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提高基层领导干部能力 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部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基层和谐则是整个系统和谐的基础,我们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着力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能力,不断夯实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纪增龙 《金陵瞭望》2006,(21):20-2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认识.特别是新提出的“加强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等重要论断.对新形势下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曾庆红同志在视察鼓楼区党建工作时指出:“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如果我们每一个基层社区都是和谐的.都按和谐社会的要求做到了,我们整个国家的和谐才可以达到.如果我们基层的细胞不和谐.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国家就不可能和谐。”从鼓楼区的实践也证明.加强社区建设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统一的历史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党的先进性的现实命题和重要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发挥党员、基层党组织和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我们党和全体中国人民的任务,这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在诚信基础上建设法制健全、道德良好、人际关系融洽的社会,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因此,诚信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要以诚信为基础构建。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党的基层组织必须理顺党内、党政、党群关系,构建和谐政党,以协调好党内党外主要关系,提高执政能力和行政效率,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郑重提出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引起全社会的共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和科学判断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也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实际的重大理论创新。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进行论述,旨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进行有益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着力点是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功能上的一个要求,但总的是战斗堡垒,不能变成纯服务的组织,它的政治功能要充分发挥,要有很强的执政能力。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问题指向,我们要认真学习、全面理解,把握实质和精髓,扎实贯彻落实到基层党组织建设各项工作中去,逐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8.
王昕 《金陵瞭望》2006,(22):45-4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新闻媒体作为党的喉舌.要担负起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责任,充分发挥新闻舆沦在促进稳定、化解矛盾、凝聚力量、精神激励中的重要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本文重点从和谐社会的内容、特征以及途径等方面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0.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多党合作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经济上实行照顾各方面具体利益的“四面八方”政策,在文化上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在社会领域清除旧社会遗毒,进行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实践,这启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利益和谐与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要维护政策的稳定性与党的决议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1.
基层政府治理机制转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基层组织也是国家政权的基础和延伸,公众对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效果以及政治体系合法性、政治制度合理性的认识与认同,相当程度上是通过基层治理行为获得的。只有建立和完善促进经济良性运行、科学发展的基层政府机制,转变政府职能,积极为公众和社会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才能有利于夯实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这一崭新理念的提出,顺乎时代潮流,顺应国情民意,必将带来中华民族繁荣昌盛、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基础,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先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并强调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武隆县处于重庆市划定的“渝东南生态保护与发展区”内,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正面临着加快发展、保护生态和改善民生的“多重任务”。  相似文献   

14.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新世纪新阶段,基层党组织所处的环境、担负的任务、工作的条件以及自身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要求。  相似文献   

15.
许凤英 《金陵瞭望》2009,(18):60-6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企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主体.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作为党领导下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充分发挥作用.是工会的神圣职责。那么.工会在推动和谐企业建设中如何发挥重要作用呢?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我们党在现阶段的重要目标和任务。而只有坚持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道路,不断提高社会的组织化程度和水平,着力培育和壮大社会中间阶层,努力形成一个现代社会中间阶层的结构,才能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最终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到十六届三中全会再到十六届四中全会逐步提出和完善的一个崭新理念,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一体化建设,切实做好"关心民生、发扬民主、优化民风"的群众基础工作,加快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论党在基层有效执政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在基层有效执政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而社会转型过程中党在基层执政转型的滞后造成了党在基层执政的缺失,影响了党在基层的有效执政。基于这样一种逻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执政党针对党在基层执政存在的缺失及其原因,实现党的基层执政转型,通过有效执政促进社会的有效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袁明章  王珏 《金陵瞭望》2007,(22):25-26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南京供电公司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基层单位.担负着南京地区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优质服务的重要任务.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更是肩负着重要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郑重提出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引起全社会的共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和科学判断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也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实际的重大理论创新.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进行论述,旨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进行有益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