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文化传承的特性来看,翻译实质上就是具有拓扑性质的变形,即在从原文文本到译文文本弹性变形的多种表达形式下,存在着能使读者理解原文基本意义的“恒量”和局部“变量”。换言之,翻译既有“不变性”,也有“可变性”,这种变化中的不变性质,就是翻译的拓扑性质。本文从心理认知角度把原文文本和译文文本看作是具有相似拓扑结构的集合,主张翻译时应在分析原文拓扑结构的“可变性”和“不变性”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既有规则又有创造性的拓扑变换,确保在可变因素变化中不变性质的保留,最终选择与原文拓扑结构最相似的译文。  相似文献   

2.
“仁”是《论语》中的核心概念,通篇共出现109次,内涵极为丰富.在研究“仁”的翻译时,不能仅考察其术语的翻译,还应该进一步考察和它相关的具体文本的翻译.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看到具有丰富内涵的“仁”在英译输出中的整体通达.文章通过对比威利英译本和安乐哲、罗思文英译本中109处“仁”的翻译,试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分析造成两译本差异的客观原因,即汉语中的指代问题、一词多义现象和古汉语单音节字以及文化典故造成的文本模糊性对译者解读原文的影响,以期通过引入定量分析的方法而进一步拓展典籍英译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中西翻译史上,自《圣经》和佛经翻译以来,忠实于原文一直被认为是译文的至高的、绝对的标准。传统语文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翻译研究范式对翻译文化史上屡见不鲜的“不忠于原作”的行为一概加以贬斥,认为这样的译文无异于“背叛”了原作。而解构主义的翻译观从寻找文本间的意义对等中解脱出来,把研究视野放到文本以外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探索操控翻译的诸多文本之外的因素,从而能够解释这些看似“不忠”的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  相似文献   

4.
针对严复“信、达、雅”的三字翻译标准 ,作者提出“信”的一字标准 ,并从符号语义学的角度加以论证。“信”就是对原文意义的“信”。而原文意义可分为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信”的原则 ,就是在保证特定上下文中最重要的意义优先传译的前提下 ,尽可能多地和正确地传递原文的多重意义。符号语义学“信”的标准较之其它翻译标准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翻译文学是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发生发展的重要参照系。作为对中国文学现代转型有重要影响的文学家,苏曼殊的翻译成就和史学意义至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对其译学思想的梳理更是付之阙如。其译学思想可归整为以下三点:一、选材精审,注重原文审美价值,反对“必关正教”;二、精通原文和译入语,“按文切理、语无增饰”,反对“浇淳散朴,损益任情”;三、“陈义悱恻、事词相称”,以使达到神韵与形式的统一。这种抵制“意译”末流、追求文学审美价值的文艺观在当时翻译界可谓空谷足音。  相似文献   

6.
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学性观”认为文学形式是文学赖以存在的根本,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这一观点如应用于文学翻译则有特殊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对“重意轻形”的翻译传统进行重新审视,本着翻译的“差异性伦理”忠实地传达原文的形式与意旨,同时在翻译实践中对原文的形式予以足够的关注,不轻易牺牲原文的形式,做到文学翻译的形神兼具、形神俱佳.  相似文献   

7.
从认知和交际功能对等理论出发,对比分析了“辨义论”与“译意论”的译者主体、翻译主体及其间性的本体论和方法论所涉及的“语言符号转换”与“意义再生”的层次和维度,旨在揭示高屋建瓴的“辨义论”和条分缕析的“译意论”都是以原文为取向的译意“忠实”论,“辨义”即“译意”,原意是本源。因此“辨义论”与“译意论”一样,对宏观的文化交流和微观的语言转换具有相同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一种双语行为。既要侧重于研究原语、解读原文文本,又要侧重于研究译语,在原文与译文文本表现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表现法的目的是探讨如何将“获得的意义”落实到得体的目的语文本中。本文着重研究翻译表现法的基本原则,根据译者对意义把握和意义表达程度的深浅,翻译再现的层次可分为表层翻译、中介层翻译和深层翻译。  相似文献   

9.
浅议英语“虚化”与“实化”翻译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英语“虚化”与“实化”翻译,翻译必须忠实于原文,即达到“信”,这是翻译的基本原则。忠实于原文,并不意味着对原文的机械理解,逐字翻译;而应该吃透原文抓住其精神实质,用简洁、流畅、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翻译中恰当地应用“虚化”和“实化”是指词、词组或句子在翻译中既不能译得过“实”,又不能译得过“虚”,“实”或“虚”应该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10.
解构主义翻译观指出,翻译的目的不是为了“求同”,而是“存异”。因此,翻译应尽量反映语言之间的差异。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产生之前,多数翻译理论主张翻译应力求达到译文与原文“对等”。解构主义翻译观消解了传统译论中译作--原作二元对立关系,冲击了传统翻译观中“忠实”原则和“原文至上”的翻译原则,肯定了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新定义了译者在翻译中的地位,对原文与译文关系的处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为翻译研究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根据许渊冲的“三美论”,分析王佐良译的《西风颂》在传达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三方面的得与失,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诗歌翻译的“三美”,以期对诗歌翻译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从"异延"的内涵和解构主义的语言观可以看出:任何语言符号的组成要素都不是自足的,而是与周围其他成分有着漫无头绪的复杂关系,既带有其他符号的印迹,但又彼此有别,并在形成差异时突显自身的价值。由这一逻辑出发,延伸到由符号构成的文本那里,很自然,德里达得出了作品终极不变的意义是不存在的结论。因此,德里达否认原文与译文的区分,认为原文与译文的关系是平等互补、"共生"的关系,是一种延续和创生的关系。他认为翻译是不断修改或推迟原文的过程以置换原文,是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一种文本对另一种文本"有调节的转换"。在德里达看来,"有调节的转换"比"翻译"这个术语更能反映翻译的特性,这是因为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没有纯粹的所指。因而德里达"主张用辨证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哲学观来看待翻译"。由于原文意义不可能确定,因而译者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寻找原文意义,发掘出使原文存活的因素。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通过修改和转换,使原文成长、成熟,最终得到"再生"。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翻译学传统本质上是一个文章学的传统。严复的“译事三难信达雅”是从文章学的角度对译者提出了要求。“信达雅”的实质就是传统文章学要求的“德学才”。“译文三合义体气”是对“译事三难信达雅”的继承和发展,同样也从文章学的角度,对翻译过程和译文质量的检验提出了更具体、可操作的要求。“义”指的是译文和原文在意义上的契合,“体”指的是译文和原文在文体和形式上的契合,“气”指的是译文和原文在气势和文章内脉上的契合。“信达雅”是译者条件“,义体气”既是翻译原则,又是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14.
英文的翻译是一项看似简单却较为棘手的工作。英语翻译或以物质名词取代抽象名词 ,或以人的某种表情或动作揭示人的内心世界 ,此类的以“实”喻“虚”的表达变抽象为具体 ,变空洞为形象 ,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像。对于英语中以实喻虚的形象表现手法 ,翻译时应想方设法维系原文的具体性及形象性 ,一个常用的手段即是从“实”到“实”,将英语的以实喻虚译成汉语的以实喻虚  相似文献   

15.
英语电影片名汉译中的"叛逆"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许多电影片名意译、改译的现象,借助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来分析和解释英语电影片名汉译中的“叛 逆”性,通过分析英语片名汉译中几种“叛逆”的表现和“叛逆”的误区,指出在片名翻译时要紧扣对原文文本——原 片名和影片——的分析和了解,并且要严格贯彻“目的论”法则。  相似文献   

16.
以社会符号学为理论依据,通过对英语幽默语言的功能及其包含的意义分析后认为,译者在翻译英语幽默语言时应以“意义相符,功能相似”为翻译标准,在汉语译文中再现原文的呼唤功能和美感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和正确地把英语幽默的信息中所包含的多重意义传递到汉语中去,以争取原文和译文最大限度的等值,使译文读者最大限度地感受到原文中的幽默。在翻译不同类型的英语幽默时可采用直译,替代法,归化以及加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等”与翻译研究如影随形,源于人们对“原文中心论”的固守和对“语言对称性”的误解,以及翻译理论一致性的需要。翻译实践说明,在语篇宏观层面上,言内意义与言外意义二元统一,但在翻译时有时无法兼容,幽默语篇即是典型例证。因此翻译对等不必“面面俱到”,而应视不同的语篇,以实现翻译目的为宗旨,有所取舍与侧重,方能避免“因小失大”。  相似文献   

18.
文学翻译的"忠实"与"创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忠实”与“创造”,“翻译即叛逆”所引发的翻译悖论切入,以认知语言学翻译理论为依据,以意义翻译和文体翻译为参照,对比分析了《浮躁》与其英译本Turbulence中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与主体文化密不可分的地域风俗、方言、习语、土语的“忠实”与“创造”性翻译,论证了“既要创造又要忠实”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效度,揭示了“叛逆”即“创造”性“忠实”的旨意。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哲学“名象观”和西方现象学意义观的启发下 ,说明在语际转换中保证译文语符中在场意义出现的同时 ,也要开通通往不在场意义的道路 ,才能在译文中保持原文意义的丰富性和生成性 ;翻译中的“直译”、“意译”和“化境说”的命名方式也分别类同于中国文论中“赋”、“比”、“兴”的命名方式 ;译者进入的是“神思”状态 ,还原的是原文的“第一自然” ,而不似西方文论的“想象”那样打造一个有别于原文“第一自然”的第二自然 ,这样译文取得了对原文的有机“化通”。  相似文献   

20.
传统意义上的圣经汉译是将圣经原文语言信息转换成汉语来表达,让读者在汉语语境下以汉语思维模式领悟圣经原文的语言信息。而中文代表字原文新约圣经与此相反,它是以汉语符号系统展现新约圣经希腊原文的“原貌”,目的是让读者通过汉语进入希腊语原文语境,以希腊文的思维模式来体验经文原文信息,在翻译思想及翻译理念上具有很大程度的相“逆”性。试采用描述性翻译研究方法能够较好地阐释中文代表字原文新约圣经的翻译策略及其所体现的翻译思想与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