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阐示了法治与法治经济的内涵 ,指出法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市场主体的确立、市场经济秩序、规则的形成和发展及宏观调控都需要法治。中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治 ,必须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体系 ,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 ,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的前提出发,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涵义和框架。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框架应是由民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等实体法和程序法相互配合而构成的统一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特别需要强调德治与法治的紧密结合。这是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的重要保证。因此 ,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依靠法律来规范和引导市场经济的运行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引导作用 ,把市场运行纳入规范和法制的轨道 ,保证市场经济体制健康发展。同时 ,思想道德建设对市场经济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要提倡以德治国 ,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税收管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繁荣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有力保障。根据法的一般原理和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应倡导在具体税收征纳法律关系的规范中适用诚信原则,以推进税收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结合,提升相关制度建设的实施效果,促进税收作用的充分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我国的法治体系尚未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需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推进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首先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因此,完善法律规范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对立法先行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做了几点思考展望:一是以"以人为本"法律观引领法律体系的完善;二是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三是加强重点领域立法。  相似文献   

6.
西方现代经济法是在民商法得到很大发展的基础上 ,为了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对法律提出的要求 ,弥补民商法在调整经济关系上的局限性而出现的一个法律部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经济法则脱胎于计划经济法律制度 ,其原有理论需要扬弃和更新 ,并用调整以社会公共性为根本性特征的经济管理关系的法律部门的定位来构建中国经济法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客观需要出发,继承与发展邓小平法治思想,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江泽民法治思想的核心和最高成就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法治思想的具体内容包括加强立法、依法行政、司法改革、普法教育、发展法律服务业.  相似文献   

8.
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建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命题.这是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实现执政方式的法治化转变的理论基础.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社会主义与法治的结合是法治思想史的重大转变.法治是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而非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需要法治之理,法治之理是人们公认的法治规则.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特征在于执政党要依法执政,接受宪法、法律的约束.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建构需要阐明法治的基本含义:法治是社会主义的政治道德;是社会主义道路的实现方式;是以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主要方法的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9.
法治与德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基本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需要运用法律来调控经济活动,但“法治”的强制性又决定了其局限性,因此,还必须加强道德建设,只有“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才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以西部大开发与经济法理念的契合点为分析基点,阐明经济法制度是西部大开发法治保障的核心制度,并探讨了这一法律制度体系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1.
关于制定《经济法纲要》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济法纲要》作为基本的经济法规范性文件,调整范围广、稳定性强、法律效力高。目前制定《经济法纲要》是建立完备的经济法律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需要,同时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经济法制度统一和推动经济法学的发展。制定《经济法纲要》已具备了社会条件、法制环境和相应的理论准备。《经济法纲要》的基本内容包括总则、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经济法主体、市场监管法、宏观调控法和经济法责任。要制定好《经济法纲要》适应加强经济法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和《经济法纲要》拟订、建议与起草工作,并最终提交国家立法机关审议通过与颁布。  相似文献   

12.
道德和法律的关系作为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范畴备受关注。需要我们思考的是,中西方思想家都曾探讨过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问题,所不同的是中国最终走向了"人治";而西方则走向了法治主义的道路,继而在现代出现逐渐融合趋势。因此,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建立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背景下思考如何构建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德与法关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法治之理是以实现公平正义、权利自由、和谐秩序为目标,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法律方法为手段的政治行为之理;它也是一种尊重法律规则和程序,理性运用和有效约制权力,并根据法律进行思维的法治意识形态。对于传统中国以权力为中心的政治行为方式来说,强化意识形态中的法治之理,属于观念层面的变革。在思维过程中讲究法治之理,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法治化的先决条件。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需要用法治之理打量中国,为中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提供符合实际的理论支撑,进而把发现问题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方式常态化。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确立法治建设的目标模式 ,需要制定并及时调整法律发展战略 ,需要走“政府主导推进型”的法治道路 ,同时需创造实现法治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经济法和民法作为规制市场交易和经济运行的互补互动的重要法律部门,是社会主义市场良性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逐步深化,经济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理清我国经济法与民法之论争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焦点及其实质,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介绍国外经济法与民法之论争,再对比我国的情况来揭示问题的实质。  相似文献   

16.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对德治与法治结合思想的深入贯彻,是时代的产物。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构筑两大体系,全面推进"德治"与"法治"的结合,一方面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另一方面需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民法发展的历史是西方法制支的浓缩。是西方法治化道路的主线.也是西方现代化乃至西方文明演变的历史;从民法发展的历史及其要旨看。民法是私法中的“宪法”,民法应是一切现代国家法律体系之基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成熟之标志;鉴于民法是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保障人权、及实现政治民主化、制度化的基本法律。它也成为中国法治化的先导;从而,民法成为构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论述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法律和政策依据;法治国家,是指依靠法治理或管理国家;依法治国应该正确认识什么是法;要正确认识什么是法,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概念和特征;实行依法治国应该正确认识经济法的概念、地位和体系,充分发挥经济法的重大作用;实行依法治国需要制定《经济法纲要》。  相似文献   

19.
编撰经济法典包括经济法律法规按照归属于经济法部门所进行的编纂和基本经济法的撰写创制;创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法,是编撰经济法典的题中应有之义和浓墨重彩。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现在,我们已开始实行要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改革,以完全彻底地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经济法也早已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创制基本经济法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创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法,就是要创制"既是规范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的微观经济的经营、竞争行为,又是规范政府等宏观经济主体的宏观经济的经营、竞争行为,以及保障人们的消费利益,在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领域,统一确认、设定和保护主体的劳动力权"的基本经济法。  相似文献   

20.
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在理论上明确和解决如下3个问题:1.“法治经济”不是“法制经济”,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2.要确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目标;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即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