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普里什文将自己的美学视角投向自然,借助自然的无穷实现艺术的丰富,他的创作不仅拓宽了俄罗斯现代散文的主题范围,而且他对"自然与人"的深入思考也体现出排斥人类中心主义,他是认为人并非高于自然,从物我相征走向物我相亲,以审美方式对待自然,达到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生态意蕴.  相似文献   

2.
庄子的“齐物”思想中万物与人一样,都是自然界生命的存在,在同一个生态共同体的根基下互通、共融,相互依存。庄子强调万事万物在生态自然中的平等关系,故而体现出其思想中深刻的生态审美意蕴。“齐物”是庄子用生态智慧的逻辑从人类主体的角度思考万物的平等性,通过“吾丧我”打破人类自视高贵的狭隘,也是庄子通过生态间性视域审视万物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不侵占自然本性而实现生态存在的“自喻适志”,更是庄子冥合于道所追求的生态共生境界,最终实现“万物与我为一”的最高理想。庄子通过“齐物”观念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的视野,从而进入生态共生共融的审美境界,体现了人与自然万物无差别的和谐共处的生态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3.
论沈从文的现代生态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20世纪中国杰出文学家和思想家,沈从文始终立足于关爱全人类的思维高度,在关注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积极关注和思考着全人类所共同面临的种种问题。他以大胆而超前的意识突破了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理念的烛照下,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神即自然”、“人与自然契合”、“爱有生一切”、“人与人关系的重造”等生态思想和生态观,表达出重建生态文明的理想与追求。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与庄子生态思想之间有着相似性:“物无贵贱”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两者都尊重自然,具有万物平等的生态价值观;“世界之夜”与“绝圣弃知”,两者都批判技术知识;“逍遥游”与“诗意栖居”,两者都追求自由的生存状态。不过,一个主张“清静无为”,一个强调“艺术拯救”,两者实现理想的具体方法有所不同。他们在不同时代所倡导的人与世界合一的生态观,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建立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形成新的生态伦理。“仁爱万物”、“天人合一”、“取物不尽物”和“取物以顺时”的儒家生态理念,以及道家主张的“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的价值观、“自然无为”的法则、“无以人灭天”的态度,对于增强全民族的生态环保意识,构建现代生态伦理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满族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中处处蕴含着生态保护精神.满族先人把道德关怀赋予自然万物的生态文化理念与当代生态伦理学的观念不谋而合,体现了对自然万物具有的独立于人类之外的“自我价值”和“生存权利”的认可和尊重.尤其是萨满教传统信仰,通过神话和仪式等形式,密切了满族先人与自然界之间的情感联系,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探究满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深厚环保底蕴,对大力推进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化素质教育也具有重要价值和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王夫之的“自然权利”思想是对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继承与开新,集中表现在:为“合同而不相悖害”的理念;以“仁”的精神对待自然万物;以“礼”的伦理规范维护自然万物的生存权;发挥“人”在维护自然万物生存权上的主体性作用。王夫之生态伦理思想中的自然权利观,丰富和发展了古代中国生态伦理思想,也为初步回答“施韦策诘难”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对增强社会活动主体的道德责任意识从而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亦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生态书法是一种现代书法,是“天人合一”的书写方式,追求人类主体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文字书写方式,是当代“生态艺术”(人体艺术、自然介质与动植物艺术)的一种。生态书法取意“道法自然”,依据儒学的生态思想创立。通过自然万物的客体意象与主体审美观念的辩证作用,形成中国现代书法特有的“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书法原则。而日本现代派书法则继承了禅宗书体与西方现代派艺术精神,使得东亚现代书坛具有多元性与现代性。  相似文献   

9.
道家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家生态伦理思想从“道”这一本原出发,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是平等的,它们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人应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去对待自然万物、合理利用自然万物。但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把人放在被动的地位,忽视科学技术的作用。道家生态伦理思想对于现代社会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现实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当今,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问题。生态伦理学作为人类与自然共生存的重要理论领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道家的思想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道生万物”“万物平等”的思想打破了人与自然对立的二元论,“道法自然”“顺应自然”的伦理观认为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道家生态伦理思想对于当今人类的生存环境具有值得挖掘和探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化和人类学构成了生态人类学当代发展的文化背景与学科背景。主体一元化和谐的生态结构、主客耦合并进的生态关系、天人圈态良性循环的生态自由,表征了生态人类学的当代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刍议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补偿机制是对生态环境的恶化的必然反应,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对生态补偿法理的分析,探讨了我国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战略思路以及在具体的补偿方式方法中应当着力的方面。  相似文献   

13.
生态危机一直是困扰人们生活、阻碍社会发展的一个大问题,随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面临的生态危机也是日益严重,尤其近年来,生态危机事件更是频繁发生。通过着重对毛泽东生态思想的分析,在利用管理学和危机管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上,提出了当代生态危机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未来世界的拥有者、建设者,其持有的生态价值观与生态行为对未来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在高校开展生态德育势在必行。生态德育在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模塑大学生的生态行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生态德育,大学生可以增加生态知识、提高生态意识、强化生态行为,从而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生态人。  相似文献   

15.
由于经济起步较晚,中国一直以来采取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这种模式在给我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治理环境污染,探求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式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马克思著作中丰富的生态思想,包括自然生态思想、经济生态思想、伦理生态思想及环境生态思想,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是否具有生态思想,生态马克思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各个代表人物对此做出了不同的回答。中央编译局副研究员刘仁胜博士在其著作《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中详尽论述了生态马克思主义各个时期重要代表人物的思想,重点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学术性、前沿性强,是一本研究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力作。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植物景观应该拥有稳定植物群落,能够发挥自净能力。深刻理解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种间关系、化感作用、生态位等理论知识,系统阐述这些理论与构建稳定园林植物群落的关系,从而解释园林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对荒山绿化、矿区绿化等绿化项目提供理论指导与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生态问题是当代社会发展中受到高度关注的问题,作为诗歌,同样也在关注生态问题。广西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在其中,既有美丽的风景,又有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危机。作为生态诗歌,其主要的功能不仅在于对美景的讴歌,更重要的,是对生态危机的反思和批判。广西当下诗人的某些诗歌当中就呈现出这种明显的生态情怀。  相似文献   

19.
曾繁仁的生态存在论美学是对传统二元对立思维和“人类中心主义”、“艺术中心主义”的有效消解,其理论关注焦点不是抽象纯粹的传统美学原则,而是美学与当下生态、存在、现实、人生之间的联系。其思想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动态平衡,致力于实现人类的审美化、诗意化生存。  相似文献   

20.
现代科技思想的理论支点 ,建筑在地球仅仅是僵死的物质和仅供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的假设基础之上 ,要改变这种“征服自然”的传统观念 ,需要现代科技哲学向地球生态共同体观念的转向。由此笔者试图揭示并确证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在描述伦理、规范伦理和哲学伦理思维方面体现出来的生态伦理意识形态的统一性 ,以及在伦理学的相对论、目的论、功利论和道义论传统上的历史渊源及多样性发展 ,认为生态伦理学理论的多样性优于单一性并具有现实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