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7 毫秒
1.
教育哲学是一种演绎的学问,它的意蕴表现在:它是追求教育智慧的学问;是塑造理想人的学问;是追求教育乌托邦的学问;是追求心灵意境的学问。  相似文献   

2.
论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以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辩证法的视角从"现实"与"可能"、"现存"、"历史"、"理论"、"抽象"、"理想"等诸多范畴的对立统一中把握现实的内涵.作为实践结果的现实是不断发展的,把握现实、反思现实、超越现实的哲学也必然是不断发展的.从哲学的本性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不可超越的哲学.如果有的话,那就是不断地进行着自我反思、自我扬弃、自我超越的哲学.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可超越的哲学的话,那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不断地进行着自我反思、自我扬弃、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3.
自我观的演进历程可以从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三重维度去把握。从哲学层面上来看,东西方哲人对自我的认识遵循着不同的路线。西方哲人对自我的认识和探索大致经历了精神自我、物质自我以及孤独自我三个阶段。中国哲人对自我的认识大体遵循着非我、社会自我、主体自我的发展思路。与哲学上对自我观的理解不同的是,心理学上的自我观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弗洛伊德主义自我观、新弗洛伊德主义自我观及人本主义自我观三个阶段。与哲学、心理学上对自我观探索的起点有所不同,教育学上的自我观则是人类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之后对教育转型的现实需要而产生的,是对教育对象所具有的独立性、自主性、积极性的主体地位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乌托邦——当代教育的根本品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乌托邦”一词一直被视为空想的代名词。事实上,乌托邦精神更为深刻的、深层次的内涵与意义却是一种对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的超越,对内在精神的向往与关怀。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教育应具有乌托邦精神。第一,人的提升,是当代教育必然的逻辑和核心性使命,乌托邦之路是教育生成人、提升人,走内在超越之路的必然选择。没有乌托邦精神,教育就难以真正达到以人为本的境界。第二,有史以来的教育或立足于社会政治理性主义或立足于社会经济功利主义的存在依据、逻辑与旨趣,因而是外在化的、非人化的。当代教育必须摒弃这种工具主义品性,从他律走向自律、从外在走向内在,从而实现乌托邦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5.
孔子的思想是以仁为核心。孔子的教育思想作为孔子思想的一部分,其自然是以仁为核心。孔子教育思想分孔子的教育理想、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孔子教育理想的哲学基础是仁;孔子教育对象的哲学基础是人性论;孔子教育内容的哲学基础是仁和礼的关系;孔子教育方法的哲学基础是仁心。孔子实践教育理想、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也可以说是一个"正是"、"求是"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乌托邦反映了不同历史发展状态下的思想家对人性和社会的想象,其中既产生了具有普世价值的观念,也存在着时代局限所造成的谬误。在历史上诸多形态各异的乌托邦言说的深层,起决定作用的实际上就是乌托邦精神。乌托邦精神指代的是存在于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普遍的心理倾向和价值取向。它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否定性;二是世俗性;三是理想性。乌托邦反映着人类超越困境,克服自身和社会的有限性,向永恒飞升的信念,它包含着善、平等、道德理想主义等普世的价值;同时也存在着内在的缺陷,其一元性的理性中心主义忽视了人性的感性本质,反而造成了对人性的压抑,形成了人的异化的另一个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7.
G·A·柯亨作为"社会主义的良心",其政治哲学研究主要是围绕着为社会主义的价值辩护而展开的。为了应对自由主义的自我所有原则给社会主义理想带来的挑战,柯亨重点区分了自我所有权和自主权,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从自我所有权出发,只能实现形式的自由,而从自主权出发,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基于个人在自主选择中实现的平等则是对这种自由的保障。柯亨的政治哲学试图建构一种社会主义的平等正义以取代自由主义正义,但由于其寄希望于个人道德的完善,所以终究还是一种理论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8.
哲学本质上是一种批判性思维活动,它以反思的方式思考哲学自身和人类的现实生活,哲学的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前提。通过理性的自我批判,哲学既实现了自身的与时俱进,同时又引导人类朝着更理想的方向生存和发展。哲学教育的终极目标并非让学生掌握一些哲学原理和方法论,而是要通过哲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形成求真、求是的态度,进而提高其创新能力。哲学教学应回归哲学的本质,即特别重视学生哲学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反思性的批判性的思维活动,实现其对自身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曾子是孔子思想的主要继承人。曾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其教育理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曾子教育理想的哲学基础是义;曾子教育内容的哲学基础是孝;曾子教育方法的哲学基础是其修养方法。曾子思想的核心是孝。孝是根本;礼、仁、义等其他道德由孝而生。实质而言,曾子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孝。曾子实践教育理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过程是正是的过程。孝即是,也是实在。曾子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亦即是,也是实在。曾子教育的过程就是恪行孝道的过程,也是正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阿多尔诺将人的自由规定为纯真地献身于自然的能力, 真正的自由是超越主体自我的同一性而与自然、 非我实现和解。 他为我们重构了否定的乌托邦式的主体拯救之光, 旨在澄明一度丧失在诸种体系哲学中的无牺牲的主体非同一性之路。 否定辩证法的活力在于在当代生态恶化、 社会与个人异化的条件下发掘人与自然的非工具性统治关系, 反思全球化时代同一性与非同一性的对抗趋势,从而瞥见个体自由和社会自由的未来的真正曙光。  相似文献   

11.
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著作中论述一个观点时,往往先提出两种彼此相反且相对极端的观点,尔后对这些观点进行调和,并辩证地提出其"时中"的观点。该著作所折射出来的思维模式就是辩证与中庸。这对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有启迪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中"治学的道德"专章,分析了治学道德具有科学精神、个人良好的品德表现、职业道德三重涵义,指出治学理想与现实是有矛盾的。联系中国学术界出现的道德危机,应加强学者治学道德的规范,强调治学道德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下,人们的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之间往往有着较为遥远的距离。教育理想最终应该成为教育现实,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借助于教育科研的力量。教育科研要通过自身的功能确立、检验、矫正、实现、发展教育理想,在这一过程中,它还要努力化解有可能出现的对立、生硬等状态,即,不仅有益于理想的实现,还要有助于它的“软着陆”。  相似文献   

14.
课程和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什么样的课程才是适切的,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美国著名学者约翰·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高等教育学一章提出并分析了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适切性的问题.从课程内容与高等教育的目标、社会需求、个人需求的关系,课程结构的改革与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改革的走向等维度,能够解读布鲁贝克关于课程适切性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现状和教育研究的现状令人担忧 :教育哲学工作者用一些早已没有生命力的所谓哲学概念“指导”教育实践而不是以哲学的气质介入“教育” ,使教育哲学走失了方向 ;教育学家所探讨的教育本质和现实教育的其它出路不容易由教育工作者付诸实施。同时 ,代际和同辈之间的教育中科学因素少之又少 ,因而用“教育科学”来指称当前的教育研究 ,实在是一种尊称 ;人们对教育自身的改变缺少一种技术的眼光 ,没有将教育的积累看成是一门技术的发展历程 ,甚至将教育的工具和环境误以为是“教育技术” ,使真正的教育技术的改善处于“遗忘”和“误以为”的历史境遇。由此看来 ,将真正的哲学、科学和技术的眼光、思想方法引进教育生活中是教育研究工作者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教育哲学史就是由无数问题贯穿始终的教育问题史。那么确立教育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原因何在?一是通过"本体论"问题的追问与觉解进而厘清现代教育哲学层层叠进的学理线索,从而在差异对勘中寻觅现代教育领域中的症结所在。二是直接"面对事物本身"来提问,对既有问题持续进行"价值清理"与批判,以此证明教育哲学存在之合法性。而"正确地向生活的朴素性回归",既颠覆了实践次于理论的古典关系,突出教育哲学研究的实践旨趣,同时拓展与转换了教育哲学思维方式与问题视阈,以及对人之生存境遇及未来发展的真切关怀。  相似文献   

17.
未来化自育理论及其实践 ,是中国在 2 0世纪后 30年创造的教育文明。该文从教育模式创新、教育理论创新、教育工程创新、教育技术创新四个方面 ,确证了未来化自育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神血缘 ,营造了未来化自育的陶学理论构架 ,努力实现陶学在 2 1世纪中国教育变革中的断代型突破  相似文献   

18.
未来化自育理论及其实践 ,是中国在 2 0世纪后 30年创造的教育文明。该文从教育模式创新、教育理论创新、教育工程创新、教育技术创新四个方面 ,确证了未来化自育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神血缘 ,营造了未来化自育的陶学理论构架 ,努力实现陶学在 2 1世纪中国教育变革中的断代型突破  相似文献   

19.
创新与充实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是为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因此,它首先必须坚持内容的有效性原则;理想信念教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因此,创新与充实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要注意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理想信念教育也是陶冶情感的工作,因此,充实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还要注意把理想信念教育和其他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哲学是智慧之学和为人之学,这是哲学教育的理念。但是,目前哲学专业的教学离此理念还有相当的距离。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课程设置过于狭窄和单一,教学评估标准过于机械和教条。本文吸取国外一流哲学系的成功经验,并立足于长远的哲学教育理念,提出了一些既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又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哲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