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庄子内篇中存有一种明显的思想"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并且提出了如何才能"安之若命"的方法——因、循、顺、游等,体现了庄子的人顺于自然和无为的思想。但"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与他所说的"无用之用"似有矛盾,前者讲无为,而后者用尽各种办法努力保全自己。实际上二者在保全自己生命的最终目的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庄子把常人所说的有一般效用之物,称作"小用";把引人进入大道、保人享尽天年等具有非常使用价值的东西,称作"大用"。庄子的学说不能帮助世人争权夺利,求名求荣,却能助人修身养性、延年益寿。庄子毕生所倡导的就是要人们追求这种"大用"。庄子在乱世暴政的特定社会条件下提出了无用之用思想。"无用",指无用于暴政。"之用",指保全自身。通过"不材"、"中道"、"与时俱化",为人们设想了一套处乱世的方法。它体现了庄子对人生命存在的热爱和关注,深藏着一个平民知识分子的愤世精神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无用之用是应付暴君乱世的权宜之计,切不可不分时代地随便搬用。  相似文献   

3.
在<庄子·逍遥游>中,"小大之辩"揭示了"逍遥游"的主体,因此也可说是"逍遥游"主体之辨."小大之辩"还涉及与"逍遥游"相关的时空大小之辨.至人、神人、圣人都可说是逍遥游的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至人高于神人、神人高于圣人.庄子的"大言"是与"大知"相联系的,人们可借助其"大言"走向"逍遥"与"无为",因此其"大言"并非无用.惠子认为庄子的"大言"大而无用,与他仅有"小知"而无"大知"有关.在<逍遥游>中,为充分理解"逍遥游"以及"小大之辩",需结合"有无之辩"."小大之辩"从某种意义上可说是局限性大小之辨,而"有无之辩"可说是在特定方面局限性有无之辨.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庄子本原>一书前言的第一部分.首段简介庄子的生平,对<庄子>书中有关庄子的传说加以分析,勾勒出庄子生平的大致情况.二、三两段揭示庄子的人生哲学.庄子生于战国后期社会大变动的时代,庄子书中有大量材料揭发这个时代统治者的残暴与黑暗,他忽视了时代辉煌前进的一面,因而极度的悲观.他一方面采取"以无厚入有间"或者追求"无用之用"的消极应世的态度,一方面强烈地向往自由,幻想"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试图寻找一种哲学来求得心灵的归宿.  相似文献   

5.
据《史记》记载,庄子曾经做过"漆园吏","漆园吏"也是庄子唯一的"从政"经历.在管理漆园的实践中,庄周或耳濡目染漆树的种植,熟悉相关底层手工劳作者——匠人.因此,庄子及其后学刻画了众多身怀绝技的工匠,展现了战国时一批手工艺人独特风神,并且在他们身上寄寓了深厚的哲学思想.概而言之,主要有四:无用之用、虚静、自然、得意忘言.  相似文献   

6.
在对待"道"和"艺"的关系上,庄子主张"道"艺"合一.他认为"道进于艺",或"道在于艺"."技进乎道"是庄子思想的灵魂.同时庄子提出"道通为一"的思想为达其目标必经分解同合之途.其一,"以道观分",庄子的意思是,"分"与"成"是同一过程,不是"分"之外另有"成",也不是"成"之外另有"分",而只不过从一方面看是"分",从另一方面看是"成"."成"与"毁"亦然.庄子有关"分"、"成"、"毁"的论述是对中国古代工程技术设计思想的总结.其二,"不同同之",庄子的意思是以道观人察物,万物虽种类不同,形态万殊,但其根本之道是同一的."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就是要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差异,将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以达到创新的目的."道通为一"是将个体的"分"与整体的"合"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有分有合的境界,这是庄子技术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对《庄子》超越精神的由来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对"无待"、"无用之用"、"天籁"以及"丧我"等命题 的分析,指出庄子精神探索的层次性、递进性,并依此提出庄子超越精神的最高理想是"物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庄子·秋水>末章"濠上观鱼"寓言的意旨.由于庄子对惠子质疑的答辩能屈人之口而不能屈人之心,所以本文认为庄子的辩论是庄子对辩论之法的反讽.在理解庄子的"不能相知"时,本文借"相知"以界定"不能相知"在是非世界中,不相知是现状和事实,相知是愿望和动力;在道的境界里,悠然神会即是相知即是道,相知即是不以知而知即是不相知.本文也针对庄子所表现的"未能相忘",指出了以审美之法见道这一思路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庄子》首篇《逍遥游》集中表述了庄子的自由思想,体现了他所追求的精神解放与超脱。综观《逍遥游》通篇,我们可发现,在庄子文字的回环曲折中,随着以"大小之辩"为始,到"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展开,层层递进进行例证分析,通过神奇的寓言而隐喻出何为逍遥的主题,再以"有用无用之辩"对此概括总结,得出如何逍遥这一结论。由这一基本的逻辑框架,我们可以得出庄子逍遥思想的主线:"大小之辩"——逍遥有待、"无已无功无名"——逍遥无待、"有用无用之辩"——超越之途。  相似文献   

10.
庄子在老子的基础上,对道家的社会统一思想有新的继承和发展,认为世界一统于"道",自然和人及社会"通而为一"、"一齐";人应该顺乎"自然",重建"天府",达到天秩、天均、天和.庄子强调的是反对重压,追求自由基础上的和谐统一,这便是<庄子>在社会统一和进步理念形成过程中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1.
贾政是有真性情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丢失自己真正的追求,成为一个失语状态下的典型文人形象。在书斋中他迷失自身,在贾府中、在父母和子女面前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在官场中也处于失语状态。探究其因,是封建文化自身的矛盾性、清王朝文化的存在样态以及《红楼梦》文本美学追求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论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格尔赋予“市民社会”这一古老概念以新的含义,他用市民社会概念描述了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在这一社会中,作为自由意志实体化的个人具有独立的主体地位,个体拥有绝对的所有权和自由让渡的权利;个体的存在以自我利益的满足为目的,他们主要通过市场交换的方式来满足各自的需求;个体间的利益差异和社会秩序主要通过司法和中介组织来协调和维持。黑格尔对市民社会概念的“翻新”、对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和谐"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具有和谐的特征.从以人类为主体的角度出发,传统的和谐思想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自身内外的和谐四个方面.传统的和谐思想对维护中国古代社会的安定、保证生产的正常发展曾经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如果对这种思想做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解释和发挥,应该说对现在和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党的十六大的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来说也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试图对传统的和谐思想及其现代意义阐述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重建经济学的伦理层面"的阿马蒂亚.森被称做"经济学的良心"。他认为,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自由也是促进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森的这种"以自由看待发展"的思想,对我国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所追求的上古社会具有真淳静朴的特点,已不完全合于儒家的范畴。联系当时的主流哲学思潮——玄学,我们可以发现陶渊明对上古社会的理解与描述,更多意义上同于老庄和玄学士人。他怀疑和修正了孔子的一些说法,把复真和还淳的使命加于孔子身上,赋予儒家圣人以道家的内涵。这都与当时玄学士人的做法相通。而他的桃花源理想则是在他理想中的上古社会不可求时虚构出来的,是上古社会的具体化。这正是玄学影响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执中致和"本义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中致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和"表示协调不同声音,构成美妙的乐章.当人们认识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事物发展规律后,便逐步向认识、政治法律、伦理道德、心灵审美各领域拓进,要义是将利益不同、政治要求不同的力量协调起来,实现国安民悦的"大和"目标.甲骨文"中"为"王旗"形,表示王法之中道,后伸延为道德之中正,认识之正确,以及人性之至诚、人情之中节."执中致和"就是执政者以其中直之性和中节之情,实行合乎中道的法律制度,让矛盾中的各方各得其位,使创生中的万众各张其性.但由于"执中"权在君不在民,而原本作为协助君王"执中致和"的士人,在利禄的诱惑下成为官僚机构的一员之后,竟投王所好,使君权失去了稳定的、理性的制约力量,这样,其"中"不中、其"和"不和便成为经常的社会现象.在经过长期的治乱循环之后,人民最终以民主革命的形式推翻了君权专制制度.而今天,当我们运用"执中致和"的思想资源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时,一定要忠实地分析这一理论的本义,注意克服其主客观的历史局限性,使它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对市民社会内部展开政治经济学的解剖,认为自由平等的商品经济准则已经异化为资本支配劳动的关系,其经济根源在于资本主义所有权规律,而拜物教则是这种物质生活关系在精神领域中的反映,从而建立起从"市民社会"向"人类社会"跨越的理论逻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医疗、生活乃至人本身的诸多领域和层面信息化发展的内容和趋向的具体讨论,充分展示了已经和将要到来的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全新风貌。  相似文献   

19.
伊里奇作为去学校化运动的领袖是个颇受争议的人物。伊氏认为在制度化社会中学校非但不能履行教育职能,反而阻碍了真正的教育和学习,因此必须废除异化的学校。代之学校的是教育网,它能够提供给人们一生不断学习、交流、共享资源的机会。置其去学校化思想于学校批判的视角下考察,有助于我们理解教育与学校的关系以及教育组织形式演变与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20.
京派作家萧乾的小说,都包含着"城中的两个世界"他的早期小说凭着一个城市中的"乡下人"的身份,明显地表现了对乡土的依怀和对都市的疏离,小说带有很强的自传色彩,都是"忧郁者的自白"。萧乾后期的小说逐渐走出个人狭小的圈子,加强了批判社会的力度,投入了广大的人生。但是,从萧乾的小说创作看,他无意流露的忧郁给他的作品带来了诗意,使作品呈现出更高的艺术价值,而他刻意追求的广大人生,虽然拓展了他的创作视野,却阻碍了他在艺术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