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居民个人合理的住房消费支出及住房中福利成分的大小入手 ,结合居民住房需求情况 ,借鉴供求关系的理论与方法 ,分析论证了洛阳市居民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及合理的住房消费水平 ,提出了居民对房价的承受能力和降低房价、提高居民住房有效需求的措施和加快住房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很多年前,潘美辰唱: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房子是家的承载,是中国老百姓心中可爱而简单的愿望。自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这61年,我国住房政策沧海桑田、几经变迁,由最初的福利分房到后来的货币化改革。不得不说,这种改革是国家在住房政策实施上的一个巨大飞跃。邓小平同志说我们的  相似文献   

3.
郑明芬 《社区》2009,(22):57-57
英国住房协会是一个以社区住户,尤其是低收入家庭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民间组织。英国法律授权地方住宅局通过银行贷款、市政建议和购买土地等方式来协助社区住房协会提供住房。住房协会整体购买现在管理的公房,成为社会性房产主,并依靠租金收入,对所拥有公房进行维修和管理。  相似文献   

4.
住房是一具有很强社会分层效果的变量。对湖南省的一个小城镇进行调查发现,小城镇居民的住房逻辑与中国大中城市的住房逻辑存在相当大的差别:在小城镇住房场域下,(1)城乡户口壁垒基本消解;(2)职业、学历、年龄等变量在度量住房差异方面解说力小;(3)对住房差异影响最大的变量是收入。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小城镇存在大量的自建房现象,自建房现象使小城镇的社会结构似乎呈现出一种“融合”,并且“融合”的关键不是因为社会精英之间的“共谋”而出现社会资源配置一体化,而是凭籍“自建房”这一政策的实施,不同阶层的群体协同参与而出现“和谐”局面。  相似文献   

5.
住房商品化是我国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稳定大局的宏观角度出发,我国应主要是面对;收人阶层的安居工欠问近来进行房改决策与政及操作;住房价格应使大多数居民能够接受;房改政策应藏富于民.由于住房商品化是一项民心工程,因此,房改决反士点要抓好降低房价,完善金融体系,政府加快安居。建设,培育用户与慎重提租五件大事,只有这样,居民对商品化的住房才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调控房价滋生了一系列热点效应,问题的焦点越来越集聚在“标准住房面积”上。我们应当通过人口与住房面积相结合来制定“标准住房面积”,增加住房资源并节约土地资源,有效遏止投资、投机行为,降低住房的总价,使中低收入者直接受益,从而实现房价调控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住房建设存在房地产功能错位,供应结构严重失衡,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不完善,保障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以山西省城市住房建设为例,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预测城市住房保障家庭收入保障线和计算保障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求得“十二五”期间城市分类家庭年收入、需要住房保障的家庭户数的比例,以及公共租赁住房、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和各类商品房的需求量,得出山西省城市“十二五”期间各年各类住房需求量以及总需求量,并对住房保障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算例表明:预测模型和各类住房所占比例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城市住房规划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我国房屋开发为中心,从房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住房商品化应注意居民的承受力,可供我国借鉴的四种住房金融模式,以及对我国小区建设提出的几声、建议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房改决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城市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以美国为代表一些西方国家实行了以市场为主导的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次贷危机深刻地揭示了企图完全依靠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也存在很大的风险。文章梳理了美国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的具体措施以及次贷危机对中国制定住房保障措施带来的新思考。中国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制度设计上至少应该采取以下的措施:政府提供足够的具备公共配套设施的居住用地、相应的土地使用权、建筑材料,给予经济和技术支持;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和收入以保障住房市场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加强监管;由政府、社会组织或居民分层次主导不同类型的房屋建设、扩建、改造和环境维护。  相似文献   

10.
《金陵瞭望》2006,(18):40-41
安居乐业,是老百姓最大的愿望,也是建设“和谐”南京的根本任务之一。南京市房产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围绕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供应管理工作、小区出新工程、危旧房改造工作、房屋整治工程等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胡应明 《金陵瞭望》2010,(17):59-60
近年来.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产权市场处党委突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廉政建设等五大任务.积极探求新的活动载体和工作模式:实施“干部职工零违纪.服务工作零投诉.管理工作零差错”的“三零”工程:倡导“多说一句话.方便老百姓:多问一句话.提醒老百姓:多做一件事.服务老百姓”的“三多”理念;坚守“守法、守纪、守规”的“三守”责任……件件往事记录了成长的足迹.  相似文献   

12.
孙大午 《市民》2006,(6):25-25
近几年城市老百姓被住房弄得苦不堪言,怎么也想不到经济发展了,反而要为了住房倾其所有。富人带了头,似乎市民对住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花园式别墅、欧式别墅……从生到死,好像生活的全部就是为了看起来很像样的房子。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们对城市人口的住房自有率、居住面积等基本住房信息并没有清楚的把握,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我们精准、全面地分析城市人口住房状况提供了基础。分析我国城市人口住房状况表明:2010年城市人口住房自有率为69.78%,住房自有率比2000年下降了2.2%的原因在于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城市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9.15平方米,虽然人均建筑面积提高迅速,但距离小康居住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并且不同家庭居住空间的差距很大;过去十年城市大规模住房建设,使得城市家庭户各项设施的拥有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住房成套率达到81.13%;城市租房户平均租金为473元/月,在最近十年中增长近3倍,并且增长幅度大于住房价格的增长,这反映出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对居住住房需求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此次前来南平参加论坛,顾云昌的行程排得满满的,前一天晚上十一点多才到达福州,第二天一早起身前往南平,而第三天早上又得赶飞机去到成都授课,在送他前往长乐机场的途中,与他进行了短暂的交流,感受其奔波行走在房地产行业的漫长历程。顾云昌自1979年着手住宅商品化研究,1985年开始研究土地问题,1998年进入中房协工作。是住宅委员会第一任的秘书长,从那时候开始他组织全国专家寻找业内人士研究中国住房问题,重点研究住房制度改革,和很多委员社会学家一起探讨住房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自1998年全面停止实物分房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开始,中国房地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住房利益分化也日益突出。“98房改”通过内部市场的方式在将计划经济时期由单位制所决定的住房利益差异固化,并一定程度上使之在住房改革过程中以及改革后的房地产市场中得以放大。尽管从市场角度理解住房利益差异是不可忽略的视角,但历史回溯表明,住房政策及其变动过程本身对利益分化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并且这种影响也会因为政策设置缺乏预见性而持续作用于改革之后的市场当中。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沈阳市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现阶段沈阳市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拓宽筹资渠道,加大保障性住房投资;扩大保障性住房房源:保障性住房配售过程透明化;提高经济适用住房政府补贴;进一步落实保障性住房准入和退出管理制度等完善沈阳市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住宅社会学视角出发,超大城市流动人口住房样态关联其社会结构诸多要素.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北京调查数据分析,描述北京流动人口住房样态状况,聚焦社会结构不同维度对流动人口住房样态影响.研究表明:从住房结果看,流动人口获得由政策制度支持的集体消费性住房比例较低,表明城市住房制度排斥性特征;从影响因素看,社会结构各方面因素都会显著影响到流动人口的住房样态.研究指出,超大城市流动人口住房样态的形成不仅受流入地住房制度性排斥,而且流动人口的社会结构特征会通过私人消费或集体消费机制作用于其住房样态选择,由此需要关注由流动人口构成的“漂泊社会结构”下的住房分化.为消除由社会结构因素造成的住房不平等,提出创新政府住房再分配机制、完善市场租赁和购买机制、优化流动人口社会结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理解住房人权的关键是理解"Adequate"一词的含义.文章通过对"Adequate"的词源词义的考察,指出其所修饰下的住房人权适当性的语言内涵;通过对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第四号一般性意见>中适当住房权的定义的分析,揭示出了这一概念的人权内涵.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住房制度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和政策性很强的改革,涉及各部门、各行业的利益。它需要工资、房租、金融、财政、杜会保险等方面的相应配套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我国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上起到了引导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现有的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已经明显不适应目前形势的发展。2014年3月13日全国“两会”闭幕后,原本饱受争议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再次引发公众的探讨,越来越多的公众质疑住房公积金的劫“贫”济“富”现象。通过深层次分析住房公积金制度劫“贫”济“富”的缘由,探索我国住房公积金的发展路径,提出确定合理的缴费率、扩大住房公积金的覆盖范围和多渠道实现公积金投资、合理利用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等手段来完善我国的公积金制度,使其更加适应城镇化发展的要求,让住房公积金普惠于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