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面临许多危机,如何对危机加强管理是保持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效的危机管理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它不再仅仅局限于处理突发事件,而更加注重挖掘企业管理深层次原因.危机管理的全过程是由危机的预防、危机管理的准备、危机的确认、危机的控制、危机的解决、危机的善后与改进六个环节所组成的闭环的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2.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种危机事件频繁发生。在现实中人们主要关注的是处理和解决危机,其实,当代公共危机管理的精义在于危机潜伏期的管理,在于危机的预防和准备。因此,政府应该着重做好预防和准备阶段的工作,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把危机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危机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的内隐性危机主要是就其服务而言的,包括读者投诉、文献采访和馆员队伍三个方面。针对读者投诉的起因,应妥善处理,并应建立应诉机制;在文献采访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危机可通过采访危机管理的实施解决;从图书馆人员心理危机以及人才危机着手,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实现图书馆队伍危机管理。  相似文献   

4.
社会突发事件是在特定时间和地域内发生的威胁社会正常秩序、公众根本利益以及政府职能运行的重大灾难,是危机事件的主要表现形式.在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也是危机的频发期.为有效地防范危机,降低危机造成的灾难和损失,政府作为公共管理机关,应尽快建立法制化、科学化的危机管理体系.政府危机管理体系涵盖危机的预警准备、危机的应急反应和危机后的恢复重建三个系统.  相似文献   

5.
陈柳钦 《南都学坛》2010,30(5):109-115
城市危机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危机、意外事故危机、公共卫生危机和社会安全危机等四大类。为了解决城市危机给城市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城市危机管理应运而生。城市危机管理的成效需要相应的机制来保障,包括危机机构的设立、危机预案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危机预测评估、危机处理和政策制定等,依据工作重点的不同可分为储备、预警、控制和恢复四大阶段。当前我国城市危机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危机管理意识淡薄,危机管理认识有待于加强;城市危机教育不足;政府与公众在城市危机管理上存在沟通的"盲区";现有的城市危机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为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树立城市危机意识,实现危机管理理念的全方位转型;加强法规体系建设,为城市危机管理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积极的城市危机预警系统;加强公民的危机管理教育,提高公民的危机管理参与意识和能力;构建城市危机管理的社会整体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6.
基于电子政务条件下的公共危机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危机作为一种紧急事件或状态,其爆发严重影响了社会正常运作,要求政府、社会尽快采取特殊措施;公共危机管理是在特殊情况下对政府管理能力的一种检验。其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系统。把公共危机管理作为电子政务的一部分;利用电子政务平台建立起来的计算机网络,构建起同电子政府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危机管理系统,从而切实有效地对危机的预防和治理全过程进行高效的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7.
论危机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机具有突发性、威胁性、危害性、不确定性、紧迫性等重要特征。在全球化时代的"风险社会",冲突和危机是普遍的,导致危机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转型期的中国已经开始进入一个各种生态和社会危机频繁发生的阶段。危机管理活动包括预防危机、危机处理、危机后的恢复与治理。要达到危机处理的目的,必须重视危机决策的科学性、危机的权变管理和危机沟通管理。中国应尽快建立起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危机就是危险加机遇。面对危机,政府必须加强危机管理。一套完备的危机管理体系应当包括危机预警、危机救治、危机评估复原三个部分。这次SARS事件暴露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危机管理体系的欠缺。我们应把握SARS事件带来的机遇,树立危机意识,加强危机管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危机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状况不容乐观,高校危机事件时有发生.目前高校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危机意识淡薄、缺乏专门常设的危机管理机构、缺乏制度化和系统化的应对机制,即高校普遍缺乏应对危机的制度性平台和应急管理规则.因此,建构危机管理体系是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高校危机管理体系的建构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危机决策机制的建立、危机沟通机制的建立和危机控制机制的建立等四个方面.其中组织机构是基础,决策机制是关键,沟通机制是桥梁,控制机制是.核心,四者自成一体又相互联结,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高校危机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从汶川地震的媒体报道看网络时代的危机传播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机传播研究是上个世纪中发展形成的新领域,其首要责任就在于帮助政府和组织机构提供危机应对计划、促进媒体协作、缓解公众心理压力、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危机传播的过程包括危机潜在期、突发期、蔓延期和解决期四个阶段.根据该四段论模式,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四川地震报道过程中媒体的新特点,以及应该引起传媒关注的新问题,如危机潜在期的防患于未然;危机突发期不同传播渠道的互补;国内外危机报道方式的比较;危机解决期对于危机形成因素的进一步分析,以及危机报道对儿童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政府危机预警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各种利益的冲突和矛盾导致了现阶段危机的频繁发生。有效的危机管理包括对危机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而对危机的事前管理就是对危机的预警。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构建危机的预警机制。构建危机的预警机制应该从树立危机意识、信息收集系统、制定危机反应和恢复计划、开展危机演习与培训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2.
公共危机善后期中的国家赔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危机管理中,危机善后管理与其它阶段同样重要.在政府应对危机过程中,因其过错或违法行为而造成社会或公众损失,应开展国家赔偿.这应是危机善后中的重要环节.但在此方面,目前我国危机应对中的国家赔偿制度尚待完善.从国际经验看,对危机应对中政府违法、过错导致损失进行赔偿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国家赔偿责任的豁免与限制,二是国家所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三是国家赔偿责任范围的扩展及国家赔偿理论的发展.借鉴国际经验和我国实际,我国的危机应对中的国家赔偿责任应主要涵盖以下四方面内容.一是违法行使或滥用行政紧急权力的赔偿责任;二是未履行法定职责的赔偿责任;三是危机处置中的事实行为因过错而致害的国家赔偿责任;其四是公有公共设施或技术性设施导致损害而引起的国家赔偿.  相似文献   

13.
学校危机管理预警与处置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国内外学校突发事件与危机不断出现,学校危机管理成为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文中对学校危机管理进行界定,并讨论了学校危机分类。运用危机管理的相关理论,提出学校危机管理预警与处置的6项基本要求: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危机管理的组织机构,做好危机应对的预案;预警的级别与分级处置;警讯点的识别;危机的处置流程;危机的复原。阐述了学校危机预警与处置的3个关键问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相应的法制与法规、校规与校纪的教育;建立良性的信息沟通与传播机制和危机处置技术支撑体系;进行学校危机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高校的危机管理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将企业管理中的危机管理理念引入到高校管理中去,联系高校的特点,阐述了高校危机和高校危机管理的概念,明确了高校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论述了如何构建高校的危机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黎慈 《南都学坛》2008,28(5):102-106
随着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如何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成为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单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志愿者组织自身的特征使其在处理公共危机的过程中具有先天的优势,构建志愿者应急救援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我国的志愿者组织在参与危机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缺乏法律保障机制、救援的经费缺乏保障、志愿者欠缺专业特长和缺乏理性精神等严重不足,应对突发性事件时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因此,应当正视不足,通过政府引导、社会支持以及志愿者组织自身能力建设等方面的配套机制,以保证志愿者组织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确保危机的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16.
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中,"危机"概念应当界定为一种状态,同时还是一个过程。这一概念的提出,反映的是主体认知方式和思维角度的转变。根据这种理解,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公共危机管理实质较为普遍的一种认识,即公共危机管理的实质是一种决策情势,则显得过于偏狭。从实质上说,公共危机管理应当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管理理念的全新的管理理念,时时刻刻贯穿于对公共事务的日常管理之中。  相似文献   

17.
公共行政现代化过程中的政府危机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全球化的冲击 ,我国正向典型的现代社会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危机也在不断出现并演化。在公共行政的危机决策能力中 ,政府官员、公共管理者的危机管理意识、知识和能力 ,以及整个社会公民对危机的认识及应对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我国政府与公众应该深刻理解危机的概念与决策特点、危机决策的基本原则、危机解决的国际合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