是教育目的与内容观的动力表现,集体教学过多是“小学化”教育形式观的组织表现,结果重于过程是“小学化”教育评价观的导向表现,教室“幼趣”不足是“小学化”教育环创观的课程表现。幼儿园教师观念“小学化”倾向的形成与教师教育的观念保障、幼儿家庭的利益诉求和教育机构应试教育的低龄渗透紧密相关,其治理需走分层施策之路,家庭要改变应试取向的教育方法,积极回应幼儿园的“幼儿本位”工作;职能部门要系统改善“幼小衔接”工作,全面落实小学入学的准入监管;幼儿园要及时更新保教工作观念,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前教育觉悟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知识目标体现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基础观。能力目标体现课程目标的定向性和能力观。素质目标体现课程实施和评价的整体性和过程观。数学教育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应充分发挥数学文化教育功能,把数学文化融入模块化结构设计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应用知识技能,学习知识应用能力、职业技能,达到培养学生探索、求真、创新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现代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思想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的先导和动力。高等教育思想由教育价值观、教育目标观、教育主体观、教育教学观和教育发展观等一系列观念有机构成。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价值观要求树立终身教育信念;高等教育目标观要求学会认知、做事、合作、生存;高等教育主体观要树立教育是战略产业和人才是主要资源的意识;高等教育教学观表现为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整合为内容、以注重学生创造和个性发展为方法;高等教育的发展观体现为持续发展和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评述了2000年秋季启用的高中语文教学新大纲,主要是语文教育性质观、语文教育目标观、语文教育方法观、语文教育评估观和语文课程教材观五方面所体现的语文教育发展的最新理念,认为新大纲是吸取最近几年语文教育理论界新观念、新思维的一个成果.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以人为对象,以知识传授和创新为手段,以人类和谐进步为目标的伟大而特殊的实践活动。中国教育的文化渊源可追溯到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的"文明轴心时代",这一时期积淀了中国传统教育深厚的哲学文化特质。中国教育传统的根本价值追求在于将君子人格培育作为根本目标、将道德教育置于核心地位以及知行合一的教育观。当今中国与世界发展的新背景使得中国教育价值的建构面临新挑战,为此应将人格培育作为实现当代教育价值的核心选择,将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播力、影响力植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沃土中,注重以知行合一、兼济天下的教育实践强化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创业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一个重要主题,其基本含义是教育学生如何去开拓事业。创业教育目标的确立是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创业教育其根本性、整体性的目标是要培养企业家精神。所谓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体现出来的开创而执着的精神特质。大学创业教育的操作性目标是从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创业知识等四个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操作性目标是为根本性目标服务的。  相似文献   

8.
柔性教育目的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教育目的观是一种客体论教育目的观,这种观点忽视人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发展自我的主动要求。受教育者应是教育目的设定和达成的实践者。柔性教育目的观是与刚性教育目的观相对的,它的基本内涵是:教育目的的设定,应顾及受教育者自主发展的要求和需要,而不仅仅是社会的要求和成人的预设;教育目的不再是单一的终极目的,而应是一个多元分层的目标体系;教育目的实现,应与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协调,是一个动态可变的目标达成过程。  相似文献   

9.
高师教育学教学的困境与目标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教育学的教学长期处于困境之中,造成这种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为设置的多重教学目标。因此,必须重新审定教育学的教学目标。教育学的教学应培养学生合理的“教育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合理的教育本质观、教育目的观、教育价值观、教育主体观和教育实践观。  相似文献   

10.
网络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呈现出新的特质,产生了新的主客体关系模式。网络化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推进要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教育原则,确立教育主体"主导性"与教育客体"主体性"辩证统一的教育观,构建主体与客体平等互动的教育过程观,营造符合教育客体价值需求的教育情境观。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面向新时代的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启动了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的难点是教育观念体系的更新与重建,该文从目标观、教材观、课堂教学观、学习观、智力观、发展性评价观、学生观、教师观8个方面对支撑新课程的教育观念体系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定位应包括功能、价值、目标和观念定位。功能的科学定位,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的定位;价值的科学定位,包括社会性价值定位和个体性价值定位;目标的科学定位,主要有根本性目标定位和具体性目标定位;观念的科学定位,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发展观、质量观、资源观、任务观和德育观的定位。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着眼于全局和未来,从战略高度论述教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战略观.本文概括为:辩证地、历史地认识教育的本质,是邓小平教育战略观的认识论基础;坚持“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是邓小平教育战略观的方针与目标;强调各级党政领导要以战略眼光抓教育,是邓小平教育战略观的组织保证等.  相似文献   

14.
生命观教育的核心:强化敬畏生命的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关注生命价值和生存质量的社会大环境中,生命观教育被明确地纳入了高等教育体系.高校生命观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生命观,最终实现生命价值,因此把握生命观教育的核心非常重要.敬畏生命是生命观教育的核心,引导并促进大学生强化敬畏生命意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控制着“教”“学”活动。目前社会工作伦理课程的教学目标缺乏统一规范,不利于专业教学。社会工作伦理课程教学目标应包括三个层次:知识和技能层次、情感和价值观层次、职业特质和品德修养层次。其中,社会工作伦理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处理实务能力的培养是基础,是最低层次的目标;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认同与内化教育是核心;社会工作职业特质和个人品德修养的提升,培养“高尚的人”是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16.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是行政上的领导。校长作为学校的精神领袖,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引领学校教育价值观的转变之责。教育价值观是学校办学的价值取向,是师生群体的教育观、学生观、学习观,决定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并将积淀成富有本校特质的校园文化,体现在学校的办学宗旨、校训、校风、学风、教风、校本管理制度等方面。作为百年老校,在"诚敬"校训的训育下  相似文献   

17.
传统教育目的观是一种终极性教育目的观,这种观点的特点是教育对人的发展要求的单向性、对人的发展水平评价标准的单一性,教育目的的抽象性和极差的可操作性。形成性教育目的观与此是相对的,主张受教育者应是教育目的设定和达成的实践者,其基本内涵是:教育目的的设定,应顾及受教育者自主发展的需求和自塑能力,而不仅仅是社会的要求和成人的预设;教育目的不再是单一的终极目的,而应是一个多元分层的目标体系;教育目的实现,应与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协调,是一个动态可变的目标达成过程。  相似文献   

18.
正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南麻小学是一所初具教育现代化特质的普通农村小学。钟灵毓秀的丝绸文化、淳朴厚重的地域民风孕育南小人勤勉、善良、执着的美好品质,凝成积极有为、奋发向上的南小精神。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落实区局提出的"校园  相似文献   

19.
孔子的教育对象观、教育目标观、教育方法观以及他的因材施教的教育实践,都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特征,我们应当重视并借鉴,以便更好地为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创新观念是教师推行创新教育的认识前提。教师的创新观念主要包括 :创新价值观、创新平凡观、培养创新素质的教育目标观、多元人才观、动态的知识观、立足发展的教学观、注重个性的学生主体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