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壮族民间师公教:巫傩道释儒的交融与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壮族民间师公教是在壮族先民“越巫”信仰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一种民间宗教 ,在道教传入之前 ,它处于自发宗教的发展形态 ,道教传入后 ,为与民间道公教相抗衡 ,它不同程度地吸收和整合了道教、佛教及儒学思想等文化因素 ,逐渐向人为宗教形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道教是中国文化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宗教意识和精神生活。享乐观念是道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的一个十分突出的方面。解释和研究这一内容有益于我们了解中国人的宗教观念的独有本质.有益于我们认识中国文化的民族特殊性。本文搜集道教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中的相关事实,对道教这一价值观念进行分析评判,并把它置于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中,追踪这一观念产生和衍化的根源.说明这一观念对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老庄思想是道教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教与老庄存在着从内容到形式的关系。从始创时对老子及其思想的神化,到成熟时对老庄及其思想的扬弃以及再度神化,无不证明了这一点。老庄道论本来就玄之又玄,因而有被道教神化的可能;老庄哲学具有超然性,它追求永恒至境,因而吻合道教追求长生久视的宗旨。从思想史的角度说,没有老庄的道本根论,就不可能有道教思想体系的产生。这应该被看作是道教对老庄思想最大的汲取。因为无论是哲学的还是宗教的理论体系的建立,首先依赖的是其思维方法的确定。  相似文献   

4.
道教美学思想是中国人的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种特色从三个方面区别于其他民族宗教的美学思想:一是它的神性美具有“此岸”化特点,它的宗教最高美具有“朦胧”倾向,二是它的宗教美学—伦理思想,以“忠”、“孝”为中心,具有较强的民族文化精神,三是它美学人性“内省”要求的基点和内驱力,因“承负”、“即身成仙”而更富吸引力。这使道教美学思想呈现中华民族文化特点,因而更有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代陕北庙会考察与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庙会活动是陕北地区的一大景观。虽然从形式上看,它不是一种标准的宗教活动,但是:其一,它是佛、道教活动的重要内容;其二,民间庙会与佛、道教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其三,所有庙会均毫无例外地有固定场所、管理组织、祭祀偶像、宗教仪式(敬香、诵径、求签等)。  相似文献   

6.
论道教学的发展与成熟─—“道家道教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述评潘显一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同时又是一个十分庞大、复杂的文化体系。对它的历史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它所展现和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宗教学界、特别是道教学界,经过近20年的学术探讨,已经有...  相似文献   

7.
道教,是从我国古代巫术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它始于后汉,魏晋南北朝时正式形成。这个宗教在唐代获得长足发展,开元末、天宝年间尤为兴盛。本文试图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宗教的光辉论述,对唐代的道教作一初步分析,着重说明道教与唐代封建政权的关系,它在维护地主阶级统治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及其与当时社会阶级斗争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中韩道教交流可分为官方和民间两种交流方式。官方交流通常夹杂着明显的政治意图,民间交流则是纯粹的宗教文化互动。就现存文献记录来看,中韩道教交流以官方交流为主,民间交流为辅,但实际上民间交流也非常活跃。在两国之间的道教交流中,道教文化因素主要是由中国单向输入韩国,基本上没有出现从韩国回流中国的情况。道教传入韩国后虽未能发展成制度化宗教,却对韩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道教的文化特征及其发展前景胡孚琛,张群英什么是道教?从道教形成、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来看,可以这样定义道教的特征:所谓道教,是中国母系氏族社会自发的原始宗教在演变过程中,综合进古老的巫术文化、鬼神信仰、民俗传统、各类方技术数,以道家黄老之学为旗帜和理论支...  相似文献   

10.
由于种种原因,金元文学研究在学界一直处于比较冷落的境地,至于金元时期的道教文学研究因其涉及宗教,问津者就越发寥寥。事实上金元道教文学却自有它特殊的存在价值和文学史意义。鲁迅先生就曾说过:"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致许寿裳》)而在《全金元词》中,道教词人所写的词竞也占了总数的将近一半。由此看来,对于金元道教文学(尤其是词)的研究,乃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尤其是词史)“绕不过去”的难题,需要有志者敢于前去探求和开掘。  相似文献   

11.
道教的神仙观念不仅以各种道教经文来表现,同时也通过各种神仙传记来形象传播.与传统道教经典比较,道教神仙传记更加准确地表现了道教中的民众宗教意识和倾向,以及道教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通过对道教神仙传记作品的分析,可以研究不同时期道教神仙观念的同与异,以及道教在不同时期对神仙内涵、修仙观念和道教伦理等问题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12.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的劝善理论,是道教主要的伦理道德观念,是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家庭道德、身心健康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董绍军 《社区》2012,(9):40-40
坐汽车出四川省乐山市,两个小时左右,便到了闻名已久的西坝。西坝古镇,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特别是那清冽的溪水,是磨制豆腐的天然水汁。西坝豆腐异于其他地方的豆腐,首先关于它的传说就很奇异。传说某一年,八仙之张果老、吕洞宾、曹国舅云游至此,见树木葱茏的山林间一块平坦的巨石,  相似文献   

14.
道教是我国古代三大宗教之一,它与儒、释相互依存、互为作用,为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要想充分发挥道教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作用,需要深刻地了解道教的主要伦理思想,从而有效的利用道教推动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本文主要讲述了道教中的三大伦理思想,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道教对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五斗米道是我国道教源头之一,五斗米道自创立后就肩负着发扬道教的历史使命,其历代宗教领袖都为之做出了不懈努力,至南北朝时,五斗米道成为组织制度成熟、理论体系完善的宗教组织。随着隋朝的政治统一,五斗米道也演变为全国统一的官方道教,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宋代道教文化情趣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生是宗教对生命的承诺,宗教的永生观念随时代变迁而嬗变.宗教文学是对宗教永生观念的表现,不仅体现出宗教在不同时代对永生观念的不同阐释与追求,也体现着一个特定时代总的审美理想情趣.宋代道教诗歌既折射出宋代成仙观念的变化,也体现着宋文化内敛的风貌.  相似文献   

17.
<正> 道教在中国,与其说它是一种宗教,更不如说它是一种文化。就其实质而言,道教可分为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道教哲学与道教雅文化,以及以神仙道教与民间道教为代表的道教迷信与道教俗文化。唐代,由于李唐王朝尊道教之主老子(李聃)为“太上玄元皇帝①”与“太圣祖大道玄元皇帝②”,  相似文献   

18.
自从六朝至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是道教传播的重要区域之一。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神与仙继承了中国原始宗教、古代神话、古代宗教所崇拜的诸神,又容纳了民间信奉的众神,吸收并发展了得道成仙的思想。因道教诸神来源于民间,对信仰者来说并不陌生,因此道教在长江流域很快赢得了民众的崇奉。  相似文献   

19.
道教是求生的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与死是人生的首要问题。宗教,无论是自然宗教还是人为宗教,都以此为其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综观世界各地的宗教,有以生为罪恶,有以生为苦难,有以生为虚幻。说法虽然各异,但有一点相同:以为人的幸福不在世间,而在那死后的天国净土。中国的道教则不然。它以生为天地之大德,以人之长生为大乐。探索道教的这一特点,对于理解道教、理解汉族,进一步认识宗教的生死观,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深圳民间宗教和港台、特别是香港道教的情况比较相近,其实质是具有深圳特色的民间宗教信仰.其信众和神谱的构成比较复杂,明显吸收了其他宗教的因素.民间宗教信仰没有明显的宗教活动中心、地域和核心人物,甚至没有专门的神职人员,缺乏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一般是在文物保护单位等名目保护下的经过翻新了的旧寺庙进行宗教活动,由流动的和尚、道士或外来人员管理日常活动,祭祀大量用纸钱等物,人神之间交换的经济成分很浓.香火钱和捐款是主要的经济来源,寺庙的所有者是村委会.深圳民间宗教信仰的健康发展,需要专门的道教寺庙和有较高道教理论水平和影响力的神职人员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