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恩格斯逝世九十周年,也是《资本论》第二卷发表一百周年;《资本论》第二卷是恩格斯编辑出版的。为纪念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最亲密的战友—恩格斯的逝世,纪念马克思主义的光辉著作——《资本论》第二卷的发表,笔者特意探讨恩格斯对《资本论》第二卷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2.
汪亭友 《中华魂》2010,(11):11-14
2010年11月28日.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恩格斯诞辰190周年的日子。时代的脚步已迈人21世纪,恩格斯和他最亲密的战友马克思毕生开创的伟大事业依然延续着,并在新的时代结出了耀眼的硕果。列宁曾评价恩格斯是继马克思之后的“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今天,深刻缅怀恩格斯留给我们这个时代的博大精深的思想财富无疑是多方面的。特别是他在马克思去世以后,在批判错误思潮中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3.
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革命最进步的阶级。这个阶级的最优秀的代表、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结成的生死不渝的友谊也“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①《神圣家族》一书,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作为他们的伟大友谊的结晶的第一部光辉著作。它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在谈到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特点时,认为它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可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著作中,却经常把意识形态与“虚假的意识”联系在一起。究竟如何理解意识形态与科学的关系问题呢?为此,有必要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对此作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在学术界展开了讨论。有的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只是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发展,而不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合。这种看法,值得商榷。我认为,我们不能从马克思的一本著作中一段或两段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的言论,来确定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应该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部著作或主要著作中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来全面地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书发表的一百三十周年。马克思的这部光辉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重要文献,是马克思著作中传播最广的著作之一,这是早有定评的。恩格斯称它“是一部天才的著作。”列宁说它是“由深刻的哲学世界观和丰富的历史知识阐明的经验总结。”《马克思传》的著名作者弗兰茨·梅林则把它列为“唯物主义历史著述的一部杰作。”就是说,对于《雾月十八日》一书,马列主义的经典作家和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都是给予最高的评价的。本文只想就马克思这部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问题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的学生和亲密战友,肖莱马(Carl Schorlemmer,1834—1892),对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有着不容忽视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恩格斯早期和晚期的有关著作及其理论活动,系统地阐明了恩格斯人学思想的形成、特征及其与马克思思想观点的一致性;并以晚期著作中的若干理论观点,揭示了恩格斯人学思想的丰富性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贡献。此论题是当代西方学者制造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立论”的热点问题,也是国内理论界较少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是马克思的最亲密的战友。当我们怀着尊敬的心情纪念这位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逝世九十周年之际,自然会想到他对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的伟大的、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历史学家近来已开始注意到恩格斯的早期著作对马克思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影响。琼斯(G.S.Jones)和卡弗(T.Carer)曾经指出,马克思的许多见解是受到了他战友的著作的影响。他们已经证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劳动剥削观点的部分理论基础是由恩格斯提供的。迄今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恩格斯早期和晚期的有关著作及其理论活动,系统地阐明了恩格斯人学思想的形成、特征及其与马克思思想观点的一致性;并以晚期著作中的若干理论观点,揭示了恩格斯人学思想的丰富性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贡献。此论题是当代西方学者制造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立论”的热点问题,也是国内理论界较少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都赋予上层建筑概念的喻义如下两类内容:一是思想、观念;二是政治结构、国家政权、政治形式等,但马克思用上层建筑喻指信用与虚拟资本,恩格斯则在本来意义上涉及军舰的上层建筑。因此,既要看到马克思、恩格斯使用上层建筑概念赋予意义的相同面,也要看到其不同面,不能不加区别地用恩格斯的话来佐证马克思的观点,也不能用马克思前期著作中的论述佐证其中后期著作中的观点,更不能将其三类喻义加以混淆并用以相互佐证。对上层建筑定义应予再思考,即不能再把上层建筑固定划分"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而应从语言学、解释学角度解释马克思、恩格斯在表述自己的思想时怎样使用这一概念、赋予了它哪些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论述了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为奠定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科学、哲学基础所做的巨大贡献.文章从世界观、历史观、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引证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关论述,就国内外理论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实践唯物主义等问题上的不同看法进行了分析,批评了其中的某些形而上学倾向,特别是对恩格斯哲学思想的误解甚至歪曲,强调要从无产阶级共产主义的立场、革命实践的观点和唯物辩证的方法之有机统一出发,完整地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要严格划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这一理论的贡献是很困难的。因此,我们在探讨恩格斯对认识论的贡献时,必定要同马克思的贡献联系在一起来谈。恩格斯谈到他在制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作用时说:“我不能否认,我和马克思共同工作四十年,在这以前和这期间,我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这一理论的创立,特别是对这一理论的阐发。但是,绝大部分基本指  相似文献   

15.
列宁说:“用唯物辩证法从根本上来改造全部政治经济学,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历史、自然科学、哲学以及工人阶级的政策和策略——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最为注意的事情,这就是他们做了最重要最新颖的贡献的地方,这就是他们在革命思想史上英明地迈进的一步。”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英明地迈进的”光辉里程碑。它是马克思毕生中最重要的科学巨著,它集中了马克思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方面最卓越的成就。它不只是一部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和科学社会主义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革命导师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同马克思一起,为无产阶级革命,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创建过程中,尤其在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创建过程中,恩格斯是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在政治经济学领域,恩格斯的研究是略早于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第一本著作是恩格斯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这本著作大约写于1843年底,发表在1844年2月由马克思和卢格编辑出版的《德法年鉴》杂志上。在这篇著作中,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维护这种私有制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  相似文献   

17.
《费尔巴哈论》(即《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恩格斯专门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问题的主要著作之一。它不但在理论上系统而科学地回答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是如何从黑格尔哲学“出发并且怎样同它脱离,”以及费尔巴哈如何成为“黑格尔哲学和我们的观点之间的中间环节”等重大问题,并叙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史和最基本的原理,而且更主要的是,在这本著作中恩格斯运用了马克思的《资本论》中的辩证科学方法,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出发,通过由历史的和逻辑的统一、由  相似文献   

18.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恩格斯曾提出,社会民主共和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形式。但到了二十世纪初列宁提出苏维埃共和国的思想之后,恩格斯的这个要重思想就渐渐被人们忽视了。在许多著作和教材里谈到无产阶级国家形式问题的时候,对恩格斯的思想往往是一笔带过,有的甚至作了极不正确的解释和歪曲。为了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国家形式的思想,有必要对恩格斯关于社会民主共和国的论述作进一步的研究。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用无产阶级国家代替资产阶级国家的任务,但正如列宁说的那样,“无产阶级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究竟会采取怎样的具体形式,怎样才能组织得同最完备最彻底的‘民主’相适应,关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没有陷于空想,而是期待  相似文献   

19.
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关注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蕴含的十分丰富的民生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民生理念最直接的理论来源。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民生思想的主体、出发点、终极目标和民生目标的主要实现途径4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民生思想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0.
《辩证法内部对话》序言黄楠森诺曼·莱文是当代美国的著名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著有多种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他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哲学上有根本分歧的观点在国际上很有名,对我国理论界也有很大影响,《辩证法内部对话》一书集中论证了这一观点。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