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精益六西格玛及其实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管理的对比分析,指出了实施精益六西格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明确了精益六西格玛的涵义,划分了精益六西格玛解决问题的种类;提出了关注系统、重视文化建设等5项实施精益六西格玛的关键成功因素;精益六西格玛实施中,对于简单问题,可以直接用精益生产的方法和工具解决,对于复杂问题,给出了实施精益六西格玛项目的DMAICⅡ流程和14个步骤,提供了实施精益六西格玛项目各个阶段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在高等教育中开展精益建造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近20 年的发展,精益建造已经具备了先进、完善的理论体系,并且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建筑企业已经慢慢意识到精益建造的重要作用,也开始更加注重精益建造的应用。精益建造给企业带来越来越多的利益。因此,很有必要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开展精益建造基础理论及应用的教育。在总结密歇根大学的精益建造初级读本表和鲍灵格林大学的精益建造实验室授课课程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梳理精益建造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开展精益建造教育的内容框架并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精益建造教材。建筑企业将得益于具有精益建造基本理论的从业者。建筑学、建筑  相似文献   

3.
首先阐述了精益思想与六西格玛的概念和内涵,其次分析了我国物流企业的现状,最后探讨了精益六西格玛在物流系统中的实施条件及措施,旨在将精益六西格玛管理与物流系统相互融合,以实现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化和顾客满意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精益六西格玛的方法和理念在最近几年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在企业也有很多成功的应用,理论和实践证明,精益六西格玛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力工具。本文分析了精益和六西格玛两种方法的概念,并在总结它们的优劣对比和共同点的基础上,概括了在实施精益六西格玛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非光滑约束最优化的稳定序列和最小值序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非光滑凸函数的LP最小值序列的性质及其与稳定序列之间的关系,由于已对非光滑凸函数的稳定序列有了较详尽的研究,所以着重研究稳定序列具备哪些条件后是LP最小值序列,最后给出了一个关于非光滑凸函数的稳定序列和LP最小值序列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传统精益生产方式的缺陷与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传统精益生产理论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传统精益生产方式的缺点:从理论上把精力过分集中于消除浪费,而实践中往往存在局部精益的问题,精益生产也不能满足市场快速变化的要求,缺乏发现复杂问题的数据工具;提出改进方法:树立新的精益价值观,通过合理的解耦点和延迟策略集成精益生产与敏捷制造,处理复杂问题时应与六西格玛管理集成。   相似文献   

7.
通过借鉴传统制造业的先进管理理论与技术,为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提出了精益旅游服务系统的概念.这个系统在若干方面与传统制造产业不同,包括精益旅游规划和设施布局、服务准时化供给、游客成组技术、旅游服务全面质量管理、精益旅游信息系统和精益旅游供应链管理等内容.提出了构建精益旅游服务系统中所需的政府管理支撑机制.  相似文献   

8.
以准时生产制为特点的精益生产在生产制造业40年的实践已证明了其成效。但如何将之运用于铁路运输这一与制造业存在很大差异性的领域,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还处于探索期。围绕着铁路运输领域为什么能够且有必要借鉴精益生产这种生产管理技术,本文从契约研究的角度出发,认为精益生产的实质就是对企业内部契约关系的显化与重构。精益生产制的运用打破了铁路运输系统难以拆分解析的困境,通过对契约关系的梳理,明确了在不同契约主体之间价值传递的接续依存关系,建立了以价值为这种多作业多产品的复杂系统标准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供应链企业普遍存在供货中断和牛鞭效应两个风险,而企业却缺乏有效的应对方法。对我国当前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不足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提出了利用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理论构建柔性供应链的创新思想。最后提出其具体实施措施是利用精益六西格玛管理达到生产同步化机制和加强外部合作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整合优化既有资源是企业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手段,基于不同理念的资源整合最终形成的资源配置方式影响并决定铁路运输企业的供给水平和生产效率。本文以鸟鲁木齐铁路局库尔勒枢纽整合案例为分析基础,提出精益管理是铁路企业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有效工具,以精益管理理念为基础,以核心产品为主线的运输资源整合活动有助于铁路运输企业提高运输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使企业本身具有了将一般资源转变成为优质资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儒林外史》在中国小说史上独居一席。其以独具个性的笔墨体现了中国文人灵魂深处自觉的责任感和心灵的感悟,富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理念为分析视角,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三重维度分析中国和合文化的内涵,认为历史上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内敛型国家,现在选择的是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共建和谐世界是中国实现崛起的终极目标。文章对“中国军事威胁论”进行驳斥,认为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会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3.
周贻白是20世纪开始频繁使用和积极推广"戏剧"话语的第一位戏曲学家,这是他跟前后戏曲学家格外不同的地方。他所以频繁使用和积极推广"戏剧"而非"戏曲",在他看来最根本的原因是,只有以"戏剧"作名称才能准确地表达这种中国特有的舞台表演艺术样式的本质,而"戏曲"则只侧重于剧本,较少涉及舞台表演艺术。他考察、审视和阐释戏曲总是以剧场、剧团、演员、角色、表演、声腔诸因素为对象,把它们作为自己戏曲学著述的认知重心和建构主体,而不是像绝大多数戏曲学家那样始终把剧本当作关键,几乎不考虑剧本以外的其他因素。周贻白的出现使长期囿于戏曲文学文献的戏曲学研究的偏颇状况获得了不同于以往的全新改变。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政治与文化哲学理路是“道”,即“秩序”。孔子学说的根本特点,在于以文化关系为本来规范政治关系。具体而言,就是以具有先天属性、第一性的父子关系来类推、规范具有后天属性、第二性的君臣关系。这实质上赋予了君臣关系以父子关系的伦理属性,从根本上稳定了传统的君王政治体制,实现了孔子之“道”。近现代以来,随着君主制度的消失,儒家文化的政治文化伦理不再符合时代要求,因此,儒家文化的现代转型,关键在于祛除其与君王政治体制相关的各种文化伦理。而儒家其他方面的文化规范,至今仍具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狮子灯"这种现象每年元宵节在黄陂、孝感很多村落普遍存在。现今,大量农民进城打工,传统生产方式和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可这一现象还在继续,场景越来越宏大,用传统的遗留说法不足以解释这种现象。透过"狮子灯"的仪式,我们能将其看作一种民间信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生存中的不确定性,人们从中可获得安定感。然而,生产方式的改变并未使村民脱离原有的集体意识。他们的生活世界与意义世界是两种不同层次的实在,统一而不可分,并围绕着社区原有的集体意识。这种集体意识仍旧指导着人们的行为,脱离则会感到自我的无序。  相似文献   

16.
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颠覆历史权威,强调"对话"品格,将话语权力作为支点,寻求主体叙述,即通过文学虚构得以完成的历史文本的新的"历史诗学"。其历史观的颠覆性即体现在主体间入中的虚构性和诗意中追求真实性的特征。传统意义上的客观叙述,历史真实观被新历史主义彻底地否决。取而代之的是"审美与真实之间功能性区别的消解"和"带有诗人看世界的想象虚构性"。在后现代的语境中,这一历史观对文化生态的多元共生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意义,但其个性的恣意展现也使它失却了历史的严肃性,在消解历史权威的同时也使自身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17.
发达国家和国内部分城市已经率先进入休闲时代。在此背景下人们的旅游需求表现出明显的休闲导向特征。同时,随着更多新型旅游产品形态不断出现,我国传统旅游地面临着增长动力不足和竞争力下滑的局势。在分析休闲时代下旅游消费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传统旅游地凸显的发展瓶颈,探讨了其在新时期实现再发展的模式选择及实现措施。认为传统旅游地应从"景区主导型"向"目的地主导型"发展方式转变,并通过实施休闲"本地化"、突破"门票依赖"以及"联合一体化"等策略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与现代化进程,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内涵在不断拓展变迁,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传统的救灾救济阶段、以城市反贫困为主的改革阶段和城乡统筹、逐步定型规范的阶段。在社会救助制度发展演进的过程中,制度名称从“救济”转为“救助”,制度内容从单一生活救助向综合救助过渡,获得救助从接受恩惠转为公民权利.提供救助从道义扶助转为政府责任,这些均意味着制度的精神动力和道德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从仁慈逐步迈上了正义之路。然而,目前制度的发展完善还任重道远,但可以肯定的是正义作为中国现代社会救助制度的道德根基和精神动力的终极目标是不会改变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从纵向的历史传承中必须继承传统文化精神,从横向的比较中必须吸收“他者”的文化精神,从而实现不同文化的互容互鉴。中国梦的互文性表明: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基础。中国梦的首要是坚持“以人为本”。美国梦是中国梦的借鉴、补充、修正。世界梦是中国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中国梦是“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文化中国”和“世界中国”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0.
陇南白马人的“池哥昼”是一种带有巫术和宗教性质的“面具舞”,但具有社火的本体特征,并符合社火的原始文化含义。陇南的民间“黑社火”以丰富多姿的花灯为主,突出“灯火”的视觉效果,保留着古老的“土地”祭祀仪式。将二者进行比较后可发现,陇南民间“黑社火”与白马人“池哥昼”都体现了对“土地”的祭祀与对“火”的崇拜,总体上都符合社火的本体含义,二者在演出时间、宗教信仰和仪式、组织形式、表演内容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均体现出许多相似性。在长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陇南的民间“黑社火”深受氐族文化艺术尤其是白马人“池哥昼”的深刻影响,具有较鲜明的古老氐族文化特征,其中部分表演节目应源于“池哥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